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人,紅顏闇老白髮新出處哪首詩 - 《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白居易

詩辭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中秋

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詩辭原文

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詩文原文

【詩原文】

上陽人,紅顏闇老白髮新。綠衣監使守宮門,

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憶昔吞悲別親族,

扶入車中不教哭。皆雲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妒令潛配上陽宮,

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春日遲,

日遲獨坐天難暮。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

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唯向深宮望明月,

東西四五百回圓。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

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

天寶末年時世妝。上陽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

少苦老苦兩如何。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

又不見今日上陽白髮歌。

詩詞《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詩文註釋

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

【詩文賞析】

〔1〕綠衣監使:唐時京都諸苑各設監一人,從六品下,副監一人,從七品下。六、七品官服為深、淺綠色。

〔2〕殘此身:剩下我一個。

〔3〕側目:怒視,不滿的樣子。

〔4〕東西四五百回圓:月每月一圓,宮女在此已有四十五年,約言其見月有四五回圓。

〔5〕大家:宮女對皇帝的稱呼。

〔6〕呂向《美人賦》;「詩人自註:天寶末,有密采艷色者,當時號花鳥使,呂向獻《美人賦》以諷之。」

少亦苦老亦苦2少苦老苦兩如何1少亦苦:上陽人十六歲進宮,因楊妃之妒,未得恩寵,幽閉在上陽宮內,「一生遂向空房宿」,美好青春在苦中度過。2老亦苦:上陽人現在已經六十歲,四十多年過去了,「紅顏暗老白髮新」、「今日宮中年最老」,老年仍苦,苦無所依,苦無自由。這兩句是說,上陽人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苦相同,極寫其苦了一生的悲慘遭遇。用感歎的情調和諷喻的語詞,寫出詩人的一片惻隱胸懷。--引自李濟洲編著之《全唐詩佳句賞析》

這是白居易《新樂府》五十首中的第七首,是一首著名的政治諷諭詩。詩的標題下,作者注云:「愍怨曠也。」古時,稱成年無夫之女為怨女,成年而無妻之男為曠夫。這裡「怨曠」並舉,實際寫的只是怨女,是指被幽禁在宮延中的可憐女子。原詩前另有一小序說:「天寶五載以後,楊貴妃專寵,後宮人無復進幸矣。六宮有美色者,輒置別所,上陽是其一也。貞元中尚存焉。」上陽,指當時東都洛陽的皇帝行宮上陽宮。

詩中沒有一般化地羅列所謂「後宮人」的種種遭遇,而是選取了一個終生被禁錮的宮女做為典型,不寫她的青年和中年,而是寫她的垂暮之年,不寫她的希望,而是寫她的絕望之情。通過這位老宮女一生的悲慘遭遇,極形象而又富有概括力地顯示了所謂「後宮佳麗三千人」的悲慘命運,揭露了封建最高統治者摧殘無辜女性的罪惡行徑。

開頭八句,以簡潔的素描,勾勒了上陽宮的環境和老宮女的身世。上陽宮已沒有往日的豪華,再不見喧赫的車馬,更沒有輕妙的歌舞,詩人看到的是綠衣監使嚴密監守下一閉多少春的宮門,上陽宮死一般的沉寂,簡直像一座監獄,一座活墳墓。詩人以無限憂鬱、哀歎的調子,彈出了全篇作品的主旋律。上陽女子由年僅十六的妙齡少女變成白髮蒼蒼的六十老人,在深宮內院幽禁了四十四年,當時被采擇進宮的同命運的女子,如今都已春華秋草般地被摧折而凋零殆盡了,活在世上的只剩下她一人了。從「殘此身」的「殘」(余剩)字中,透露出一種十分悲苦之情。

「憶昔」以下八句,轉入對往事的追憶,重現一個如花似玉的少女,在被脅迫離家入宮時,那種與親人告別的悲慟場面。據記載,唐天寶末年,朝廷專設所謂「花鳥使」,到民間專為皇帝密采美女。這個上陽女,被掠奪離開親人時,連哭都不准哭。「皆雲入內便承恩」,實際上只是哄騙之詞,結果連君王的面也未得見,就被當時專寵、嫉妒的楊妃,瞞著皇帝把她暗地裡打入冷宮。

