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蕃《四月十二日以夏潦暴甚艤舟辰之鐵槍崖下偶得》詩詞原文及賞析
昔讀梅蘇木山詩,未信人間有此奇。
雖雲尤物不必有,時一玩之何病為。
吾行東南千萬里,仙遊不已遂臻此。
奇奇怪怪日在眼,浩浩湯湯夜盈耳。
舊評峽江似嚴陵,此行佳處亦可朋。
又聞八桂好山水,亦應與此相雲仍。
畫師好手不可遇,詩中有畫無其具。
江神好事不我尤,乞與一山酬願素。
不如何年遭仆落,浪激波沖幾飄泊。
岸高壁立自嶄巖,泓淺坳深非斧鑿。
老夫得之喜莫極,欲加名字相刻畫。
臥之成嶺立成峰,天成故爾非人力。
多言譊譊欲何如,要覓新詩為寫模
餘名敢與昔人並,用寄我友梅蘇徒。
英英橋門彥,聲動翰墨常
已就沖天翼,如何復低翔。
茲辰首征途,言尋八桂鄉。
遠士望模式,會府欽才良。
莫以瓊樹姿,怨彼霜霰妨。
委順要達識,沮挫知堅剛。
改序逢清和,飛花點行裝。
登涉山川異,經從道路長。
聽猿過南嶽,采芷沿三湘。
應懷古騷人,搦筆為篇章。
行藏義在需,通塞時靡常。
大器且自惜,晚成亦何傷。
蓬瀛幾仙伴,佇子歸班行。
倏忽僧千兔,尋常涸百蠡。
眼光摩日月,足跡遍山河。
赤壁聊化鶴,黃庭浪換鵝。
秋聲歸欸乃,雲影映婆娑。
夜後調焦尾,風前舞太阿。
待藏班婕扇,千篇在切磋。
酒徒從狎至,詩客聽相過。
輟我芒不借,就伊金叵羅。
峰巔餐地秀,霞外挹天和。
拍手僛僛舞,忘形踏踏歌。
力辭金殿客,高應玉皇科。
八桂招六逸,九疑衣兩娥。
清漪馴綠鴨,列阜拊眠駝。
逸韻應無敵,清名到不毛。
樵仙分我席,力士汙吾靴。
風沈腰何束,霜潘鬢謾皤。
懷丹醫病鶴,尋餌釣神鰨
為問六國印,何如一漁蓑。
清飆茶腋爽,韶景醉顏酡。
且噉藕如臂,從教晷似梭。
推蓬延月桂,引襋翫煙蘿。
君已人登泰,辭皆水導嶓。
蕊官清縹緲,雲闕郁嵯峨。
未到桑田變,疑將銅狄摩。
誰知天不管,敢謂世無魔。
觴政驩無忤,騷壇今太苛。
玄譚時膾炙,傑句肆吟哦。
大道真溟滓,浮生但剎那。
羌世運之緯繣兮,何故老之不憖遺。
持寸膠而救千丈渾兮,誰與同而共治。
身一約而蹈遺烈兮,不沽直而不徇時。
西極八桂東連吳會兮,貫南紀以周馳。
以節用愛人兮,以靜重為威。
謂直方大之德才學識之長兮,親結上知。
方增重乎本朝兮,而疾疢以乘之。
猶乎筆削之志兮,浩浩乎汗青之未期。
遺稿山積兮,孰續而孰維。
擅一代之鉅典兮,疑造物之好虧。
吁嗟乎,修齋之典刑兮,
蹇長歌乎已而。余幼好此奇服兮,
今冉冉而華顛。悼窘步之數奇兮,
安陋巷之瓢簞。公獨閔其寂落兮,
攬微芳而遐搴。時舒愛而申情兮,
曾不間夫郵傳。弭婺節而西來兮,
拱茂行之淵淵。吸松齋之沆瀣兮,
飽坐嘯之蘭荃。鳳高飛而莫縶兮,
徒延佇而路曼曼。何音問之不淑兮,
駭騎箕而遂仙。睇長江而太息兮,
涕淫淫而惘然。撫巨編之遺則兮,
神馳乎洋奧之佳阡。念歲律之雲莫兮,
奈狂風之鼓天。
右相歷兵署,四松皆手栽。斸時驚鶴去,移處帶雲來。
根倍雙桐植,花分八桂開。生成造化力,長作棟樑材。
豈羨蘭依省,猶嫌柏占台。出樓終百尺,入夢已三台。
幽韻和宮漏,餘香度酒杯。拂冠枝上雪,染履影中苔。
高位相承地,新詩寡和才。何由比蘿蔓,樊附在條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