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皆是的詩詞名句,關於皆是的詩句大全,描寫皆是的詩集古詩

詩辭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中秋

魯交《游華山張超谷》詩詞原文及賞析

太華鎖深谷,我來真景分。

有苗皆是藥,無石不生雲。

急瀑和煙瀉,清猿帶雨聞。

幽棲未忍別,峰半日將曛。

盧照鄰《隴頭水》詩詞原文及賞析

隴阪高無極,徵人一望鄉。關河別去水,沙寨斷歸腸。

馬系千年樹,旌懸九月霜。從來共嗚咽,皆是為勤王。

李昉《贈襄陽妓》詩詞原文及賞析

峴山亭畔紅妝女,小筆香箋善賦詩。

顏貌共推傾國色,篇章皆是斷腸辭。

便牽魂夢從今日,得見嬋娟在幾時。

千里關河萬重意,夜深無睡暗尋思。

陳與義《甘泉吳使君使畫史作簡齋居士像居士見之大笑》詩詞原文及賞析

兩眉軒然,意像無寄。

而服如此,又不離世。

鑒中壁上,處處皆是

簡齋雖傳,文殊無二。

釋印肅《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詩詞原文及賞析

應化即非真,高山水底行。

有情皆是妄,無妄勝南能。

李廌《賀小蘇先生》詩詞原文及賞析

柱史承恩正紫微,玉皇優詔碧雲詞。

欲知伯仲文章職,對掌絲綸內外司。

雨露偏濃常棣萼,煙霞常駐鳳凰池。

共扶吾道邪歸正,同振斯文盛不衰。

白首並逢千載運,登庸皆是十年遲。

靖共介福由神聽,告爾多方代帝咨。

膴仕初逢賢者貴,德名當問國人宜。

夷齊抗世清何早,元凱登庸事可期。

貧賤久思楊得意,龍光今喜鄭當時。

應憐下客塵埃甚,慚愧雷門獻此詩。

歐陽修《木蘭花》詩詞原文及賞析

別後不知君遠近。

觸目淒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

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

萬葉千聲皆是恨。

故欹單枕夢中尋,

夢又不成燈又燼。

項斯《春夜樊川竹亭陪諸同年宴》詩詞原文及賞析

相知皆是舊,每恨獨遊頻。幸此同芳夕,寧辭倒醉身。

燈光遙映燭,萼粉暗飄茵。明月分歸騎,重來更幾春。

韋莊《上元縣(浙西作)》詩詞原文及賞析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興亡盡此中。有國有家皆是夢,

為龍為虎亦成空。殘花舊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謝公。

止竟霸圖何物在,石麟無主臥秋風。

蔡卞《楞嚴經偈》詩詞原文及賞析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初心人三昧,遲速不同倫。

色想結成塵,精子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恆一,去何獲圓通。

觸以所角明,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雲何獲圓通。

法稱為內塵,憑塵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雲何獲圓通。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支何獲圓通。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雲何獲圓通。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雲何獲圓通。

身與所觸同,如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雲何獲圓通。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說,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話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話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漢有入,雲何獲圓通。

鼻息本權機,只令攝心祝

住成心所住,雲何獲圓通。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雲何獲圓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雲何獲圓通。

神通本宿因,何關性分別。

念緣非離物,雲何獲圓通。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雲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雲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雲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雲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為。

非初心方便,雲何獲圓通。

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

對非無上覺,雲何獲圓通。

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

無覺異菩提,雲何獲圓通。

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祝

存心乃虛妄,雲何獲圓通。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

因果今殊感,雲何獲圓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於恆沙動中,入微塵佛國。

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甯,出世獲常祝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

