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中不成寐,臥覺風剡剡。
殘寒賣餘勇,飛雪獨萬慘。
黎明卷新霽,旭日光晻晱。
窮陰得陽和,春氣已先感。
負暝南軒下,餘生亦云忝。
高門誰能走,蓬戶鎮常掩。
馳車聽奔溱,慶語絕媚諂。
自甘守疏慵,豈復歎坎壈。
濡毫寄桑翰,隱幾坐文毯。
台傾酒不竭,爐擁火始炎。
吐詠探清新,研書味真澹。
流光信難駐,華發那可染。
拊已欣有得,感是能無憾。
貞吉宜嘉遯,心享由習坎。
浮雲易盈歇,神鑒常淵湛。
龜勉奉吾親,力學深自貶。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築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紹興丁巳歲,書生綰戎機。
酈瓊劫眾叛,度河從為齊。
蒼黃驅迫際,白刃加扶持。
在職諸君子,臨難節不虧。
尚書徇國事,既以身死之。
罵賊語悲壯,樁喉聲喔咿。
嗚呼趙使君,忠血濺路歧。
喬張實大將,橫屍枕階基。
至今遺部曲,言之皆涕洟。
法當為請謚,史策垂清規。
法當為立端,血食安淮圻。
奈何後之人,邈然弗吾思。
居官潭潭府,神不芘茅茨。
冤氣與精魄,皇皇何所依。
所以州宅內,鬼物多怪奇。
月明廷廡下,彷彿若有窺。
謦欬聞動息,衣冠儷容儀。
士民日凋瘵,岳牧嬰禍罹。
一紀八除帥,五喪三哭妻。
張侯及內子,遍體生瘡痍。
爬搔疼徹骨,脫衣痛粘皮。
狂氓據聽事,夫人憑指揮。
玉勒要烏馬,雲鬟追小姬。
同殂頃刻許,異事今古希
磊落陳閣學,文章李紫微。
築城志不遂,起廢止於斯。
杜侯在官日,夜寢鬼來苔。
拔劍起驅逐,反顧出戶幃。
曰杜三汝福,即有鼓盆悲。
德章罷郡去,厭厭若行戶。
還家席未暖,凶問忽四馳。
安道移嘉禾,病骨何尪羸。
於時秋暑熾,絮帽裹頷頤。
余齡亦何有,干在神已睽。
師說達吏治,通材長拊綏。
東來期月政,簡靜民甚宜。
傳聞蓋棺日,邑里皆號啼。
近者吳徽閣,魚軒發靈輀。
營卒僕公宇,廄駟裹敝幔
行路聞若駭,舉家驚欲癡。
昔有鄴中守,迥諱姓尉遲。
後周死國難,英忠未立祠。
及唐開元日,刺史多艱危。
居官屢謫死,未至先歔欷。
仁矣張嘉佑,下車知端倪。
廟貌嚴祀典,滿考遷京畿。
兄弟列三戟,金吾有光輝。
吳競繼為政,神則加冕衣。
自此守無患,吏書信可推。
伯有執鄭政,汰侈荒於嬉。
出莽復為亂,羊肆死猖披。
強魂作淫厲,殺人如取攜。
其後立良止,祭祀在宗枝。
罪戮彼自取,禍福尚能移。
旅大所馮厚,子產豈吾欺。
塞溫五種瘧,踸踔一足夔。
或能為病蹄祟,祈禱烹伏雌。
況我義烈士,品秩非賤卑。
凜凜有生氣,為神復何疑。
勺水不酹地,敢望壺與歸。
片瓦不覆頂,敢望題與榱。
邦君寄民社,此責將任誰。
既往不足咎,來者猶可追。
儻依包孝肅,或依皇地只。
經營數楹屋,豐儉隨公私。
丹青羅像設,香火奉歲時。
尚書名位重,正寢或可施。
呂姬徇夫葬,義婦嚴中閨。
清賢列兩廡,後先分等衰。
當時同難士,物色不可遺。
張陳李鮑韓,勢必相追隨。
德章病而去,去取更臨時。
尊罍陳儼雅,劍佩光陸離。
匠事落成日,醮祭蠲州治。
青詞奏上帝,冊祝告神知。
若曰物異趣,人鬼安同棲。
茲焉卜新宅,再拜迎將歸。
悲笳響蕭瑟,風馭行差池。
穹旻亦異色,道路皆慘悽。
巍峨文武廟,千載無傾欹。
使君享安穩,高堂樂融怡。
豈弟而惠政,吉祥介繁禧。
遂紆紫泥詔,入侍白玉墀。
斯民獲後福,年谷得禳祈。
坎坎夜伐鼓,欣欣朝薦犧。
人神所依賴,時平物不疵。
中興天子聖,群公方倚毗。
明德格幽顯,和風被華夷。
典章粲文治,昭然日月垂。
臥工靡不報,秩祀當緝熙。
四聰無壅塞,百揆欽疇咨。
咨爾淮西吏,不請奚俟為。
露章畫中旨,施行敢稽遲。
太常定廟額,金榜華標題。
特書旌死節,大字刻豐碑。
碑陰有堅石,鐫我廬州詩。
糟床夜壓真珠紅,摩挲醉面迎春風。
春來春去無終極,能費幾籌蔓菁菘。
既無長繩可以系白日,又無大藥可以玄雙蓬。
何怪乎玉雪可憐之孺子。忽頹然風霜不貸之衰翁。
百年長短一兵貉,曾不芥蒂崔嵬胸。
若夫塞翁失馬,楚人亡弓,
此事細甚焦螟同。使吾冠冕佩玉於廟廓之上,
吾不見其為泰。使吾披裘帶索於嵌巖之下,
亦不見其為窮。諸賢自作世俗眼,
此老日飲亡何中。春秋獲麟夫子沒,
木草不自醫神農。著書萬古知何用,
況復起草明光宮。我今並欲焚老硯,
一蓑鳴雨東皋東。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
東風吹宿酒,瘦馬兀殘夢。
蔥曨曉光開,旋轉余花弄。
下馬成野酌,佳哉誰與共。
須臾晚雲合,亂灑無缺空。
鵝毛垂馬駿,自怪騎白鳳。
三年東方旱,逃戶連欹棟。
老農釋耒歎,淚入飢腸痛。
春雪雖雲晚,春麥猶可種。
敢怨行役勞,助爾歌飯甕。
甲子今重數,生涯只自憐。慇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數椽茆捨大如蝸。老生涯。寄山家。遮眼文書,隨分有些些。自愧行年如伯玉,思往事,盡堪嗟。從他*吹沸鳴蛙。鬢霜華。曉來加。南北東西,泛若水中槎。此去存身知有道,深自隱,效龍蛇。
蘇轍《三日上辛祈谷除日宿齋戶部右曹元日賦三絕句》詩詞原文及賞析
七度江南自作年,去年初喜奉椒盤。
冬來誤入文昌省,連日齋居未許還。
今歲初辛日正三,明朝春氣漸東南。
還家強作銀幡會,雪底蒿芹欲滿籃。
北客南來歲欲除,燈山火急萬人扶。
〈燈山例以北使見日立。
欲觀翠輦巡遊盛,深怯南宮鎖鑰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