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湮塞焦桐已,羅旅文房尚奢侈侈。
古風雅志莫養成,從此詞章墮雕靡。
仙巖名士獨不然,家有琴硯皆世傳。
熨焦蛇斷互左右,俾受彈弄供磨研。
耳根筆澤千載意,字□挽回淳樸味。
乃知舊物是答蹄,薰染皇墳歸蠶紙。
百篇因之奏帝傍,帝賁文美承恩光。
歸來築堂標古雅,家學始末示不忘。
邇來相傳貴不玉,或侈金屏誇繡縟。
心遊目視溺豪結,繼發一言流近俗。
嗟余僻好惟古文,敬此堂名如敬君。
何時登堂相撫玩,古雅之意與君分。
玄風變太古。
道喪無時還。
擾擾季葉人。
雞鳴趨四關。
但識金馬門。
誰知蓬萊山。
白首死羅綺。
笑歌無時閒。
綠酒哂丹液。
青娥凋素顏。
(上二句一作
萋萋千金骨。
風塵凋素顏。)
大儒揮金椎。
琢之詩禮間。
蒼蒼三株樹。
冥目焉能攀。
西接長城東屬海,柳條結邊畫內外,
不關阨塞守藩籬,更匪舂築勞民憊。
取之不盡山木多,植援因以限人過,
盛京吉林各分界,蒙古執役嚴誰何。
譬之文囿七十里,圍場豈止逾倍蓰,
周防節制存古風,結繩示禁斯足矣。
我來策馬循邊東,高可逾越疏可通,
麋鹿來往外時獲,其設還與不設同。
意存制具細何有,前人之法後人守,
金湯鞏固萬年清,詎系區區此樹柳。
韓元吉《方務德元夕不張燈留飲賞梅務觀索賦古風》詩詞原文及賞析
昨日風雨今日晴,綠水橋南春水生。
使君元夕罷高宴,亭午邀客花間行。
危亭直上花幾許,水仙夾徑梅縱橫。
不須沈水薰畫戟,簾幕自有香風清。
門前紛紛烏鵠亂。隱幾坐愛寒江明。
憶昨淮南戎馬動,豈謂景物還新正。
遺民歸公十萬口,鼙鼓日日嚴刀兵。
眼看指麾盡摩撫。閭裡愁歎成歡聲。
酬功端合侍玉輦,安得坐嘯江干城。
景龍燈火公尚記,耆舊出語兒童驚。
我來兩月濫賓客,況有別駕能詩名。
相從一笑說萬事,重費美酒勤杯觶
東風搖蕩入煙柳,歌管錯雜催離情。
詔書徵拜那可後,為公前馬遙相迎。
章甫《元用見過誦詩劇談因成古風以成戲惱兼簡若晦》詩詞原文及賞析
有口只可飲醇酒,世事令人三日嘔。
有耳只可對詩翁,俗語令人三日聾。
平生嗜酒耽佳句,此外自知無用處。
東風吹我墮江邊,歲晚知音罕相遇。
誅茅蓋頭無少閒,數日不到諸君間。
塵土瞇眼鬚鬢斑,誰賦淮南大小山。
怪底晴簷靈鵲噪,籃輿相尋談絕倒。
恨君無乃酒量窄,愛君豈獨詩格老。
開尊喚客知何時,坐上可無俞與直。
更長不怕杯行遲,願見春風楊柳枝。
天子坐法宮,詔書下江東。懿此嘉遁士,蒲車赴丘中。
褐衣入承明,樸略多古風。直道侍太子,昌言沃宸聰。
巖居四十年,心與鷗鳥同。一朝受恩澤,自說如池龍。
乞骸歸故山,累疏明深衷。大君不奪志,命錫忽以崇。
旭旦出國門,輕裝若秋蓬。家依白雲嶠,手植丹桂叢。
竹齋引寒泉,霞月相玲瓏。曠然解赤綬,去逐冥冥鴻。
吾慕嚴子陵,躬耕寄事外。
弗聽有道舉,安得從郭泰。
恥因粟五斗,陶令腰束帶。
三賢甘寂寞,舉世惜機會。
是心本通明,忍把客塵蓋。
洗耳穎陽水,要使聞清籟。
紛紛難與言,簡篇猶可賴。
隸書滿紙籀文廢,字法破碎失本根。
中間陽冰入篆室,下筆日與丞相親。
點畫各得萬物體,科蚪筋骨千載新。
泉銘學語童子知,大歷幾字名忽振。
足知古人自負恃,碑峴巨石垂千春。
篆字堆積天下宇,晚得紙本如希珍。
鋪舒牆壁動人眼,直木曲鐵若可捫。
人為黃土久寂寞,略不訛缺才鱗皴。
我疑山鬼恐漫滅,往往鐫鑿施斧斤。
公來醉吟江山國,得之愛歎何慇勤。
刻詞猶恨紀不足,句句與古風雅鄰。
一旦紙貴文字市,粥詩賈篆聲云云。
蘇梅鸞鳳相上下,鄙語燕雀何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