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坤維厚,忠賢擁節旄。江同渭濱遠,山似傅巖高。
元氣符才格,文星照筆毫。五言全麗則,六義出風騷。
聖日麻雙下,洪爐柄共操。寵榮連雨露,先後比蕭曹。
唱絕時難和,吟多客詎勞。四方雖紙貴,誰怕費錢刀。
隸書滿紙籀文廢,字法破碎失本根。
中間陽冰入篆室,下筆日與丞相親。
點畫各得萬物體,科蚪筋骨千載新。
泉銘學語童子知,大歷幾字名忽振。
足知古人自負恃,碑峴巨石垂千春。
篆字堆積天下宇,晚得紙本如希珍。
鋪舒牆壁動人眼,直木曲鐵若可捫。
人為黃土久寂寞,略不訛缺才鱗皴。
我疑山鬼恐漫滅,往往鐫鑿施斧斤。
公來醉吟江山國,得之愛歎何慇勤。
刻詞猶恨紀不足,句句與古風雅鄰。
一旦紙貴文字市,粥詩賈篆聲云云。
蘇梅鸞鳳相上下,鄙語燕雀何能群。
西山有喬松,蒙附百畝陰。
蓬蒿宅其下,旅生亦駸駸。
永懷豫章公,斯文金玉音。
徐洪蓋自出,源流高以深。
吾舅之於黃,端若一體臨。
愧我望數子,引尺那及尋。
弱冠誦流傳,蒼蒼且垂簪。
前帆去已駛,後舟政憂沉。
憶昨送弟行,作詩道離襟。
末篇何所言,志我念母心。
豈知辱貺答,碔砆致璆琳。
退之贈郊籍,少陵寄高岑。
我固解公意,誨我力自任。
不惟書諸紳,起居見前參。
幾思侍公側,取酒親酌斟。
積荒賴鋤耰,痼疾蘄砭針。
涉湘定何時,紙貴行見今。
勿繼屈賈詞,起和南風琴。
賢相稱邦傑,清流舉代推。公才掩諸夏,文體變當時。
賓吊翻成鶴,人亡惜喻龜。洛陽今紙貴,猶寫太沖詞。
贈秩徽章洽,求書秘草成。客隨朝露盡,人逐夜舟驚。
蒿里衣冠送,松門印綬迎。誰知楊伯起,今日重哀榮。
鉅賢如木鐸,一振聲蓋代。
丈人文曲星,譴謫落下界。
辭源發崑崙,意盡若到海。
昔在神德朝,少秀負文彩。
擢第應制舉,召試拂華蓋。
醉揮拔萃判,一字不復改。
傳寫遍都下,紙貴無可買。
一命佐著作,芸閣垂纓佩。
歌詩數千首,人口炙與鱠。
志大輕俸錢,痛飲負酒債。
庸蜀既即敘,出命玉津宰。
題柱薄長卿,銘閣笑張載。
錦水清見發,峨嵋綠於黛。
物華曾不負,詩酒聊自待。
旨甘豈擇祿,印綬久不解。
陶潛腰任折,萊子衣有彩。
蹉跎歷四邑,塵土不可擺。
吾皇在藩邸,聞名四聰駭。
即位未浹旬,獨許延英對。
相見恨已晚,欣然契嘉會。
諫官聊假道,紫微遽真拜。
制誥復西漢,碑板揭東岱。
金鑾赴夜召,顧問及遠大。
白麻幾千紙,意出元白外。
薦賢恐不及,誘善曾無擔
當朝自獨步,晚節亦泛愛。
有別樂聞韶,無譏詩自鄶。
賤子在廣場,知見殊流輩。
進士數且千,馳騖稱俊邁。
人人握靈蛇,許我珠無纇。
超拔冠多士,權貴不得礙。
御前中科第,閣下備寮寀。
詎惟師碩德,常許接佳話。
國朝大手筆,日夕期鼎鼐。
胸中泰山雲,舒捲何霮{上雨下對}。
言下傅巖雨,蓄縮未霶霈。
吾道遂難行,一旦同得罪。
典午信冗散,貳車更狼狽。
商於甚僻陋,鄜畤近山塞。
共月踰千里,便風無一介。
何當遂乘桴,侍坐浮渤澥。
大笑引淳風,樽前一長噫。
今茲當委順,自昔無芥蠆。
投詩助醉吟,入室生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