「秋夜長」、「春日遲」兩節,以兩個具體場景,極寫上陽女子一生被幽禁的淒怨生活。作者先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寫秋夜:秋風,暗雨,殘燈,空房,長夜不寐,形影相吊。這裡,環境的淒涼、冷落與主人公內心的寂寞、孤苦融合在一起,寫景與抒情巧妙地交織在一起,製造出一種濃郁的悲劇氣氛。接著以情景映襯的手法來寫春日:春光裡,繞樑燕子雙雙飛,宮中黃鶯自在啼,襯托了這個宮女被遺棄,被監禁,不得自由,愁苦寂寞的心情。黃鶯動人的鳴叫,本會引起人們的無限欣喜、高興,可是卻「愁厭聞」;梁燕成雙作對地同飛同棲,會引起一個年輕女子的羨慕、嚮往,甚至嫉妒,可是對於這位老宮女,卻再也惹動不起這種感情。這是十分委婉含蓄而又深刻細緻的心理刻畫。「梁燕雙棲老休妒」的「休妒」二字,有著深沉的內容,在它的後面,分明包含了一個辛酸的過程。「休妒」,不是簡單的不妒,而正說明年年妒,月月妒,直至今天才「休妒」。它包含了上陽宮女由希望到失望以至絕望的悲慘一生。這句話和前面的「宮鶯百囀愁厭聞」,後面的「春往秋來不計年」相對照,正表現了上陽宮女在殘酷折磨下對生活、對愛情、對一切都失去信心和樂趣,心灰意懶,昏昏度日的麻木狀態。她深鎖宮中,既嫌「秋夜長」,又怨「春日遲」:天明盼著天黑,「日遲獨坐天難暮」;天黑又盼著天明,「夜長無寐天不明」。青春在消亡,生命在無聲中泯滅,春去秋來,年復一年,究竟流走多少年月,已經恍惚難記。百無聊賴之中,只有望月長歎:「惟向宮中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惟」字寫出主人公的孤寂;「東西」二字指月亮的東昇西落,寫出主人公從月出東方一直望到月落西天,長年累月,徹夜不眠,在痛苦中熬煎。

出人意料的是,在淋漓盡致地抒發了寂寞苦悶的心情之後,詩中主人公卻以貌似輕鬆的口吻,對自己發出了嘲笑。由於「年最老」,得到了「大家」(內宮對皇帝的習稱)的恩典,從京都長安發旨到洛陽上陽宮,「遙賜」給「女尚書」的空銜,可是,以垂暮之年,擔著一個所謂「尚書」的虛名,能抵償一個人一生被幽禁的悲哀嗎?這恰恰證明了「皇恩」的極端虛偽。接著,她對自己的妝束進行嘲諷:外面已是「時世寬裝束」了,描眉也變成短而闊了,而她還是「小頭鞋」,「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一幅天寶末年的打扮,無怪她要自嘲道:「外人不見見應笑」,其中無疑是飽含著眼淚的。這也許不符合一般生活邏輯,然而卻是生活的真實。同是悲哀,不一定都痛哭流涕;同是憤怒,不一定都橫眉豎目。悲哀時可能笑,快樂時可能哭;有人傾訴苦難,聲淚俱下,痛不欲生;有人卻把痛苦拿來消遣,憤世嫉俗。這裡以貌似輕鬆的自我解嘲的口吻,表現主人公沉痛的感情,把她悲痛到無以復加的接近變態的心理刻畫盡致。

詩的尾聲部分,用感歎的情調和調諭的語詞,寫出詩人的一片惻隱胸懷和「救濟人病,裨補時闕」的社會理想,顯示出詩人「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的良苦用心。

這首詩,語言通俗淺易,具有民歌的風調。它採用「三三七」的句式,和「頂針」等句法,音韻轉換靈活,長短句式錯落有致。詩中熔敘事、抒情、寫景、議論於一爐,描述生動形象,很有感染力,在唐代以宮女為題材的詩歌中,堪稱少有的佳作。

(褚斌傑王振漢)

白居易《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詩詞

唐朝 古詩 《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 的作者是誰?

唐朝 詩文 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 的作者是 白居易

詩句 上陽人 下一句是什麼?

上陽人,紅顏闇老白髮新。

唐朝 詩文 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 的出處

古詩 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 的出處:

全唐詩:卷426-7

白居易 的 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 是哪個朝代的詩?

白居易 的 《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 是 唐朝 的詩詞。

詩句 上陽人,紅顏闇老白髮新 出自哪首詩?

上陽人,紅顏闇老白髮新 出自 唐朝 的詩 《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

唐朝 詩人 白居易 的詩文
唐朝詩辭《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白居易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