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撝《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詩詞原文及賞析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棟姿。
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
孰若阿房宮,下容五丈旗。
孰奏簫韶樂,和聲召來儀。
才大古人用,論高人先知。
晦翁千載人,源流有餘師。
衣傳正大學,時吐蹇諤辭。
國步方險艱,憂端終南齊。
袖有濟時策,真言琅?/p>
忠嘉計稷契,不事激與隨。
辯論黼座側,聽納天顏怡。
林林陛楯郎,相顧胥歎咨。
中有張萬福,拜賀太平基。
正賴中流柱,障瀾使東之。
胡為勇於去,神龍不容羈。
平生廉靖操,為國張四維。
西風送漢節,凜凜和霜威。
皇華馳周顯,書錦輝繡衣。
沮台佔二星,今夕躔已移。
江右九州地,俗弊民已疲。
高褰赤帷裳,下照及隱微。
刑清民乃服,莠除昔始滋。
烹鮮戒政擾,漏魚寧綱希
要令珥筆俗,洗心學書詩。
更令佩犢子,竭力事耘耔。
鄱江歇瀾波,貫索韜光輝。
丕變東楚俗,若詠洙泗涯。
小試大儒效,泰山一毫釐。
寧如立本朝,措世復雍熙。
無容孔席暖,佇興宣室思。
歸來納絳節,平登黃扉葉。
富貴推不去,乘留復須疑。
舜枯槁,堯瘠,
益稷播藝耕鋤,神禹勤瘁勞體膚。
子孫放廢等庸奴,一身辛苦逾匹夫。
孔子稱大聖,顏子稱大儒。
寢席不暇暖,簞瓢困窮廬。
盜跖飽人肉,列鼎吹笙竽。
莊蹻肆淫虐,玉食驅華車。
人生貴得意,孰識賢與愚。
白日沉西山,煙藹低平蕪。
悲風攪原顯,勁氣摧高梧。
歌鍾滿前庭,賓客羅簪裾。
侍女艷流景,芳澤湯通衢。
珍餚如丘山,美酒如江湖。
賢聖苟如此,不醉將何如。
六桂傳家,三槐植庭,箕裘大儒。甚二郎意氣,似同稷契,一時慶會,致主唐虞。百揆登庸,雙親未老,此樂人間還有無。那堪更、有棣華韡韡,聽履亨衢。朝來天上傳呼。便寫作、衣冠盛事圖。有聲容備樂,傳宣錫動,充庭牲餼,簇擁歡娛。整頓乾坤,鞏安宗社,亦有臣功如此乎。中書考,願年年此日,春滿蓬壺。
聖經五止。止向丘隅黃鳥喜。廣大儒風。一貫三才萬類通。太羹玄酒。聖域能躋民域壽。支派從何。關內濂溪洛澗多。
遙岑不娛人,蒼莽頗愁絕。
東南有斷梁,水寒不可涉。
西關不欲往,旦暮畏喋褻。
歸來坐北堂,悠然理書策。
之人阿堵中,雖死情不隔。
周公徂東山,仲尼陳蔡厄。
大儒且不遇,小子何足責。
時命姑置之,何為常促迫。
庾郎吾家千里駒,朝暮勤苦讀父書。
少年綽有老成態,月旦考訂評鄉閭。
明當別我擇賢妃,結束琴劍誰挽裾。
春空吹晴惠風暢,煙草弄色和氣舒。
野橋融洩柳絮合,石岸慘愴鳴鶢鶋。
乘龍有期弗獲餞,數椽政葺淵明廬。
旅愁冥思莫排遣,離恨掛臆難掃除。
況當春晚氣暄淑,著體欲醉甘體如。
修程所囑蓋養攝,禮畢早辦雙飛輿。
婦翁傳道世大儒,習俗再使淳古初。
稔知賢舅繼家學,子如從之師有餘。
歸來阿叔待審訂,義路禮門從廣居。
寥寥二千載,道統幾欲墜。
濂洛既關中,浚源接洙泗。
乾淳諸大儒,流派何以異。
無極而及極,性命發其秘。
先天崦後天,理數稽其至。
四書共群籍,精微窮奧義。
五常與異端,辨析無遺旨。
謂教以漸進,謂功可直遂。
為說雖殊科,其歸同一撥。
踐修本誠敬,講貫非口耳。
要在絕已私,渾然循天理。
啟鑰以抽關,發蒙而{上敬下目}聵。
後進有所宗,絕學得所繼。
作者蔑以加,百世或可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