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詩集大全,唐朝詩人韓愈簡介及生平事跡,韓愈詩詞作品大全

詩辭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唐朝 詩人 韓愈簡介及生平事跡

韓愈的簡介和代表作

暫無

唐朝 詩人 韓愈 的簡介

唐朝 詩人 韓愈的簡介 補充[1]

韓愈(768~824) 字退之,號昌黎,故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唐朝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鄧州一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國範圍內的名門大族。而韓愈世居昌黎,故又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故與其並稱為「韓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載道」和「文道結合」的主張,反對六朝以來駢偶之風。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稱。

【評價】

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指韓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風。),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25歲中進士,29歲登上仕途,卻在功名與仕途上屢受挫折。

德宗貞元十九年(803)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縣令。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又量移為江陵府法曹參軍。

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過耒陽,專程拜謁了杜甫墓,並作長詩《題杜工部墳》以吊之,最先認識到杜詩的價值。

與衡州刺史鄒儒立會於石鼓山合江亭,留題古詩二十韻。《題合江亭寄刺史鄒君》全詩凡二百言,一韻到底,一氣呵成,音調鏗鏘,氣勢磅礡,為自唐以來題詠石鼓千古傳誦、膾炙人口之傑作,亦為後世文人學士所推崇,步其韻而歌者不乏其人。尤其是「瞰臨渺空闊,綠淨不可唾」兩句,已成為後世人們廣為傳誦的名句。明萬曆中(1587~1598),與李寬、李士真、周敦頤、朱熹、張栻、黃干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登臨祝融峰,「韓愈開雲」千百年來在南嶽衡山傳為佳話,歷代文人以「開雲」為題歌詠不絕。

他也是第一個寫詩吟誦禹王碑的文人,明代楊慎稱其《岣嶁山》一詩「發揮稱讚豈在石鼓之下哉?」

因此四事,成為對衡陽人文歷史影響最深遠的大文學家。

(據《湖湘文化名人衡陽辭典》,甘建華主編,爾雅文化出品)

【學習過程】

韓愈三歲喪父,其兄韓會及嫂撫養之。韓會能文章,對韓愈有影響。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雖孤貧卻刻苦好學。貞元二年(786年),19歲的韓愈赴長安參加進士考試,三試不第,直到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應考,才考中進士。此後又連續三次應吏部博學鴻詞科考試,皆不中。直到29歲才在汴州董晉幕府中謀得一個觀察推官的微小官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36歲時,任監察御史,不久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賦稅,而被貶為陽山縣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此後直到50歲,官職一直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韓愈50歲時,因參與平定淮西吳元濟之役表現出處理軍國大事的才能,遷為吏部侍郎,進入朝廷上層統治集團。但兩年後,他卻因上表諫迎佛骨而觸怒憲宗,險些被憲宗處死,幸得瑁村害等大臣挽救,才免於一死,被貶為潮州(在今廣東)刺史。在潮州八個月,宦官殺憲宗,立穆宗,韓愈被召回朝,後歷官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長慶四年(824)病逝於長安,終年57歲。

【「字」來歷】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說起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話。 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哥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的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又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翻開書年,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 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為他起 名作難 ,便問:「 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麼名呢?」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徵他們都要做 人去群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錯,三弟的學名,也 須找個人 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 的才好,韓愈聽後,立即說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了。」鄭氏一聽,忙將 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 後,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後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輩。」嫂嫂聽後,拍手叫絕:「好! 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 韓愈怎麼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志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表露。 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為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 到京城後,他自持才高,以為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同伴擱在眼裡。結果別人考中了,他卻名落孫山。後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後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後,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官半職。 由於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姐訂了婚。盧小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姐完婚。 盧小姐天性活潑,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面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後有所做為,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 這天晚飯後,花前月下,二人閒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 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姐和顏悅色地說道:「相公不必再為此事歎憂,科場失意乃長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誇你學識淵博,為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為的,只是這科場屢挫 ,必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才是。」韓愈聽後,頻頻點頭,心中暗道 :盧小姐果有見地,接著說道 :「小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說自已瞧不見自已臉上的黑,請小姐賜教。」盧小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說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 人求言實,火求心虛,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姐骯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於是,他立即選用盧小姐贈言中的最後兩 個字:退之,給自已起了個新名字。

【政治主張】

韓愈在政治上主張天下統一,反對藩鎮割據。唐憲宗時,曾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他和柳宗元政見不和,但並未影響他們共同攜手倡導古文運動。他們反對過分追求形式的駢文,提倡散文,強調文章內容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經因為進言佛骨一事,被貶潮州,後因治政突出,遷袁州,即今江西宜春,刺袁州史。任職袁州期間,韓愈政績卓越,並且培養了當時江西省的第一個狀元。現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為狀元洲,傳說就是當年學子讀書之處。宜春城中最高山頭建有狀元樓,宜春市區有昌黎路,都是為了紀念韓愈的特別功績。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詩人,他的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而重氣勢。韓愈時代的詩壇,已開始突破了大歷詩人的狹小天地。韓愈更是別開生面,也創建了一個新的詩歌流派。他善於用強健而有力的筆觸,驅使縱橫磅礡的氣勢,夾雜著恢奇詭異的情趣,給詩思渲染上一層濃郁瑰麗的色彩,造成奔雷摯電的壯觀。另外韓詩在藝術上有「以文為詩」的特點,對後世亦有不小的影響。當然韓詩中也有追求怪誕詭譎的遊戲文字,是不足取的。著有《韓昌黎集》,《外集》,《師說》等等。

【教育思想】

韓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觀比較複雜。他政治上提倡仁政,反對官吏對人民的搜括,要求朝廷寬免賦稅徭役,表現了他關心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的進步的一面。他熱烈地提倡儒家正統思想,這是和他的政治思想適應的。但他也宣揚了儒家學說中的封建倫理觀念,維護封建制度,這當然也是錯誤的。當然我們不能苛求古人超越歷史,具有我們當今的思想。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韓愈的思想還有矛盾的一面,他努力維護「道統」,但往往又不自覺地破壞了「道統」。他在《送孟東野序》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這一具有現實性和戰鬥性的思想。這一思想對他的散文成就是有傑出的、十分重大的影響的。文學成就

【文學創作理論】

文學創作理論上: 他認為道(即仁義)是目的和內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強調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以道為主。 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並博取兼資莊周、屈原、司馬遷、司馬相如、揚雄諸家作品。 主張學古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堅持「詞必己出」、「陳言務去」。 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提出養氣論,「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 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認為作者對現實的不平情緒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風格方面,他強調「奇」,以奇詭為善。

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將他與杜甫並提,有「杜詩韓文」之稱。

關於 唐朝 詩人韓愈

唐朝 詩人 韓愈的代表作 有哪些?

唐朝 詩人 韓愈的代表作 包括:

《祖席前字》《琴曲歌辭·殘形操》《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寄盧仝》《庭楸》《奉和武相公鎮蜀時詠使宅韋太尉所養孔雀》《射訓狐》《苦寒》《叉魚招張功曹》《武關西逢配流吐番》。

詩人韓愈是哪個朝代的人?

韓愈 是 唐朝 詩人。

唐朝 詩人 韓愈的詩作哪些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