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畫龍人不識,筆法遠自僧繇得。
掛向高堂神鬼驚,恍忽電光飛霹靂。
想當渤澥開筆力,元氣霖霪浸無極。
吐吞霧雨川澤昏,摩蕩雲雷太陰黑。
江翻石轉窈莫測,雪濤卷空銅柱仄。
洞庭扶桑非爾誰,顛倒滄溟為窟宅。
乃知茲圖只數尺,坐令萬里起古色。
何當置我君山湖上之高峰,聽此老翁吹鐵笛。
張公畫龍人不識,筆法遠自僧繇得。
掛向高堂神鬼驚,恍惚電光來破壁。
夜當渤澥開筆力,元氣淋淫浸無極。
吞吐日月天地昏,摩蕩雲雷太陰黑。
江翻石轉窈莫測,雪濤卷空銅柱側。
洞庭扶桑非爾誰,顛倒滄溟為窟宅。
乃知前圖只數尺,坐令萬里起古色。
何當置我君山湖上之高峰,聽此老翁吹鐵笛。
戴復古《毗陵天慶觀畫龍自題姑蘇羽士李懷仁醉筆詩呈》詩詞原文及賞析
姑蘇道士天酒星,醉筆寫出雙龍形。
墨跡從橫奪造化,蜿蜒滿壁令人驚。
一龍翻身出雲表,口吞八極滄溟校
手弄寶珠珠欲飛,握入掌中拳五爪。
一龍排山山為開,頭角與石爭崔嵬。
波濤怒起接雲氣,不向九霄行雨來。
萬物焦枯天作旱,兩雄壁隱寧非懶。
真龍不用只畫圖,猛拍欄干寄三歎。
荀氏八龍,慈明無雙。
豈有頭與角,可以模型容。
賈氏三虎,偉節最怒。
豈有毛與皮,可以析毫縷。
古人畫馬非畫馬,借此繪寫英雄姿。
東方角龍西奎虎,天有之人亦有之。
善書畫意不畫像,妙在托興如聲詩。
點睛飛去果有許,烈裔顧凱亦未奇。
臥龍未飛,睡虎不吼。
一飛鱗蟲附之皆上升,一吼百獸聞之悉竄走。
人見此圖指點爪牙然不然,我得此圖屈伸語默觀聖賢。
白龍生陽山,龍生龍母死。
於何藏斯陳,其說從古始。
豈伊冥邈中,而亦有地利。
季春旬八日,歲歲雨冥晦。
龍下大如柱,萬目儼駭視。
謂龍來朝母,人胡不知禮。
邑人嚴奉供,神宮聯梵寺。
龍君與龍母,居中堂殿位。
兩廡香火誰,分祀及四子。
山腰有龍湫,泓澄一掬水。
水旱不涸溢,甘冽冷牙齒。
禱雨乞一滴,闔境得沾濟。
昔年令君來,瀝酒方奠啟。
有物蜿蜓見,舉體金色被。
巡沿上巾帕,馴狎了無畏。
令君端笏迎,迎入香奩裹。
誕四子如粟,久矣傳神異。
逮置湫石邊,倏與電俱逝。
或示夢畫工,畫龍要珠戲。
或載見蜿蜒,躍戲花壺際。
神靈及事怪,龔碑詳紀記。
迎享送三辭,上軋騷章麗。
荔子丹蕉黃,羅池未專美。
余來擊節誦,金石歌聲曳。
邇年又喧傳,其說更譎詭。
後殿方落成,將以奉大士。
一夕大風雨,巨石暗飛墜。
高高山頂來,直頓殿堂內。
端然一竇座,不篇亦不倚。
既無繩墨量,誰與安位置。
不知幾鬼推,毋乃陰兵徒。
是為鬼龍力,其說信有以。
又雲虎新過,泥沙印遺趾。
爬抓大木皮,畫畫有文理。
海山斷不連,四望惟茅葦。
又無穴宅居,此物從何至。
有龍必有虎,神驅理或爾。
不然虎尊龍,墓前來伏跪。
想當清夜月,跟踡跼妥其尾。
談玄與訊怪,更僕良未已。
笑呼金叵羅,一把詩腸洗。
數酌帶微酣,長嘯奪雙袂。
徑直上山巔,惟如履平地。
海神會我心,捲浪雪花沸。
中年腳尚健,有志聊豐喜。
下山猛捉筆,揮掃不停臂。
素壁兩三間,掀舞龍蛇勢。
古來畫龍稱葉公,後來又說陳所翁。
嗚呼二人不可見,神妙誰復追其蹤。
此圖知是何人作,一見令人即驚愕。
勢翻滄海起風雷,身湧長空奮頭角。
雙睛潑電鱗鬣分,左盤右蹴拿飛雲。
軒然天地動光彩,此時不顧魚蝦群。
滿堂慘淡凝煙霧,相對咨嗟毛髮豎。