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

五根所水齊,是則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

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

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

佛母真三昧,汝聞微塵佛。

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

畜聞成過誤,將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聞非自然生。

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

能脫欲誰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聞復翳根除。

塵消覺圓淨,淨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塵登如在夢。

誰能留汝形,如切巧幻師。

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

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

諸幻成無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

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

余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

反□□自性,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

一路涅盤門,過去諸如來。

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

今各人圓明,未來修學人。

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登。

非唯觀世音,誠如佛世尊。

訋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盤心。

觀世音□□,自余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捨塵勞。

非是長修學,淺深同說法。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

原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

及末劫沈淪,但心引根修。

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無名氏《滿庭芳》詩詞原文及賞析

命似清風,性如朗月,瑩然獨見輝輝。靈光普照,何日不歸依。常在無明之處,任升騰、斗轉星移。通真理,不無不有,動靜應神機。其間多少事,皆是方寸,或是或非。在人人運用,志見高低。悟者頭頭皆是,未明時、處處皆迷。修真士,觀天行道,功滿步雲歸。

袁瓘《鴻門行》詩詞原文及賞析

少年買意氣,百金不辭費。學劍西入秦,結交北遊魏。

秦魏多豪人,與代亦殊倫。由來不相識,皆是暗相親。

寶馬青絲轡,狐裘貂鼠服。晨過劇孟游,暮投咸陽宿。

然諾本云云,諸侯莫不聞。猶思百戰術,更逐李將軍。

始從灞陵下,遙遙度朔野。北風聞楚歌,南庭見胡馬。

胡馬秋正肥,相邀夜合圍。戰酣烽火滅,路斷救兵希

白刃縱橫逼,黃塵飛不息。虜騎血灑衣,單于淚沾臆。

獻凱雲台中,自言塞上雄。將軍行失勢,部曲遂無功。

新人不如舊,舊人不相救。萬里長飄颻,十年計不就。

棄置難重論,驅馬度鴻門。行看楚漢事,不覺風塵昏。

寶劍中夜撫,悲歌聊自舞。此曲不可終,曲終淚如雨。

宋太宗《緣識》詩詞原文及賞析

利鈍猶根性,無緣枉用心。

邪求皆是相,正定理玄深。

巧拙高含識,輕浮力不任。

大乘通語默,稽古便知今。

阮閱《郴江百詠並序·久留岡》詩詞原文及賞析

穎人間欲問郴人,衛颯如何似寇恂。

只恐當時遮道者,不應皆是惜留人。

寧調元《唐守楩蹈江死,以此哭之》詩詞原文及賞析

一呼一吸一障礙,始信不如歸去休。

楚水楚山皆是恨,蠻煙蠻雨那堪愁。

陸機感逝當年賦,宋玉悲來何處秋?

國士無多淪落盡,青磷遙夜起山丘。

宋太宗《逍遙詠》詩詞原文及賞析

無為道大入幽玄,幾許風光慕昔賢。

對境盡同閒見識,忙中皆是急相煎。

配匹直須寬雅淡,會有逢時不偶然。

修煉但教堅志氣,參詳穩審更周旋。

殷文圭《行朝早春侍師門宴西溪席上作》詩詞原文及賞析

西溪水色淨於苔,畫橫風絳帳開。

絃管旋飄蓬島去,公卿皆是蕊宮來。

金鱗擲浪錢翻荇,玉爵粘香雪泛梅。

三榜生徒逾七十,豈期龍阪納非才。

樓鑰《陳秘撰輓詞》詩詞原文及賞析

跬步不忘孝,掇皮皆是真。

移忠思致主,務實見臨民。

三諫言猶炳,平生跡遽陳。

清風凜衰俗,自足盪秋旻。

徐璣《雁山》詩詞原文及賞析

雁山深又僻,無數石巖奇。

皆是僧分住,最先誰得知。

逐時多異景,前輩少題詩。

南渡名方著,唐人不到茲。

宋太宗《逍遙詠》詩詞原文及賞析

陽與陰和合,須從一字求。

分明皆是象,作相不能投。

舉措先真實,精粗各自柔。

恆持通覺悟,萬派水東流。

相關詩集大全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