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心周道直,萬國舜門開。
咫尺清虛地,精微擇異材。
光輝生錦裡,合沓上蘭台。
霄漢橫高翥,風雲接大來。
龜龍紛秘奧,奎壁煥昭回。
碧海浮城闕,丹梯近斗魁。
由來升密勿,此地實胚胎。
早晚龍淵躍,從容袞職陪。
斯文歸黼藻,吾道久塵埃。
漢武威懷遠,周宣正化恢。
治源先簡儉,國本厚封培。
造籐心終啟,前籌力竟回。
正宜須弼亮,豈獨藉淹該。
疇昔先登際,聲名亦壯哉。
追風先蹙踏,戢翼更徘徊。
巨寶應難價,殊姿肯自媒。
中天縣日月,萬里忽風雷。
戮力銘鐘鼎,餘波及草萊。
故人元勃窣,晚節更摧頹。
料想憐枯肺,吹噓助酒杯。
將老蒙誤恩,受吊不受賀。
欲起尚遲回,積閑習成惰。
向來二三子,相與守寒餓。
一日不可無,三歲安得過。
是時秋益高,夜永月初破。
漏鼓已再更,坐者余幾個。
酒薄多可強,談勝堅莫破。
簷昏讀字細,林缺瞻星大。
吳吟未至慢,楚語不假些。
懷遠已屢歎,論昔先急唾。
身世喜相違,真成螘旋磨。
平生陳孟公,歲晚不驚坐。
翠袖疏紈扇。涼葉催歸燕。一夜西風,幾處傷高懷遠。細菊枝頭,開嫩香還遍。月痕依舊庭院。事何限。悵望秋意晚。離人鬢華將換。靜憶天涯,路比此情猶短。試約鸞箋,傳素期良願。南雲應有新雁。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風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離合之意。
自爾宦游四方,不相見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風雨作,木落草衰,輒淒然有此感,蓋三十年矣。
元豐中,謫居黃岡,而子由亦貶筠州,嘗作詩以記其事。
元祐六年,予自杭州召還,寓居子由東府,數月復出領汝陰,時予年五十六矣,乃作詩,留別子由而去。
床頭枕馳道,雙闕夜未央。
車轂鳴枕中,客夢安得長。
新秋入梧葉,風雨驚洞房。
獨行慚月影,悵焉感初涼。
筮仕記懷遠,謫居念黃岡。
一往三十年,此懷未始忘。
扣門呼阿同,(子由,一字同叔。
)安寢已太康。
青山映華髮,歸計三月糧。
我欲自汝陰,逕上潼江章。
想見冰槃中,石密與柿霜。
(予欲請東川而歸,二物皆東川所出。
)憐子遇明主,憂患已再嘗。
報國何時畢,我心久已降。
東風客雁溪邊道。帶春去、隨春到。認得踏青香徑校傷高懷遠,亂雲深處,目斷湖山杳。梅花似惜行人老。不忍輕飛送殘照。一曲秦娥春態少。幽香誰采,舊寒猶在,歸夢啼鶯曉。
漠漠晴霓和雨收。長波千萬里,拍天流。雲帆煙棹去悠悠。西風裡,歸興滿滄州。謾道醉忘憂。蕩高懷遠恨,更悲秋。一眉山色為誰愁。黃昏也,獨自倚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