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雲不凝層冰活,阿香推車上空闊。
大蛇夢驚鱗甲暖,霰雪影斷清光奪。
玉帝手持發生機,馳召東風俾回斡。
東風駕言正月頭,先驅持律吹九州。
勞苦萬物抱憔悴,噓呵太和如汗流。
草根暖回土膏動,僵冷盡起寒威收。
習習熙點遠相屬,原隰龍鱗吹小綠。
韶光漸深人不知,但見新新自相續。
珠璣零露日繽紛,要助東風力作春。
向使不來慰枯槁,正應合抱皆樵薪。
眼明初破玄冥黑,咄嗟萬物回顏色。
何但桃李著榮華,未遺兔葵並燕麥。
萬物之命懸東風,誰雲蘭台敢爭雄。
披襟受之不容易,群公不有歸我公。
我公人英國尚父,代天與天通肺腑。
夔龍土苴直唾棄,有作自令物鼓舞。
為時生公豈非天,身任重大寧偶然。
氣壓千官山不動,德行四海春無邊。
東風功成看萬彙,年年會與青春期。
雨露涵濡寧惜費。我公經綸亦如春,
惠養元元作元氣。萬口祝公如一辭,
願公顏朱發常黟。那知東風共無邊,
重親萬壽,八帙衍新元。禮典備文孫。溫溫和氣迎長日,寶冊煥瑤琨。徽音顯號自堯門。德行已該存。更期昌算齊箕翼,愈久愈崇尊。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攏
崇侯讒之,是以拘繫。
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
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歎,並稱夷吾,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造物果小兒,可得問天公。
一生貧到骨,萬感悲填胸。
形神本塵坌,身世相羈籠。
安得騎玉鰲,眇然追冥鴻。
錦步四十里,濁哉一石崇。
東閣萬張頤,哺一公孫洪。
銅山流臭泉,到了埋鄧通。
何如德行貴,晞顏師仲弓。
文苑麗長春,學海深無窮。
人自涇渭水,我但夷齊風。
貂裘有何異,羊棗遠不同。
人生水上萍,世事江頭楓。
三思欲四休,一拙勝萬工。
炎宅煎殺人,此身如甑中。
於道有所味,觸意無復仲。
心杓指以南,性水決而東。
煉得身如鶴,始可沖秋空。
道人亦不貧,朝灌三畦松。
孝弟揚芳累世傳,書齋雲鎖碧峰前。
軒窗翠滴松筠接,砌檻清涵水石連。
旌表華門誠積善,褒崇合族愨敦賢。
義高管鄭徵猷遠,名重曾顏德行全。
弟侄登科當景連,公卿記美會佳篇。
華林勝概終尋訪,舊約依依已數年。
人心分內外,學道謹趨捨。
巧令世所賢,木訥人謂野。
至聖垂大訓,夫豈欺我者。
陽和發天葩,爛其映春斝。
一朝隨狂風,殆不如土苴。
秋至萬寶萬,結束槁葉下。
一一抱天根,真理不容假,
持以薦豆籩,潔誠神所嘏。
孔門德行科,卓爾先游夏。
漢世躬行人,未肯孫班馬。
照影空自妍,心事形面赭。
美璞藏至用,不琢存大雅。
詩篇匪君重,閉戶自汛灑。
余言亦已多,尚口不如啞。
向上工夫,乾宮立鼎,坤位安爐。這火候幽微,元無作用,抽添進退,不費枝梧。陰往陽來,雲行雨施,主宰機緘總在渠。心安定,那虛靈不昧,照破昏衢。性宗悟了玄珠。這命本、成全太極圖。向圈圈外,圓光迸出,存存存裡,獨見真如。一氣歸根,六門三用,到此全憑德行扶。混塵世,且藏鋒銼銳,了事凡夫。
彼徐太元者,杭州之參軍。
同僚曰張惠,犯贓抵深文。
徐哀其母老,詣獄輒自陳。
謂惠所受贓,太元本同分。
今儻獨坐惠,此獄無乃冤。
均之不滿法,惠遂減死論。
太元亦坐免,不調十餘年。
西台李侍郎,典選世所賢。
聞徐之所為,特以不次遷。
擢授鄭司功,太元名始傳。
後為申王師,德行人推先。
嗟哉後世人,恩義日不完。
初既同職事,言色殊相歡。
諂酒與佞食,旦夕同杯盤。
一有不得意,艱險立萬端。
推之不網羅,又以毒箭攢。
昂然了自得,衒露其術全。
此等雖曰人,犬彘曾豈然。
眼見與耳聞,天下何可言。
我今作此詩,中有二義存。
欲使在位者,此風幸相敦。
勿令有識人,命爾為蠍蚖。
又欲彼正士,為國掌三銓。
須察此惡子,廢斥入冗員。
自然此浮薄,不長其奸恨。
覽者請味之,勿罪其言煩。
此道至靈至聖,無令洩漏輕為。全憑德行兩相宜。言語須防避忌。要籍五行生旺,須明陽盛陰衰。三人同志謹防危。進火工夫仔細。
四鼓才平,木德行香。青龍上,坐個嬌娘。口賁赤氣,身掛朱裳。更戴瓊花,餐瓊蕊,飲瓊漿。往來諧歡,交媾相當。欣然用、顛倒陰陽。衝開卯甲,日放晶。袞大明珠,通明焰,過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