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韶華如電。空回首、又來一遍。販骨輪迴,千生萬死,只管改頭換面。要得免、捉住清風,把虛空、打破一片。不誦南華經卷。也不要、葛籐相伴。截斷中流,剔開心眼。射透玉樓金殿。莫回轉。一志無移,看
江南有古客,布衣狂而愚。
區區許何為?竊比莘野夫。
養素體良貴,順適無覬覦。
宵旰覿黎民,戢戢愁釜魚。
去古歲已邁,視今時已虛。
豈無聖賢心?坐看爾輩痛。
方來上下交,一以利所趨。
開心論道義,眾口尋胡盧。
斷斷君子行,蕩蕩成疏迂。
尚志何棲棲,忍為塵土污?簞瓢陋巷中,其樂頗自如。
不慮貧賤苦,且喜父母俱。
寒至十月交,雨雪已載塗。
念彼遠戍卒,羨此山澤。
雖無五鼎味,那有三族誅?吁嗟路旁人,何如賦歸歟?
個人人,常守鋪。甕裡合頭,鐵索纏縛祝怎識從來光耀處。元是神仙,何不開心悟。覓清涼,搜穩步。若要飄蓬,除是風狂做。也肯依憑雲水去。佔得清閒,走入逍遙路。
開心暖胃。最愛門冬水。欲識味中猶有味。記取東坡詩意。笑看玉筍雙傳。還思此老親煎。歸去北窗高臥,清風不用論錢。
平生慕英游,望公真山鬥。
一見開心誠,已落諸人後。
龍門豈甄擇,大小俱容受。
聯轡尋勝踐,春風倚尊酒。
惟公對江梅,端若同志友。
玉色洗塵沙,幽姿出藜莠。
命客花下坐,相與沃醇酎。
非公無此客,譬諸草木臭。
向晚入深巷,蒼根倚甕牖。
始知水西頭,臥梅勝臥柳。
有客三歎息,此樹警老醜。
一笑客誠癡,萬法要經久。
奇卉如尤物,過眼不必有。
惠我終日香,重來香在否。
但從此理悟,那復長搔首。
念公捧召節,修名當不朽。
艤舟未忍去,拓尋訪林藪。
中心甚虛明,外慕厭紛糾。
杖屨循古岸,細話猶開誘。
再拜誦公詩,一洗芻豢口。
浩浩春波朝復暮。悠悠倦客傷歧路。渾似故溪煙又雨。瀟灑處。一樽溪友開心素。忘卻閒身須急度。夕陽慣聽漁歌舉。只欠浦花三四樹。閒中趣。春風何待鱸魚去。
杜公文史不讀律,平反世稱徐有功。
官為列卿位亦顯,皋陶事與禮樂同。
書生骫骳笑法令,絃歌不媿陵陂中。
眾賢和豫治乃舉,但願主聖朝廷公。
白頭典校漢天祿,未煩載酒如揚雄。
自言臣老應報國,五馬便去如飛鴻。
京東耳聞事可數,似說振貸倉儲空。
裕民誠患力不足,措國豈與民俱窮。
才難所要遇事了,仁厚未免無能蒙。
囊中餐玉百未試,干越在匣光生虹。
卻嗟鈆槧坐棄日,伊我何補羞兒童。
力能如虎安敢爾,鬢毛幸未成老翁。
亦思一郡效尺寸,官卑未許伸喉嚨。
飽知世事秪坐嘯,又看馬鬣吹西風。
平生放意在雲水,落身塵土禽閉籠。
經時無酒對佳客,借與歌舞開心胸。
公行媌曼載雙舸,誰與客勸琉璃鐘。
過魯必謁岱,入洛須望嵩。
嗟余夜半入彭蠡,月黑不見香爐峰。
明登望湖亭,雨氣何空濛。
山僧指點笑五老,正在煙雲中。
今朝躡層梯,高標揭晴空。
匡廬遠出百里外,紫翠映帶春霞紅。
雖雲彷彿見顏色,已覺浩盪開心胸。
在山看青山,佳處未盡逢。
不如迥立萬仞表,一日覽盡千玲瓏。
何當生羽翰,兩腋乘天風。
不論雨雪與晴霽,迴翔下上飽玩八面青芙蓉。
高柄《醉歌行鄭二廣文西齋宴集(分得「一」字)》詩詞原文及賞析
