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可《故人來自舂陵出示初寮翰墨感時懷舊輒為長句》詩詞原文及賞析
先生視草白玉堂,文章一出自名世。
分光蓮燭真為榮,拭吐龍巾何足擬。
艮岑夜召趨伸霄,憐我婆娑百僚底。
紫禁歡傳拜左轄,漫刺走賀城南第。
羸僮瘦馬堂階下,歎我粗官殊少味。
驚聞一麾出燕出,旌旌遽下雲漠間。
睿思官曹方顧寵,笑我翻然歸掛冠。
金兵南來郡國破,二聖北狩天步艱。
黎元鼎沸死鄉土,士夫雲擾奔荊蠻。
一人嘗膽固不易,諸將束胸今何難。
朝來喜見舂陵客,問訊先生多翰墨。
懷古傷時初不忘,回首長安淚橫臆。
君不見虎踞龍盤氣象雄,王者都此成大功。
遙知廟堂有高論,似聞天蹕移江東。
幾年中興要賢俊,頗懷仲父安東晉。
有妻有妻出糟糠,自少結髮不下堂。
亂離中道逢虎狼,鳳飛翩翩失其凰。
將雛一二去何方,豈料國破家亦亡,不忍捨君羅襦裳。
天長地久終茫茫,牛女夜夜遙相望。
嗚呼一歌兮歌正長,悲風北來起徬徨。
有妹有妹家流離,良人去後攜諸兒。
北風吹沙塞草淒,窮猿慘淡將安歸。
去年哭母南海湄,三男一女同噓欷,惟汝不在割我跡
汝家零落母不知,母知豈有瞑目時。
嗚呼再歌兮歌孔悲,鶺鴒在原我何為。
有女有女婉清揚,大者學帖臨鍾王,小者讀字聲琅琅。
朔風吹衣白日黃,一雙白璧委道傍。
雁兒啄啄秋無粱,隨母北首誰人將。
嗚呼三歌兮歌愈傷,非為兒女淚淋浪。
桃花夭紅竹淨綠,春風相間連溪谷。
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
徐熙下筆能逼真,繭素畫成才六幅。
萼繁葉密有向背,枝瘦節疏有直曲。
年深粉剝見墨縱,描寫工夫始驚俗。
從初李氏國破亡,圖書散入公侯族。
公侯三世多衰微,竊貿擔頭由婢僕。
太學楊君固甚貧,直緣識別爭來鬻。
朝質綈袍暮質琴,不憂明日鐺無粥。
裝成如得驪頷珠,誰能更問龍牙軸。
竹真似竹桃似桃,不待生春長在目。
萬里同心別九重,定知涉歷此相逢。
誰人翻向群峰路,不得蒼梧徇玉容。
春鳥交交引思濃,豈期塵跡拜仙宮。
鸞歌鳳舞飄珠翠,疑是陽台一夢中。
鸞輿昔日出蒲關,一去蒼梧更有還。
若是不留千古恨,湘江何事竹猶斑。
愁聞黃鳥夜關關,溈汭春來有夢還。
遺美代移刊勒絕,唯聞留得淚痕斑。
方承恩寵醉金盃,豈為干戈驟到來。
亡國破家皆有恨,捧心無語淚蘇台。
桃花流水兩堪傷,洞口煙波月漸長。
莫道仙家無別恨,至今垂淚憶劉郎。
涇陽平野草初春,遙望家鄉淚滴頻。
當此不知多少恨,至今空憶在靈姻。
目斷魂銷正惘然,九疑山際路漫漫。
何人知得心中恨,空有湘江竹萬竿。
常說仙家事不同,偶陪花月此宵中。
錦屏銀燭皆堪恨,惆悵紗窗向曉風。
捐生固不易,處死猶為難。
孰知龔勝後,乃有謝疊山。
江東一潰散,跋涉何間關。
甌閔苦物色,國破家亦殘。
彼哉烈丈夫,矢死無生還。
忠孝亦何物,古今稱大閒。
耿耿浩然氣,上摩霄漢間。
誰謂首陽高,有志能躋攀。
至今百世下,清風激懦頑。
我讀三上書,凜然毛骨寒。
當時祼將士,胡能不厚顏。
昔聞桓司馬,娶妾貌甚都。
其妻南郡主,悍妒誰與俱。
持刀擁群婢,逕往將必屠。
妾時在窗前,解鬟臨鏡梳。
鬒發雲垂地,瑩姿冰照壺。
妾初見主來,綰髻下庭隅。
斂手語出處,國破家已殂。
無心來至此,豈願奉君娛。
今日苟見殺,雖死生不殊。
主乃擲刃前,抱持一長吁。
曰我見猶憐,何況是老奴。
盛怒反為喜,哀矜非始圖。
嫉忌尚服美,傷哉今亦無。
吳王厭得國,所玩終不足。一上姑蘇台,猶自嫌侷促。
艅艎六宮鬧,艨沖後軍肅。一陣水麝風,空中蕩平淥。
鳥困避錦帆,龍跧防鐵軸。流蘇惹煙浪,羽葆飄巖谷。
靈境太蹂踐,因茲塞林屋。空闊嫌太湖,崎嶇開練瀆。
三尋齾石齒,數里穿山腹。底靜似金膏,礫碎如丹粟。
波殿鄭妲醉,蟾閣西施宿。幾轉含煙舟,一唱來雲曲。
不知闌楯上,夜有越人鏃。君王掩面死,嬪御不敢哭。
艷魄逐波濤,荒宮養麋鹿。國破溝亦淺,代變草空綠。
白鳥都不知,朝眠還暮裕
我因國破家何在,君為唇亡齒亦寒。
昨朝人自東郡來,古紙兩軸緘縢開。
滑如春冰密如繭,把玩驚喜心徘徊。
蜀牋蠹脆不禁久,剡楮薄慢還可咍。
書言寄去當寶惜,慎勿亂與人翦裁。
江南李氏有國日,百金不許市一枚。
澄心堂中唯此物,靜幾鋪寫無塵埃。
當時國破何所有,帑藏空竭生莓苔。
但存圖書及此紙,輦大都府非珍瑰。
於今已踰六十載,棄置大屋牆角堆。
幅狹不堪作詔命,聊備麤使供鸞台。
鸞台天官或好事,持歸秘惜何嫌猜。
君今轉遺重增愧,無君筆札無君才。
心煩收拾乏匱櫝,日畏撦裂防嬰孩。
不忍揮毫徒有思,依依還起子山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