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悄裁書罷。
繞廊行,偶然瞥見,壁間古畫。
一派蘆花江岸上,白雁濛濛欲下。
有立且、飛而鳴者。
萬里重關歸夢杳,拍寒廷絮盡傷心話。
捱不了,淒涼夜。
城頭戍鼓剛三打。
正四壁、人聲都靜,月華如瀉。
再向丹青移燭認,水墨陰陰入化。
恍嘹唳、枕稜窗罅。
曾在孤舟逢此景,便書畫相對心猶怕。
君莫向,高齋掛。
往時惠崇晝蘆雁,對之如在江湖游。
只今此圖又精妙,中有千里瀟湘秋。
乃知浮屠性多巧,意匠不與凡夫儔。
吳松江長具區闊,天目虎丘青一發。
西風九月粳稻黃,朔雁飛來翼相戛。
農夫苦饑雁獨飽,此意畫師應識察。
近者分明辨羽毛,遠者縹緲瞻秋毫。
或乘飄風入煙霄,或翳落日沉隍濠。
起如武侯布八陣,集如萬舞回旌旄。
眠沙臥草鳴且翱,喋呷藻荇亂蓬蒿。
木空穗盡卻歸去,紫塞漠漠春雲高。
我家南山限蒼嶺,雁飛不到川路永。
深林大谷蛇豕盛,愁向他鄉撫虛景。
人言鴻雁比弟兄,我有兄弟隔兩城。
題詩卷畫謝客去,無使感愴傷中情。
畫師不肯傳風蝶,故作枯乾逞奇絕。
清秋未合結繁陰,深戶何從灑飛雪。
雪裡鴨兒苦耐寒,眠沙枕浦白雲團,黃蘆槭槭枝葉乾。
江頭鳴雁恰飛起,恍如身到瀟湘間。
瀟相洞庭雲水隔,山路坡阤斷行客。
從來冬景畫已難,況有翎毛似崔白。
已覺冰漫稻梁少,更疑水宿溪垠窄。
生平有道付滄洲,今日床頭動行色。
屏風主人家近遠,我昔曾過潯陽縣,田蘆野雁嘗親見。
出門解榻定相逢,借我家鄉令對面。
林郎花鳥今代奇,水墨到處皆天機。
長縑闊幅信手揮,妙處不屬丹青圍。
江頭雨深菱荇肥,枯槎折葦紛離披。
鴐鵝羽冷畏遠飛,雄雌兩兩相猥依。
靈苕翠羽不自危,鴝鵒噤語晞玄衣。
依棲俯仰各有姿,乍見幾欲呼鷹師。
乃知此老筆不疲,市朝山林時見之。
雞林相君知白詩,君家此本吾無疑。
北風漸高禾黍稀,雲飛日見江南歸。
吳江洞庭三泖涯,天空水遠無拘羈,焉得扁舟從爾嬉。
高堂傾動長江流,黃蘆群雁滿滄洲。
掃開長安塵土窟,寫出江南煙水秋。
兩雁斜飛入空闊,四雁顧慕橫沙頭。
高風拉折蒼玉干,蘆花雪盡無人收。
赤日飛光不敢近,但覺爽氣屏間福
嘗聞畫龍入神變,坐馳雲雨天地游。
只恐此雁亦飛去,瀟瀟萬里誰能留。
征鴻坐何事,天遣南北飛。
蕭然如旅人,無情自相依。
孤葦吹欲折,秋風不勝威。
冥冥一孤騫,空費弋者機。
寒聲落煙渚,相應不我違。
嗟吾識此情,手納空歎欷。
安知丹青師,落筆乃庶向。
畫形孰不工,畫意識者希
他時因吾句,購此千金揮。
武元衡《冬日,漢江南行將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詩詞原文及賞析
五部擁雙旌,南依墨客卿。關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煙景迷時候,雲帆渺去程。蛤珠馮月吐,蘆雁觸羅驚。
浦樹凝寒晦,江天湛鏡清。賞心隨處愜,壯志逐年輕。
舟楫不可駐,提封如任情。向方曾指路,射策許言兵。
蘭渚歇芳意,菱歌非應聲。元戎武昌守,羊祜幸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