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景留心慣。況少年彼此,風情非淺。有笙歌巷陌,綺羅
庭院。傾城巧笑如花面。
恣雅態、明眸回美盼。同心綰。算國艷仙材,翻恨相逢晚
。
繾綣。洞房悄悄,繡被重重,夜永歡餘,共有海約山盟,
記得翠雲偷翦。和鳴綵鳳
于飛燕。間柳徑花陰攜手遍。情眷戀。向其間、密約輕憐
事何限。忍聚散。況已結
深深願。願人間天上,暮雲朝雨長相見。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其辭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
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
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巖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1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日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穠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雲髻峨峨,修眉聯娟。
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瑰姿艷逸,儀靜體閒。
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蔭桂旗。
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
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珮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
抗瓊〔王弟〕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
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
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
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遢,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
歎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
揚輕褂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
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
動無常則,若危若安。
進止難期,若往若還。
轉眄流精,光潤玉顏。
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
馮夷鳴鼓,女媧清歌。
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
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於是越北沚。
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
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悼良會之永絕兮。
哀一逝而異鄉。
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
雖潛處於太陽,長寄心於君王。
忽不悟其所捨,悵神宵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
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
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督。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
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寂寞久無紅袖飲,忽逢浩齒輕謳。坐令孤客洗窮愁。誰知沅水上,卻似洛城游。聞道辰溪賢令長,深房別鎖明眸。多年鉛鼎養青虯。不應攜妓女,騎鶴上揚州。
遊船人散後,正蟾影、印寒湫。看冷沁鮫眠,清宜兔浴,皓彩輕福扁舟。泛天鏡裡,溯流光、澄碧浸明眸。棲鷺空驚碧草,素鱗遠避金鉤。臨流。萬象涵秋。懷渺渺、水悠悠。念漢皋遺佩,湘波步襪,空想仙遊。風收。翠奩乍啟,度飛星、倒影入芳洲。瑤瑟誰彈古怨,渚宮夜舞潛虯。
蛾眉修綠。正君王恩寵,曼舞絲竹。華清賜浴瑤甃,五家會處,花盈山谷。百里遺簪墮珥,盡寶鈿珠玉。聽突騎、鼙鼓聲喧,寂寞霓裳羽衣曲。金輿還幸匆匆速。奈六軍不發人爭目。明眸皓齒難戀,腸斷處、繡囊猶馥。劍閣崢嶸,何況鈴聲,帶雨相續。謾留與、千古傷神,盡入生綃幅。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絕。細看艷波欲溜,最可惜微重,紅綃輕帖。勻朱傅粉,幾為嚴妝時涴睫。因個甚、底死嗔人,半餉斜眄費貼燮。斗帳裡、濃歡意愜。帶困眼、似開微合。曾倚高樓望遠,似指笑頻瞬,知他誰說。那日分飛,淚雨縱橫光映頰。搵香羅,恐揉損,與他衫袖裛。
洞房飛香作春霧,仙人勸酒香中語。
明眸第二紫雲娘,鶯學歌聲柳如舞。
蹙眉長歌澧有蘭,銀鉤請君春草篇。
繁弦高張燭燒夜,玉壺未盡參在天。
春泥雪消淮上路,東風浪頭驚客櫓。
惱公舊事幾夢魂,過眼相逢一風雨,
黃流清洛上天漢。吳山洞庭藏水府。
謾題詩句寄歸舟,江口風狂那得渡。
心中真性修行主,鍛練金丹津液。交流澆淋,無根有苗瓊樹。常灌溉潤瑤枝,密葉黃鶯語。瑩靈聲韻明眸,正覷嬰兒,兌方騎虎。堪訴。奼女跨青龍,四個同歸去。本元初得,靜裡還輝。回光使胎仙舞。應出上現崑崙,得復蓬萊處。我不妄想雲霞,鸞鶴天然與。
桂輪逼采,菱沼漾金,潛虯暗動鮫室。水路乍疑霜雪,明眸洗春色。年時事,還記憶。對萬頃,葑痕龜坼。舊遊處,不認三潭,此際曾識。今度湧金樓,素練縈窗,頻照庾侯席。自與影娥人約,移舟弄空碧。宵風悄,簽漏滴。早未許、睡魂相覓。有時恨,月被雲妨,天也拚得。
秀香住桃花徑。算神仙、才堪並。層波細翦明眸,膩玉圓
搓素頸。愛把歌喉當筵逞
。遏天邊,亂雲愁凝。言語似嬌熒,一聲聲堪聽。
客房飲散簾帷靜。擁香衾、歡心稱。金爐麝裊青煙,鳳帳
燭搖紅影。無限狂心乘酒
興。這歡娛、漸入嘉景。猶自怨鄰雞,道秋宵不永。
酣春青鏡裡。照晴波明眸,暮雲愁髻。半綠垂絲,正楚腰纖瘦,舞衣初試。燕客飄零,煙樹冷、青驄曾系。畫館朱樓,還把清尊,慰春憔悴。離苑幽芳深閉。恨淺薄東風,褪花銷膩。彩箑翻歌,最賦情、偏在笑紅顰翠。暗拍闌干,看散勁斜陽船市。付與金衣清曉,花深未起。
傷時懷抱不勝愁。野水粼粼綠遍洲。滿地落花春病酒,一簾明月夜登樓。明眸皓齒人難得,寒食清明事又休。只是鷓鴣三兩曲,等閒白了幾人頭。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平昔嬌癡在母傍,黃昏不敢出前房。
如今卻向何處去,似墮淵海身茫茫。
四更未絕五更連,父母相隨太府前。
頃刻回頭同伴至,亦有爺娘各慘然。
雖同閭裡不曾親,那得相逢及此辰。
清淚俱含未妝面,愁魂不附欲傾身。
天明卻轉雙輪疾,送我城東坐官室。
生來雖在咸寧城,目中誰識京兆驛。
已看閨閣隔重天,乍度昏朝似千日。
中有數人不甚愁,問之乃是勾欄流。