田疇歲旱望甘霖,破壁須看上天去。¤
越舼輕似萍,漾漾出煙郭。人聲漸疏曠,天氣忽寥廓。
伊予愜斯志,有似劀□瘼。遇勝即夷猶,逢幽且淹泊。
俄然棹深處,虛無倚巖崿。霜毫一道人,引我登龍閣。
當中見壽象,欲禮光紛箔。珠幡時相鏗,恐是諸天樂。
樹杪見觚稜,林端逢赭堊。千尋井猶在,萬祀靈不涸。
下通蛟人道,水色黮而惡。欲照六藏驚,將窺百骸愕。
朅去山南嶺,其險如邛笮。悠然放吾興,欲把青天摸。
紫籐垂罽珥,紅荔懸纓絡。蘚厚滑似漦,峰尖利如鍔。
斯須到絕頂,似愈漸離火霍。一片太湖光,只驚天漢落。
梅風脫綸帽,乳水透芒屩。嵐姿與波彩,不動渾相著。
既不暇供應,將何以酬酰卻來穿竹徑,似入青油幕。
穴恐水君開,龕如鬼工鑿。窮幽入茲院,前楯臨巨壑。
遺畫龍奴獰,殘香蟲篆保褫魂窺玉鏡,澄慮聞金鐸。
雲態共縈留,鳥言相許諾。古木勢如虺,近之恐相蜇。
怒泉聲似激,聞之意爭博。時禽倏已嘿,眾籟蕭然作。
遂令不羈性,戀此如纏縛。念彼上人者,將生付寂寞。
曾無膚撓事,肯把心源度。胡為儒家流,沒齒勤且悖
沐猴本不冠,未是謀生錯。言行既異調,棲遲亦同托。
願力儻不遺,請作華林鶴。
春江浩蕩春江闊,夜半湖聲湧新沫。
曉風吹斷碧雲根,萬頃滄波帶晴豁。
浪花瀲灩翻紅桃,群魚出沒乘輕濤。
悠揚得意鼓鱗鬣,十十五五同為曹。
昔曾觀瀾如此意,真樂胸中渺無際。
常嗟物理難形容,幸有賈君得精藝。
巨魚奮迅凌江湖,纖鱗錯雜依菰蒲。
精神萬狀幻新筆,巧與造化論錙銖。
朅來過我示奇作,數幅生綃圖縱壑。
呼童展向虛堂中,恍若當年見魚樂。
如君畫思幾通神,眼高世俗空無人。
石台去後今幾載,毫端彷彿留芳塵。
又宜學取洞清拔,寫龍不寫潛波鮪。
徒能畫魚不畫龍,空使饞夫吐饞水。
玉堂晝掩春日閒,中有郭熙畫春山。
鳴鳩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間。
離離短幅開平遠,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時,中流回頭望雲巘。
伊川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洛陽。
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從公游如一日,不覺青山映黃發。
為畫龍門八節灘,待向伊川買泉石。
世間萬類皆可睹,茫昧獨有鬼與龍。
此圖畫龍二十四,狀貌詭譎各不同。
得非物產有異種,或曰神變無常蹤。
一龍揵尾欲上水,足爪猶在奫中。
一龍出穴飲澗底,頭上飛瀑瀉白虹。
前有一龍已在雲,顧視厥子揚雙瞳。
浪波魚鱗沓谾豅,日車塊圠天無風。
中庭兩龍忽相逢,鬚眉葩髿如老翁,便欲角抵爭雌雄。
西望積石接崆峒,白龍擘石窺流潀。
河伯遠遁虛其宮,屈蟠睡者何龍鍾,老物用亢時當終。
峽外六龍獰以凶,矜牙舞爪起戰攻。
咬鱗嚼甲含劍鋒,陷胸折尾波血紅,之死弗悟人誰恫?一
龍引骯將欲從,迴環雎盱未敢通。
最後一龍藏於禋,睥睨勝敗非愚祌,無乃有意收全功。
雲中弄珠勞爾躬,不如臥沙之從容。
龍子學飛力未充,母在下視心憧憧。
何物一角額准隆,然出洞若蛇蟲。
有龍接之自巃嵷,恐是鞏穴王鮪公,皮骨始蛻形猶蒙。
兩龍歸來倦不翀,癡龍攀石身已癃。
蚴蚪偃蹇倏騰沖,蜿蟺攖躍鬐發茸,呿呀奔拏曲如弓。
