杜甫《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南風作秋聲,殺氣薄炎熾

古詩查詢

請輸入古詩關鍵詞:

查詢範圍: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古詩原文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古詩文

【詩原文】

南風作秋聲,殺氣薄炎熾。盛夏鷹隼擊,時危異人至。

令弟草中來,蒼然請論事。詔書引上殿,奮舌動天意。

兵法五十家,爾腹為篋笥。應對如轉丸,疏通略文字。

經綸皆新語,足以正神器。宗廟尚為灰,君臣俱下淚。

崆峒地無軸,青海天軒輊。西極最瘡痍,連山暗烽燧。

帝曰大布衣,藉卿佐元帥。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

歸當再前席,適遠非歷試。須存武威郡,為畫長久利。

孤峰石戴驛,快馬金纏轡。黃羊飫不膻,蘆酒多還醉。

踴躍常人情,慘澹苦士志。安邊敵何有,反正計始遂。

吾聞駕鼓車,不合用騏驥。龍吟回其頭,夾輔待所致。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古詩的意思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古詩解釋】

【鶴注】此至德二載夏,在鳳翔作。是時京師未復,故云「宗廟尚成灰」。《舊唐書》:杜亞,字次公,自雲京兆人。少涉學,善言物理及歷代成敗事。肅宗在靈武,上書論時政,擢校書郎。其年杜鴻漸節度河西,闢為從事,累授評事御史,終東都留守。貞觀元年,分隴坻以西為隴右道,景雲二年,自黃河以西,分為河西道。

南風作秋聲1,殺氣薄炎熾2。盛夏鷹隼擊3,時危異人至4。

(起處感時托興,時危異人至,乃一篇之主。惟南風先作秋聲,故鷹隼當夏而擊,此殺氣之見於造物者。)

1南風,夏風也。《薰風歌》:「南風之薰兮。」庾信詩:「南風多死聲。」周弘讓《立秋》詩:「木葉動秋聲。」2《月令》:「仲秋之月,殺氣浸盛。」薄,迫也。《易》:「雷風相薄。」《射雉賦》:「時暑忽隆熾。」3王充《論衡》:「盛夏之時,太陽用事。」《記》:「立秋之日,鷹乃擊。」漢孫寶為京兆尹,敕曰:「今鷹隼始擊,當從天氣。」4鮑照詩:「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辯亡論》:「異人輻輳。」

(此言亞之才辯,足動天聽,所謂異人也。《杜臆》:略文字而皆新意。知其談兵非徒讀父書者比。胡夏客曰:考亞本傳,知此段所言,皆其實錄。)

1漢應亨詩:「濟濟四令弟。」2謝朓詩:「平楚正蒼然。」《吳越春秋》:諸大夫論事。3《蕭何傳》:「帶劍履上殿。」4《霍去病傳》:天子常欲教之孫吳兵法。《漢書·藝文志》:兵權謀十三家,兵形勢十一家,陰陽十六家,兵技巧十三家,凡兵書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5《後漢·邊韶傳》:「邊為姓,韶為字,腹便便,五經笥。」魏文帝詩:「緘藏筐笥裡。」6《莊子》:「蜣螂之智,在於轉丸。」《梅福傳》:高祖從諫如轉圜。7《記》:「疏通知遠,書教也。」《世說》:山簡疏通高素。8《易》:「君子以經綸。」《陸賈傳》: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奏之,帝稱善,號曰《新語》。9《老子》:「天下神器,不可為也。」《漢書注》:神器,政令也。

宗廟尚為灰1,君臣俱下淚。崆峒地無軸2,青海天軒輊3。西極最瘡痍4,連山暗烽燧5。

(此言世亂倥傯,須人以濟,所謂時危也。)

1《唐書》:祿山陷京師,九廟皆為所焚。曹冏《六代論》:「宗廟焚為灰燼。」2鶴曰:崆峒、青海,皆河西節度統之。《唐書》:瀚海軍西七百里,有青海軍,本青海鎮,天寶中為軍,隸北庭都護府。3《詩》:「如輊如軒。」註:「車後頓曰輊,前頓曰軒。」《後漢·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4《上林賦》:「左蒼梧,右西極。」《季布傳》:「瘡痍未瘳。」5梁武帝詩:「連山去無限。」《漢書音義》:「晝則燔燧,夜則舉烽。」

