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予昔與孟思魯參戎事於三衢監司宋公幕府及兵》詩詞原文及賞析
嗟嗟漢燧昔沉耀,橫流版蕩糜中畿。
鬼母啼煙赤電走,天狗墮地金石飛。
志士勤王涕沾臆,義旆懸雲昭白日。
劍擊風雲向夜悲,楫誓山河仰天泣。
君當少年功節殊,短衣倒騎生馬駒。
蠻箋草檄墨慘淡,寶刀斫血腥模糊。
奏凱對花歌窈窕,量沙臥雪宿氍毹。
運籌制勝常輕敵,憑軾降城不顧軀。
幕泛碧油陳雅樂,漏殘銀燭合兵符。
孤軍轉戰經千里,蕭條榆塞塵沙起。
秦樹關河落日低,漢營鼓角西風裡。
婺女妖氛壓斷牆,嚴灘殺氣連重壘。
羽書援絕斗兵稀,古道行人畏蒺藜。
霜銜白骨饑烏下,秋入金瘡敗馬嘶。
虞姬帳下將軍死,公子門前壯士歸。
去國共憐王粲賦,望鄉同擬杜陵詩。
壯志無成還故里,城西茅屋苔痕紫。
鉤簾聽雨更焚香,拄笏看雲時隱幾。
自信胸澄渤海清,寧憐氣與嵩華倚。
破浪誰擒北海鰲,穿林學射南山雉。
笑傲行將下澤車,經綸懶取圯橋履。
草荒三徑掩衡門,舊事相逢不忍論。
兩鬢緇塵銷歲月,一雙蠟屐信乾坤。
湖上雨晴飛落木,與子登臨散幽獨。
杖藜出郭踏江沙,一笑尋僧看修行。
褒博衣冠漢大儒,三千奏牘到宸居。
郎官起草歸華省,女史焚香伴直廬。
出守新恩龜顧印,趨朝舊路雉隨車。
便分符竹從鸞掖,應有壺漿待隼旟。
賜對移時親斧扆,隨行兼兩載圖書。
淮南落木搖鞭裹,湓浦分風掛席初。
郡閣平窺漢陽樹,盤餐頻薦武昌魚。
聚徒南郡傳經盛,攜妓東山退食餘。
天闕九重懸夢想,江關百戰見邱墟。
清曹祖德詩人後,時寄新吟一起予。
魚為水族類最稠,近時畫手安成劉。
生綃如雲筆如雨,恍惚變態不可求。
大者獨立為豪酋,小者列從分奴騶。
翻身煦沫日弄影,一一如在空中游。
風鬐霧鬣卷復散,頃刻巨浪高山丘。
上摩虛無拂倒景,下逐遠勢歸長流。
初疑聚石作九島,咫尺之地皆汀洲。
又如然犀照牛渚,海若露叫群靈愁。
問渠類像誰指示,或者神授非人謀。
畫圖貴似不必似,卻恐有意傷雕鎪。
擬將天地作畫笥,此語吾傳蘇子由。
江湖茫茫隔塵土,吾欲遠掛珊瑚鉤。
臨淵之羨亦徒爾,況乃物幻無停眸。
詩成日暮酒半醒,蕭蕭落木高堂秋。
北風吹黃花,落木寒蕭颼。
哀哀我慈母,玉化炎海秋。
日月水東流,音容隔悠悠。
小祥哭下邳,大祥哭幽州。
今此復何夕,荏苒三星周。
嗟哉不肖孤,宗職曠不修。
昔母肉未寒,委身墮寇讎。
仰藥早雲遂,庶從地下游。
太阿落人手,死生不自由。
南冠坐絕域,大期落淹流。
白華下玄發,碧蘇生緇裘。
心口自相語,形影旁無儔。
空庭鬼火闃,天黑對牢愁。
魚軒在何處,魂魄今安否。
兒女各北歸,墳墓委南陬。
寒食雨淒淒,盂飯誰與投。
荊棘纏蔓草,狐兔緣荒丘。
長夜良寂寞,與我同幽幽。
我心亦勞止,我命實不猶。
昨夕夢堂上,樂昔歡綢繆。
覺來尚恍惚,血涕連衾禂。
晨興一瓣香,痛如螫在頭。
吾家白雲下,萬里同關憂。
遙憐弟與妹,幾筵羅庶羞。
既傷母在殯,又念兄在囚。
兄囚不足念,毋亦為母謀。
三聖去已遠。
穹垠莽洪流。
緬懷百世慮,白骨甘填溝。
冥冥先大夫,鬱鬱蒼松楸。
落木號淒風,蟋蟀鳴四壁。
寒燈照簾帷,叢薄林露滴。
弊帙散未收,遺言藉閒適。
更長城鼓遙,星月雜行跡。
余夢感遐思,初霜古楓赤。
忽茲歲月深,念登歷。
虛中竟誰論,永夕增歎息。
無寐幽抱盈,空林靜寒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