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援車馬各,各以勢利奔。
自問閭巷人,何為亦紛紛。
與客成往還,勉就俗所敦。
禮不經聖人,頗厭後世煩。
欲問無所得,歸視紙上文。
非以孔子心,尚拜陽貨豚。
乃知偪仄間,心跡久已分。
去矣可奈何,更問來者門。
前月發京口,今辰次淮涯。
二旬四百里,自問行何遲。
還鄉無他計,罷郡有餘資。
進不慕富貴,退未憂寒饑。
以此易過日,騰騰何所為。
逢山輒倚棹,遇寺多題詩。
酒醒夜深後,睡足日高時。
眼底一無事,心中百不知。
想到京國日,懶放亦如斯。
何必冒風水,促促赴程歸。
自問王三,你因緣害風,心下何處。怡顏獨哂,為死生生死,最分明據。轉令神性悟。更慵羨、我誇五褲。愈覺清涼地,皮毛無用,那更憶絲絮。渾身要顯之時,這巾衫青白,總是麻布。葫蘆貯藥,又腋袋經文,拯救人苦。竹攜常杖柱,侍自在、逍遙鐘呂。道余歸去路。煙霞侶。
文同《子平寄惠希夷陳先生服唐福山藥方因戲作雜言》詩詞原文及賞析
蜀江之東山色盡如赭,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
煙雲光潤若洗濯,澗谷玲瓏如刻畫。
我聞神仙草藥不在丹上生,是中當有靈苗異卉之根莖。
果然人言所出山芋為第一,西南諸郡有者皆虛名。
就中唐福眾稱賞,肥實甘香天所養。
有時巖頭倒垂三尺壯士臂,忽然洞口直舉一合仙人掌。
土人入冬農事閒,千篝萬鍤來此山。
可憐所鬻不甚貴,著價即售曾不慳。
往年子瞻為余說,言君所部之內此物尤奇絕。
後復寄書勸我當餌之,滿紙親題華岳先生訣。
予因購之不惜錢,依方服餌將二年。
其功神聖久乃覺,筋牢體溢支節堅。
自問丹霄幾時上,早生兩翅教颺。
塵世如帤不可居,待看鴻蒙對雲將。
貧居苦湫隘,無術逃炎曦。
穿地作幽室,頗與朱夏宜。
寬者容一席,狹者分三支。
芳草植中唐,嘉卉週四垂。
詎堪接賓宴,適足供兒嬉。
自問安取法,前修果慕誰。
非如太古民,營窟避寒威。
又非學射人,空石專致思。
又非沮漆俗,陶複習西夷。
又非楚司馬,金奏相賓儀。
又非鄭伯有,壑谷甘糟醨。
又非越五子,丹穴免憂危。
又非張巨和,崇巖立師資。
所慕於陵子,欲效蚓所為。
微竅足藏身,槁壤足充飢。
養生既無憾,此外安敢知。
唯祈膏澤布,歌嘯樂余滋。
豈羞泥塗賤,甘受高明嗤。
何言清尚士,善頌形聲詩。
困剝固未嘗,進復敢終辭。
處世非不遇,榮身頗有餘。
勳為上柱國,爵乃朝大夫。
自問有何才?兩入承明廬。
又問有何政?再駕朱輪車。
矧予東山人,自惟樸且疏。
彈琴復有酒,且慕嵇阮徒。
暗被鄉里薦,誤上賢能書。
一列朝士籍,遂為世網拘。
高有罾繳憂,下有陷阱虞。
每覺宇宙窄,未嘗心體舒。
蹉跎二十年,頷下生白鬚。
何言左遷去?尚獲專城居。
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淵魚。
雖未脫簪組,且來泛江湖。
吳中多詩人,亦不少酒酤。
高聲詠篇什,大笑飛杯盂。
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歡娛。
用茲送日月,君以為何如?
秋風起江上,白日落路隅。
回首語五馬,去矣勿踟躕。
仕有職役勞,農有畎畝勤。
優哉分司叟,心力無苦辛。
歲晚頭又白,自問何欣欣。
新酒始開甕,舊谷猶滿囷。
吾嘗靜自思,往往夜達晨。
何以送吾老,何以安吾貧。
歲計莫如谷,飽則不干人。
日計莫如醉,醉則兼忘身。
誠知有道理,未敢勸交親。
恐為人所哂,聊自書諸紳。
碧天明月晃金波。清淺滯星河。深深院宇人靜,獨自問姮娥。圓夜少,缺時多。事因何。嫦娥莫是,也有別離,一似人麼。
身閒無所為,心閒無所思。
況當故園夜,復此新秋池。
岸暗鳥棲後,橋明月出時。
菱風香散漫,桂露光參差。
靜境多獨得,幽懷竟誰知。
悠然心中語,自問來何遲。
朝衣薄且健,晚簟清仍滑。
社近燕影稀,雨余蟬聲歇。
閒中得詩境,此境幽難說。
露荷珠自傾,風竹玉相戛。
誰能一同宿,共玩新秋月。
暑退早涼歸,池邊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