百態並作何紛龐,是耶非耶孰能窮。
畫師昔有僧繇工,能令真龍下虛空。
安得伶倫截竹筒,吹之呼龍出石谼,使我一見開昏瞢。
我見蘇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龍。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尋常入海共龍鬥。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盤屈身長八十尺。
遊人爭看不敢近,頭覷寒泉萬丈碧。近有五羊徽上人,
閒工小筆得意新。畫龍不誇頭角及須鱗,只求筋骨與精
神。
徽上人,真藝者。惠我雙龍不言價,等閒不敢將懸掛。
恐是葉公好假龍,及見真龍卻驚怕。
劉生亦是丹青豪,近來作畫無此曹。
平明退直呼濁醪,半酣脫卻宮錦袍。
戲將禿筆作鱗介,已覺四壁生風濤。
風濤洶湧向何處,岸閣江空起煙霧。
東風一夜吹水渾,翠鬣紅鬐不知數。
桃花柳絮時吐吞,輕蘩亂荇交繽紛。
圓光倒射日成凸,滅影下沒天無痕。
群嬉若共眾芳狎,遠逝忽與洪波奔。
千形萬態極幻化,倉卒逢之安可論。
就中巨者稱赤鯉,卓犖頗似鯨與鯤。
仰窺河漢若咫尺,俯視江海如罌盆。
巖巒變,風雨作,走天吳,驅海若。
流雲掣電同揮霍,噴沫浮漚滿寥廓。
鋒鏑參差見齦顎,劍戟崢嶸露頭角。
直遣飛騰動鬼神,寧誇震撼傾山嶽。
若非溟渤即洞庭,不然豈得通幽靈。
幽靈汗漫入恍惚,始信丹青有奇骨。
劉生劉生良已工,誰其愛者司徒公。
華堂錦軸粲盈丈,彷彿坐我龍門中。
龍門高,高幾許?葉公畫龍龍出走,此物胡為在庭宇?知
公自是人中龍,會向人間作霖雨。
玉如意,金叵羅。
激高堂,揚練波。
文王在沼民共樂,君子有酒吾當歌。
我生解詩不解畫,潦倒不覺雙顏酡。
吁嗟乎!吾當奈爾丹青何!
松液化茯苓,又因為琥珀。
遇物必得形,毛髮曾不隔。
君子亦豹變,其文蔚可覿。
今者逢吳侯,滿腹貯經籍。
噴吐五色霓,自堪垂典冊。
詩教始二南,皆著賢聖跡。
後世竟翦裁,破碎隨刀尺。
我輩強追仿,畫龍成蜥蜴。
有唐文最盛,韓伏甫與白。
甫白無不包,甄陶鹹所索。
侯初守二郡,山水多助益。
升高觴嘉賓,賦筆速鷹翮。
葺書成大軸,許我觀琮璧。
真物固易辨,恨無百金易。
借從懷袖歸,誦玩廢朝夕。
譬如游國都,惝怳失阡陌。
苦吟三十年,所獲唯巾幗。
豈比誇受降,甲齋熊耳積。
重見元和風,珠玉敵海舶。
自慚寒餓為,何張空避席。
陰陽變化萬物從,其間至神惟真龍。
庸夫俗眼不得見,或躍或潛無定跡。
後來高士探元窟,素縑摹畫求形容。
在昔擅名能幾人,爭為妍巧誇殊力。
東朐徐氏奮奇趣,俊筆醉揮欺古風。
為余好事輒寫寄,老鱗蒼鬣驚盲聾。
怒摶滄海噴白浪,暗拖暮雨橫長空。
雙雙頭角戰初罷,奔騰半沒寒雲中。
只恐霹靂生坐上,撲牙活動拿寰穹。
軒昂當世稱獨步,貴臣褒譽聞宸聰。
黃金扇成爭進入,雄聲一日喧深宮。
從此毫端愈珍重,千歲萬歲傳無躬。
雲門路上山陰雪,中有玉人持玉節。宛委山裡禹餘糧,
石中黃子黃金屑。剡溪剡紙生剡籐,噴水搗後為蕉葉。
欲寫金人金口經,寄與山陰山裡僧。手把山中紫羅筆,
思量點畫龍蛇出。政是垂頭蹋翼時,不免向君求此物。
第二百六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