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老人心似鐵,老人心肝小兒舌。
不食五穀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詩人不知,千花百草爭含姿。
老人咀嚼時一吐,還引世間癡小兒。
小兒得詩如得蜜,蜜中有藥治百疾。
東坡先生取人廉,幾人相歡幾人嫌。
恰似飲茶甘苦雜,不如食蜜中邊甜。
因君寄與雙龍餅,鏡空一照雙龍影。
三吳六月水如湯,老人心似雙龍井。
劉玨《寄傲園小景十幅仿盧鴻一草堂圖詩自題(十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籠鵝閣誰知軒後閣,宛在水之濆。
牖外樹交合,階前萍即分。
鳥窺書影靜,魚伺墨波勤。
豈有山陰帖,人言此右軍。
斜月廊廊傳踏月久,更獲此為奇。
不在照能遍,無妨影乍欹。
檻承花始韻,簷閣樹微虧。
何以添幽致,恰當弦上時。
四嬋娟堂嬋娟何以署,到果趣無涯。
隙地留移竹,曲闌不輟花。
暫延人意愜,久坐客心賒。
剝啄無妨靜,深山詎有差。
螺龕竟日雙扉掩,其中草色新。
石幢門外樹,法相壁間尋。
借渡石微窄,鑿渠雨始深。
一登綿晝夜,蕭寂了無音。
玉局齋戒時非作態,入室自悠然。
作古宛如古,可傳無意傳。
才情因以勝,位置佐之緣。
方識命名者,前身玉局仙。
嘯台空台超以曠,而畝未能盈。
綴石僅留意,栽花不在名。
借池崇地勢,待月望山情。
長嘯豐林下,恆思起步兵。
扶桑亭虛亭立水面,問樹乃稱奇。
不謂虯龍影,能於隙地垂。
互承欄並檻,交接澗通池。
長日披襟坐,攤書尤所宜。
眾香樓花扉深不測,危立有層樓。
遙矚盈庭樹,宛然別一丘。
坐堪邀月下,登或當山游。
桂影趨簷際,清芬卻想秋。
繡鋏堂麗景旁相映,庭空水一灣。
借廡通竹徑,留石讓松關。
客遠定須到,詩卑必痛刪。
暗香浮澗外,恍若在深山。
旃檀室不來深處坐,何以滌吾愁。
古井汲苔繡,石床吟素秋。
幽香天際發,奇致室中求。
僮僕諳清事,支扉謝俗儔。
聖主臨軒親策試,集英佳氣蔥蔥。鳴鞘聲震未央宮。捲簾龍影動,揮翰御煙濃。上第歸來何事好,迎人花面爭紅。藍袍香散六街風。一鞭春色裡,驕損玉花驄。
勳高絕少年,分衛玉階前。雄勇明王重,溫恭執友賢。
功書唐史滿,名到虜庭偏。劍彩浮龍影,衣香襲御煙。
搜書秋霽閣,走馬夕陽田。急兔投深草,瞋鷹下半天。
野人盈邸第,朝客醉盤筵。位在將軍列,官隨憲府遷。
刻心思報國,吁氣欲開邊。選帥如公議,須知少比肩。
半嶺松風破睡時,起看山月倚筇枝;縱橫滿地髯龍影,儘是當年手自移。
貞條障曲砌,翠葉貫寒霜。拂牖分龍影,臨池待鳳翔。
湯顯祖《送艾太僕六十韻(太僕以乙科為郎,論江陵起》詩詞原文及賞析
世閥高臨汝,衣冠起岳州。
精靈華蓋曉,氣脈洞庭秋。
江漢稱才子,瀟湘托好逑。
儒林蒼玉滿,郎署白雲悠。
是日江陵相,長星寓縣愁。
禮嫌金革變,權誤墨苛簟?/p>
奮筆含香勇,衝冠執法羞。
燕臣隨伏闕,楚客竟為囚。
御挺驚魂落,丹墀濺血流。
動傳天詔獄,分作鬼投幽。
遠竄逢群魅,銷冤失爽鳩。
秦城將急杵,漢黨欲窮鉤。
淚濕條支盡,身拚井鬼休。
扶顏依枸杞,作語向氂牛。
洗雪人難待,迷陽運忽周。
機權還太乙,氣色隕蚩尤。
詔旨須人望,恩波許自由。
玉關歸鳥道,青海發龍湫。
遂作雲雷起,還令湘漢福
法星低照蜀,明月遠通倍。
復有東門恨,難為西塞憂。
猿鳴初黯淡,鶴怨轉夷猶。
龍影回江郭,巴雲護岳樓。
文章沾入霧,富貴起隨漚。
天在山難畜,王明井必收。
九河原曲直,百煉肯剛柔。
光祿征能就,陪台出似游。
蒼梧蟠帝寢,芳樹繞潮溝。
典客高情映,祠郎清燕酬。
如雲瞻閟灊,似雪恥蜉蝣。
好以清琴弄,時將白簡抽。
似緣參世業,不惜偶人儔。
下秩依園廟,齋心隔冕旒。
時時分羽籥,一一聽鳴球。
署色朝霞起,祠陰宿鳥啾。
才情空荏苒,耆舊得優遊。
翰墨飛長紙,壺觴引薄脩。
忘年過灑落,浹歲語綢繆。
受命同嘉橘,孤株感若榴。
看松高蓋偃,援桂晚枝樛。
世事留黃閣,公才尚黑頭。
乞歸丹疏入,言佩尺書投。
巖望宜專坐,朝銓且七騶。
離心眷蘭菊,別韻起梧楸。
冠蓋鴻臚道,干旌白鷺洲。
月卿爭祖席,雲從識仙舟。
岸草搖清篋,江花點敝裘。
行藏燕市古,出入楚門修。
去欲蒐戎乘,行將詠德愬。
鳳洮鳴鏑滿,雲朔羽書稠。
汧渭秦非子,河源漢列侯。
羌胡形欲詭,將相語猶偷。
馬穀經年減,燕金幾處求。
和戎虛漢物,贈策豈吾謀。
太白朝芒角,崆峒宿踐蹂。
英雄懷玉劍,形勢惜金甌。
老亦趨千里,今何問一丘。
駿圖周冋得,戎議傅鹹優。
並事今吳趙,長流舊沈鄒。
群公心赤苦,高爵歲華遒。
未必參帷幕,看君展一籌。
辛夷如雪芳事闌,飛絮卷地春風酣。
連陂和雲割青麥,隔塢趁日繰紅蠶。
今年夏氣清較早,雨後西山翠如掃。
女兒負笈男帶鋤,誇說皇華使家好。
使家天上一角麟,手握雨露呵星辰。
綠林無風草木靜,紫塞有備煙塵靖。
鹿園鎮日長徙倚,心事如平一池水。
蓀蘭不惜手種植,蕭艾依前力鋤薙。
槐龍影轉花又黃,造化乃為諸生忙。
春闈法細靡罅縫,選吏親校如秤量。
老仙自是文盟主,曾抱長蛟著繁露。
好將鼻祖三昧法,直響金華講經去。
有香不炷旃林香,有酒不酌瑤池觴。
原公歲歲常壽考,剩寄詩筒祝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