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五月訪廬山,山翠溪聲寢食間。
籐杖復隨春色到,寒泉頓與客心閒。
巖頭懸布煎茶足,峽口驚雷泛葉慳。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應逐好風還。
憶自棲賢夜入城,道邊蘭若一僧迎。
偶然不到終遺恨,特地來游慰昔情。
海外聲聞安至此,堂中天鼓為誰鳴。
匆匆復向深山去,一盞醍醐飽粟罌。
〈羅漢院有新羅羅漢,堂中法鼓特大。
〉此山巖谷不知重,赤眼浮圖自一峰。
芒屩隨僧踐黃葉,曉光消雪墮長松。
石泉試飲先師錫,午飯歸尋下寺鐘。
勝處轉多渾恐忘,出山惟見白雲濃。
為愛溪山來永州,黃茅白葦使人愁。
驅車遙指崳峰去,峰在瀟江最上頭。
江轉峰回景奇絕,澹山嵌竇真天設。
摩挲丹灶酌石泉,髣拂曾游今幾劫。
徵君徵君苦避秦,一秦人又一秦人。
青山踏破無扃鐍,何地堪逃世上塵。
動輿骨相稱山巖,自要閒遊不避讒。
錦裡先生為老伴,玉霄散吏是頭銜。
探春苑路花篸帽,看月江樓酒滿衫。
惟恨題詩無逸氣,媿君陣馬與風帆。
世事何知與願違,十年高臥看群飛。
獵圍花市無人問,漁艇煙村有夢歸。
銀燭焰長搖酒浪,寶刀佩穩壓戎衣。
君看白首寒窗客,俠氣縱橫亦未非。
縑素巧貌溪山姿,寶藏肯笑虎頭癡。
何人夜半胠篋去,信為羽化無疑遲。
魏明不惜萬夫辦,鑿山累土誇神奇。
景明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參差。
葉公好龍廣射虎,大方安能不笑之。
至人於物特寓目,遠象過眼心弗隨。
我公看山正如此,肯趁兒童腳力疲。
胸中五嶽鎮地軸,眼底三辰昭旂旗。
擢由漢庭龍寵分鉞,來撫蜀土初褰幔
巫山一覽窺妙處,寫入長歌賡竹枝。
坐令十二峰增重,已覺氣壓嵩華低。
太室少室敢輩行,小孤大孤何兒嬉。
岱宗日觀峻徒爾,崑崙天柱高安為。
出雲作雨均有是,泥金鏤玉彼一時。
所謂造化一尤物,不在九華真在茲。
中山前言恐遂廢,公之妙論已四馳。
半語猶存在公正,蟠胸經濟看設施。
要令利濟均四海,無間山巖與水湄。
只今蒼生方屬望,休戚在公顰伸眉。
願公更為天下重,所養自養觀諸頤。
量陂誰復能澂撓,德表居然無磷緇。
岩石巍巍具瞻在,孰不歎仰聲噫嘻。
又何必東望瀛,南望嶷,
北有天後之峻嶺,西有雲表之峨嵋。
與公高名並不朽,配以今日巫山詩。
君不見潞州別駕眼如電,左手掛弓橫撚箭。
又不見雪中騎驢孟浩然,皺眉吟詩肩聳山。
饑寒富貴兩安在,空有遺像留人間。
此身常擬同外物,浮雲變化無蹤跡。
問君何苦寫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適。
黃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巖中。
勳名將相今何限,往寫褒公與鄂公。
竹苞未翦山雖綱,福庭勝概難窮搜。
天公念此久閉塞,密召五丁詒劂謀。
巽維一夕啟邃竇,光圓甕牖端相侔。
方床翠屏廣羅列,藥臼香山深抉鎪。
道人振錫蟒潛遁,處士化石巖中留。
訓狐昨夜又鳴報,果是五馬今朝游。
陽羨之山兮領地靈,鴻洞欻吸兮九疊為屏。
青蘿層層兮深巖絕壁,一鳥不鳴兮山更寂。
橫山老人兮蟬蛻埃塵,倚石樑兮手攬白雲。
眼中萬仞兮,胸中萬頃。
泰華山林兮,秋毫鐘鼎。
東山妓女兮,北山猿鶴。
西山拄笏兮,亦復奚樂。
節彼南山兮山巖巖,突鯨額兮霄堮間。
民具瞻兮傾百川以為壽,鴻毋遵陸兮公歸錦繡。
憶昔游澹巖,文社四為侶。
相逢各年少,抱負俱有素。
訓狐聖得知,夜半叫已屢。
主人知客來,倒屣相告語。
且言龍王神,多有靈異處。
慇勤叩科名,吉兆齊確許。
未成三先達,陸續霄漢去。
轉盼三十載,獨我尚困沮。
行將賈余勇,猶幸有孤注。
乘興偶重遊,寓敬香一炷。
再拜問龍王,前約何可歲。
朱衣願點頭。成就在此舉。
擬欲鑱堅珉,紀此一奇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