平生謔浪輕去住,卻說能觀五鳳樓。
望承恩寵心雖別,思到家鄉淚亦流。
才言欲去去何忙,翠幕油車已道傍。
少小生離還死別,傍人見我空徬徨。
嬌憐姊妹不得訣,父母送我滻水陽。
相看痛哭各捨去,此時欲斷那有腸。
城裡家家錦繡簾,我輩姿容豈獨妍。
東家有女如花萼,旦入黃金名已落。
西家有女如玉瑩,夜剪烏雲晨不行。
我輩無錢兄弟劣,坐使芳年成訣別。
渡河渡渭還渡汾,千山歷盡雪紛紛。
江流山館猿常哭,葉落郵亭雁屢聞。
自從墮地誰窺戶,此際無家卻望雲。
迢迢千里還歲窮,大同才得到行宮。
常言朝見何曾見,深院蕭蕭盡日封。
當今天子說神武,時向三邊乘六龍。
近時雙蹕駐榆塞,不知何日來雲中。
轉眼還成正月末,忽然大駕還沙漠。
見說天壇禮未修,還兼太廟春當禴。
京師暫欲駐鸞旗,屬車還載蛾眉歸。
卻向豹房三四月,欲近龍顏真是希
宮中景色誰曾見,宮外楊花徒撲面。
有眼但識鴛鴦瓦,有身那到麒麟殿。
鳳舟時泛西海渚,採蓮不喚如花女。
鸞駕常操內教場,何曾湯火試紅妝。
茶飯每排新寺裡,不用明眸兼皓齒。
空有娼家色藝高,隨人望幸亦徒勞。
宮花枉自羞妝面,御柳何人斗舞腰。
君王不御人轉賤,盡日誰來問深院。
日給行糧米半升,大官空有珍羞饌。
旁人見我入天閽,謂我將承帝主恩。
豈知流落還愁恨,榮寵何曾但淚痕。
妾家雖貧未甚貧,絲麻布帛亦遮身。
有時亦繡鴛鴦枕,翠線金針度一春。
一春鸞鏡不停妝,機杼言忙苦不忙。
寒食清明邀等伴,銀釵羅髻亦風光。
父母如同掌上珠,去年才許城東夫。
乘龍跨鳳雖未必,並宿雙棲亦不孤。
百年光景誰曾見,一旦榮華土不如。
當時同輩聞我說,珠淚人人落雙頰。
亦有因緣與恩愛,誰無父母同家業。
可憐拋卻入君門,九夏三秋那可言。
風雨苑深同白晝,星河樓淺共黃昏。
我曹豈是無傾國,聞道君王不重色。
宮禁幽深誰不知,蹤跡民間頗堪測。
漢家多欲稱武皇,玄宗好色聞李唐。
衛氏門前誇揖客,楊釗海內無三郎。
主上今來十四年,劉瑾朱寧並擅權。
往時勢焰東廠盛,近日威名游擊偏。
丘張谷馬紛紛出,那有皇親得向前。
又聞親受於永戒,大葷不御思長年。
更寵番僧取活佛,似欲清淨超西天。
君王賤色分明是,那用當時詔旨傳。
當時陝西有廖大,此事恐是茲人專。
滔天罪惡思固寵,逢迎卻乃進嬋娟。
去年氈帳雲欽取,狗馬年來俱奉旨。
何曾竟有君王詔,此曹播弄常如此。
自從陝西有斯人,災禍年來何太頻。
閭裡已教徒赤壁,閨闈還遣閉青春。
青春零落不須論,別有淒涼難具陳。
同來女伴元不少,一半已為泉下塵。
妾身雖在那常在,溝渠會見骨如銀。
誰家願作朝天戶,此世空為墮地人。
中朝高官氣如虎,朝廷有闕爭拾補。
近時叩闕諫南巡,何不上書放宮女。
先朝罷殉有故事,萬一官家肯相許。
宣獻業文學,嘗作調羹鹽。
藏書百千帙,傳世惟清廉。
東堂得春和,花卉晨露沾。
之君延賓從,當晝褰珠簾。
朱函青錦囊,寶軸紅牙籤。
大令至歐褚,屈玉聯鉤鈐。
草行戰騎合,楷正中軍嚴。
水墨固昏淡,骨氣猶深潛。
江田亦名手,農野興鋤鐮。
桑麻歸女喜,饁餉兒童覘。
列女自幽閒,明眸咽頸纖。
昔人何遙遙,意會相披瞻。
南曹古貌醒,博士新詩炎。
持杯屢屬我,謂我毫錐銛。
煤嫗浮醉細,研流泣秋蟾。
放灑雲雷起,取餘風浪恬。
鄙藝豈足多,詫語誰能兼。
因思左宣獻,載檄陪車幨。
辱公知遇厚,表裡曾無嫌。
間復請筆法,指病如投砭。
今朝觀故物,惜已悲慚兼。
層丘恩德重,素發年華添。
不能枉尺尋,況乃事飛箝。
壯心久已衰,奇尚顧未厭。
幸公有令子,辭源橫江灊。
劇飲以自慰,後慶其人占。
張翥《江城梅花引 九日杏梅同開,汪國才折以請賦》詩詞原文及賞析
玉兒睡起帕蒙頭。更嬌柔。見郎羞。縞袂仙人,一笑艷明眸。粉瘦紅憨春夢斷,畫闌畔,對西風,憶舊遊。憶君恨君思悠悠。怕淒涼,不耐秋。艷絕韻絕香更絕,特地風流。宜與雲鬟雙插倚妝樓。月又漸低霜漸冷,花似雪,滿蒼苔,總是愁。
秋水明眸、翠螺堆發。卻扇坐、羞落庭花,凌波步、塵生羅襪。芳心發。分付春風,恰當時節。漸解愁花怨月。忒貪嬌劣。寧寧地、情態於人,惺惺處、語言低說。相思切。不見須臾,可堪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