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如學道,要進不可已。
懸崖更仟仞,壯志須萬里。
平生石鼓懷,獨酌靈源水。
峨峨大頂峰,欲往輒中止。
今朝復何朝,擊楫渡清泚。
好風從西來,縹渺吹遊子。
褰褰涉危巔,萬象得俯視。
東南際大海,日月旋磨蟻。
煙雲隔洲渚,歷歷猶可指。
城中十萬家,囂雜不到耳。
郊原與廛市,瑣碎如聚米。
同來皆良儔,得酒共歡喜。
深要更叫嘯,磐石恣徙倚。
摩挲陳公碑,歲月為我紀。
瞻彼鶴林,在彼無諸。
鼓山之下,螺江之隅。
瞻彼鶴林,在彼長樂。
嵩山之上,螺江之角。
一別鶴林,春聿雲杪。
青山之外,落花啼鳥。
一望鶴林,回首千里。
斜陽之外,白雲流水。
日復一日,思我鶴林。
雁斷魚沉,實傷我心。
無上在涅槃,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一乘入,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可為真實義。
唯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
以在五蘊法,及以蘊中我。
外現眾色像,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
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不起分雖想。
動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
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令汝捨邪見。
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
鼓山聞天下,一見名不空。
自從周職方,閩在王會中。
登山亦幾人,興寄隨所逢。
騎君常愒日,遷客多悲風。
劍川發甌西,萬阻與海通。
忽焉得平壤,北山矗其東。
我行未及巔,已見國勢雄。
三韓到吳會,不可道裡窮。
俯瞰南來帆,沄沄自朝宗。
曩時諸降王,各撫千里封。
相招神銜圖,旅獻東都宮。
東都今何如,胡馬鳴蒿蓬。
一春長雨霧,明日歸樊籠。
恣探泉石幽,篝燈道歸筇。
鼓屴崱,峰頂特。
窮島夷,罘庥頡?/p>
屏閩東,拱辰北。
歲辛亥,帝司赤。
竦紳烈,從峭陟。
搴若華,揖瑤極。
呵蜚霆,蹴鰲脊。
披霄根,殫目力。
高者仰,深必惕。
謹其至,惟古則。
呼船起柁乘潮平,掠窗飄箔疏雨傾。
漱石枕流東道主,櫛風沐雨吾曹行。
百尋懸瀑瀉紳佩,兩邊喬木翔枅甍。
乞漿滿甌牛乳粥,縱酒下箸駝蹄羹。
躋摩頂踵歷蹬術,牽挽葛藟披荊榛。
荒浪攙差復奄靄,巀嶭屭贔仍稜層。
嗥煙嘯雨猿鶴宅,絕山航海樵漁能。
草衣穴處避世士,木食澗飲安禪僧。
芝房雲閣無盡藏,月屏風幌長明燈。
笑看闤闠一蟻垤,揮斥氛祲投蠻籐。
徑行石竇解縢屩,飲灌匏杓談淄澠。
莫嗔踏碎蒼苔色,莫嫌汲濁陰井清。
膏肓泉石有鑒裁,騰踔巖崿試股肱。
要識石鼓真面目,立置枕幾非繪繒。
風吹楊葉此山下,欲問故老知誰應。
市朝一夢爭奪際,山海蕭散堪伏膺。
風吹楊菜鼓山下,不得錢郎戈不罷。
伐坐塵坌中,秋汗正浹背。
聞君游鼓山,騎馬破煙靄。
不向曉中看,安得識眉黛。
飄然出樊籠,始覺此身大。
登高望四遠,何物非礪帶。
行窺靈源洞,往往眾仙會。
青山為佳人,分外作幽態。
而我俗緣重,不到清涼界。
新詩時一吟,忽在千巖外。
高柄《同群公餞鄭五秀才至鼓山寺分題贈別賦得臨滄》詩詞原文及賞析
屴崱海上秀,中峰開禪宮。
飛亭掛空翠,直上臨方蓬。
溟漲在幾席,天光映簾櫳。
目極萬里外,但見清濛濛。
曙色從東來,晃然靈境空。
登臨豈不偉,別意歎無窮。
蘭橈艤岸雷霆駭,疾雨狂風欲翻海。
吾人作意水石間,素志豈因風雨改。
悟適當如未悟人,衡山不知為開雲。
魯陽莫試揮戈手,郭泰何妨墊角巾。
山僧導我飛芒屨。要看渠師得道處。
雪噴鼎烹一斥回,千古澗流不東注。
我笑教師太豪雄,故令鬼物窺吾蹤。
安得廓然無聖解,蒼崖依舊飛白龍。
昔聞鼓山名,未到鼓山寺。
勝游不易得,一失恐難值。
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計。
雖無濟勝具,尚可策疲致。
松下止呵導,山前屏車騎。
仰窺白雲峰,俯躡青螺髻。
半天開佛剎,傑閣照金翠。
路窮兩崖間,巨石擘元氣。
何年瀉白虹,一喝回狂勢。
沖波落山後,余務洩厚地。
山靈畏定力,仙鬼吝幽閟。
至今千仞底,不見波流駛。
尋師水倒回,卓錫泉湧沸。
異事驚倒人,此理本無二。
亭邊數蒼石,刻畫幾大字。
顧憐身後名,慘戚當時意。
茫茫千萬古,存滅可勝記。
灰劫同一盡,要自濟兒戲。
不知生前酒,對石聊一醉。
醉到無何鄉,卻就僧床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