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陰皆平田,濟南附山麓。
山窮水泉見,發越遍溪谷。
分流繞塗巷,暖氣烝草木。
下田滿粳稻,秋成比禾菽。
池塘浸余潤,菱芡亦云足。
辭家四千里,恃此慰窮獨。
公從吳興來,苕霅猶在目。
應恐齊魯間,長被塵土辱。
不知西垣下,滉漾千畝淥。
仰見鷗鷺翻,俯視龜魚裕
初來厭桴鼓,稍久捐鞭撲。
清詩調嘉賓,夜話繼華燭。
飛花暮雪深,浮蟻糟床熟。
相對各忘歸,西來自嫌速。
人生每多故,樂事難再卜。
鉅野一汗漫,河濟相騰蹙。
流沙翳桑土,蛟蜃處人屋。
農畝分沉埋,城門遭板築。
傷心念漂蕩,引手救顛覆。
勞苦空自知,吁嗟欲誰告。
遙知舊遊處,落落空遺躅。
平生讀書史,物理粗能矚。
歸耕久不遂,終作羝羊觸。
賦詩心自驚,請公再三讀。
蘇軾《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構一茅堂予以其所處最為深》詩詞原文及賞析
猶恨溪堂淺,更穿修竹林。
高人不畏虎,避世已無心。
隱幾頹如病,忘言兀以喑。
茅茨追上古,冠蓋謝當今。
曉夢猿呼覺,秋懷鳥伴吟。
暫來聊解帶,屢去欲攜衾。
湖上行人絕,階前暮雪深。
應逢綠毛叟,扣戶夜抽簪。
污池以其下,眾流之所鍾。
尺水無長瀾,蛟龍豈其容。
顧予誠鄙薄,群俊枉高蹤。
得一不為少,雖多肯辭豈。
譬如登圓壇,羅列璧與琮。
又若饗鈞天,左右間笙鏞。
文章爛照耀,應和相撞舂。
而予處其間,眩晃不知從。
退之亦嘗雲,青蒿倚長松。
新陽發群枯,生意漸豐茸。
暮雪浩方積,醁醅寒更濃。
毋言輕此樂,此樂難屢逢。
暮雪紛紛投碎米,春流咽咽走黃沙。
舊遊似夢徒能說,逐客如僧豈有家。
冷硯欲書先自凍,孤燈何事獨成花。
使君半夜分酥酒,驚起妻孥一笑嘩。
關右土酥黃似酒,揚州雲液卻如酥。
欲從元放覓拄杖,忽有曲生來坐隅。
對雪不堪令飽暖,隔船應已厭歌呼。
明朝積玉深三尺,高枕床頭尚一壺。
皇甫曾《建元寺晝公與崔秀才見過聯句,與鄭奉禮說同》詩詞原文及賞析
人閒宜歲晚,道者訪幽期。獨與寒山別,行當暮雪時。
--皇甫曾
柏台辭漢主,竹寺寄潛師。荷策知君待,開門笑我遲。
--皎然
暮階縣雨足,寒吹繞松枝,理辯塵心妄,經分梵字疑。
--鄭說
久承黃紙詔,曾賦碧雲詩。然諾驚相許,風流話所思。
--崔子向
筌忘心己默,磬發夜何其。願結求羊侶,名山從所之。
--皇甫曾
天秋鼓南風,雪海飄暮雪。
三春猶冱寒,九夏那苦熱。
土圭測中氣,嘗聞先儒說。
窮發多異宜,泥古誠亦拙。
吳侯擅六藝,名宦端不屑。
晚歲登泰山,蚤已探禹穴。
千歲可坐致,不待數旬月,
重陰畏坎陷,五陽欣夬決。
君子方履霜,渠肯蹈覆轍。
雞豬與魚蒜,幸可充朝餟。
北風捲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保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