帝曰大布衣1,藉卿佐元帥2。坐看清流沙3,所以子奉使4。歸當再前席5,適遠非歷試6,須存武威郡,為畫長久利7。

(此言命亞西行,以救武威,蓋時危而用異人也。神京未復,邊陲多故,此正英雄見才之時。帝曰數句,述天語丁寧,如古詔誥體。【朱注】武威郡,地勢西北斜出,隔斷羌戎,乃控扼要地。河西有事,則隴右朔方皆擾,是時有九姓商胡之叛,故曰:「須存武威郡,為畫長久利。」)

1《左傳》:「衛文公衣大布之衣。」2《晉書·王衷傳》:責在元帥。布衣,謂杜亞。元帥,謂杜鴻漸。3《書》:「被於流沙。」4《蘇武傳》:「丁年奉使。」5《賈誼傳》:「文帝思誼,征之,至入見,上方受釐宣室。上因感鬼神而問,誼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6《書序》:「歷試諸艱。」7孔融書:「文武並用,成久長之計。」

孤峰石戴驛1,快馬金纏轡2。黃羊飫不羶3,蘆酒多還醉。踴躍常人情4,慘澹苦士志5。安邊敵何有6,反正計始遂7。

(此送別而勉其立功。上四言西土景物,下四言濟時籌略。《杜臆》:踴躍慘澹數語,深致規諷之意。【綖注】安邊,應上佐元帥。反正,應上正神器。)

1王僧達書:「介於孤峰絕頂者,積數十載。」《爾雅》:「石戴土,謂之崔嵬。土戴石,謂之砠。」石戴驛,謂驛路在石巖之上。2古樂府:「健兒須快馬。」3【錢箋】莊綽《雞肋編》:關右塞上有黃羊,無角,色同麝鹿,人取其皮為衾褥。土人造噆酒,以蘆管吸於瓶中,杜詩黃羊、蘆酒,蓋謂此也。蔡曰:大觀三年,郭隨出使,虜舉黃豐、蘆酒,問外使時立愛。立愛云:黃羊野物,可獵取,食之不羶。蘆酒,縻谷醞成,可醱醅,取不酵也,但力微,飲多則醉。子美之言信驗。楊慎曰:蘆酒以蘆為筒,吸而飲之,今之咂酒也,又名釣籐酒,此見《溪蠻叢笑》。【朱注】蔡肇本蘆作虜,引高適「虜酒千鍾不醉人」,當而存之。羶,羊臭也。4《詩》:「踴躍用兵。」5《世說》:道壹道人曰:「先集其慘澹。」6《趙充國傳》:全師保勝,安邊之策。7《漢·高祖紀》:帝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

吾聞駕鼓車1,不合用騏驥2。龍吟回其頭,夾輔待所致3。

(末以歸朝大用望之。《博議》:騏驥駕鼓車,比亞不當為判官。龍馬長吟,回首京闕,思成夾輔之功,喻亞雖在河西,乃心不忘朝廷也。舊解都憒憒。【綖注】末二句,應上歸再前席意。《杜臆》:夜結皆用比興,英矯不凡。起結各四句,中段十句又六句,後二段各八句。)

1【盧注】亞於大歷年間為諫議大夫,使魏州宣慰,繼又為江西觀察使,足見其能。《後漢書》:建武十二年,異國有獻名馬者,日行千里,詔以馬駕鼓車。《南史》:王融謂宋弁曰:「若千里馬斯至,聖上當駕鼓車。」2《楚辭》:「乘騏驥以馳騁兮。3《左傳》:「夾輔周室。」盧世..曰:送三判官詩,絕有關係,別出機杼。於威弧振敝,制極收京,布嘉惠,藉長計,清流沙,存武威,反覆諄托,即憤激林丘,論兵遠壑,穆然有無窮之思,與尋常贈送迥別。故特表而出之。要三判官,定自可人。於樊曰:「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於亞曰:「奮舌動天意,疏通略文字。」於韋曰:「老氣橫九州,張目視寇讎。」夫所冀安邊反正,捨若人誰屬乎?

申涵光曰:「疏通略文字」,便是英雄本色,若兩腳書廚,濟得甚事?

-----------仇兆鰲 《杜詩詳注》-----------

杜甫《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唐代 古詩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的詩作者是誰?

唐代 古詩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的詩作者是詩人 杜甫

古詩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有多少字?

古詩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共200字。

詩句 南風作秋聲 下一句是什麼?

南風作秋聲,殺氣薄炎熾。

杜甫 的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是什麼時候的詩?

杜甫 的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是 唐代 的詩詞。

詩句 南風作秋聲,殺氣薄炎熾 出自哪一首詩?

南風作秋聲,殺氣薄炎熾 出自 唐代 古詩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唐代 詩人 杜甫 的古詩
唐代古詩《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杜甫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