吾愛鄭夫子,妙年振英聲。
讀書不肯死章句,笑殺當時魯兩生。
男兒何事空飢餓,角巾嘯起東山臥。
三奏《陽春》和者稀,立談古人獨知我。
知我家無二頃田,幾翻相見客中憐。
開心寫意不足惜,千金散盡還依然。
廣文高館歸來好,撾鼓談經日應早。
堂下諸生揖鄭虔,門前食客謁平原。
傾家祿米三百斗,一歲只供沽酒錢。
西齋為余造瑤席,滿堂儘是青雲客。
綺席金盤蘇合香,銀瓶綠酒玻璃色。
昨夜東風天際來,桃花笑人歷亂開。
春光如此得幾日,毋多酌我何為哉?山公不解倒騎馬,習
池春水空莓苔。
我歌白雲興偏逸,君起揮毫誇第一。
空名何用掛百年,劇飲唯須醉千日。
鄭夫子,聽我歌。
與君更進酒,但使朱顏酡。
君不見陌頭楊柳色青青,飛花昨日吹滿城。
又不見樂游原上咸陽道,漢闕秦陵幾回好。
昔時歌吹激浮雲,今日殘陽映衰草。
不用悲歌空斷腸,請君勸客勿停觴。
古來唯有留賓驛,到處逢人說鄭莊。
寂淡忘機,恬然養拙。些兒妙處人難別。冥冥杳杳滌神珠,昏昏默默開心月。萬劫雲收,一天朗徹。清明淨體如冰雪。不增不減顯圓成,惺惺
有美一人來自東,與兒洵約西遊同。
謂聞古越多勝跡,庶可洗眼開心胸。
窆石亭空思禹跡,飛翼樓高憶蠡功。
過司馬寓第,如見涑水叟。
入稽山書院,如見晦庵翁。
東山則想謝太傅之雅量,上虞則感李參伯之孤忠。
讀范老堂記則懷憩堂於出守,問祈國裡曲則想持帽於方童。
偉哉聖賢所森布,關乎名教無終窮。
彼柯亭之煙竹,蘭亭之觴水,
剡溪之雪舟,邪溪之樵風。
雖非本色□慕羨,然亦餘興相迎逢。
盍陪簦笠風雨外,固異萍梗江湖中。
八十一歲汝我懼,二百里近我汝容。
目而送之豈漫往,歸以復我將誰從。
滔滔世變猶古道,修竹可竹兩人龍。
一寸丹心碎煉摩。揮開智海息風波。林下樂投甘養素,中和。放開心月照娑婆。澄淨內全三聚戒,安閒身富六波羅。隱顯神遊渾飄逸,無何。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稿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當時搜取極心力,模本一一攽群公。
惟此真跡最奇絕,蕭梁開皇有遺蹤。
親御奎文賜元嘉,龍蟠鳳翥何其工。
辯才所取秘昭陵,此本一洗凡馬空。
崔家兄弟列清要,誨子況復稱龜龍。
圖書四部資校讎,當時尚有貞觀風。
自雲此為最善本,冰御臣液題甚恭。
李王深得撥鐙法,筆力絕勁雄江東。
右軍以來皆妙筆,名勝異代如相從。
病余扶憊行掃松,李君攜來為發蒙。
平生多看舊墨本,一見使我開心胸。
摩挲歎息不自己,至寶盍入明光宮。
隱居懷寶正不惡,異氣或能牛斗沖。
,叩門有客勿傾倒,
恐有御史來乘驄。
掌法遵條常謹守,饒人蘊德尤先。孝心自許合神天。長長能後已,永永瞻家緣。便是修行真寶路,正端無黨無偏。放開心月照金蓮。馨香沖碧漢,堪獻大羅仙。
上天容許清貧漢。隨處香風散。萬禍千災真不亂。寧心行教,普開心月,了悟回光看。太清宮下重遊玩。萬事俱無絆。仰答皇恩酬本願。逍遙回步,密州安化,復隱元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