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有志在山水,得紱此邦非偶爾。
行行白鹿書院來,小輿竹逕松陰裡。
輕雷急鼓山前聞,飛梁截截水下噴。
有如蛟龍卷滄海,怒氣直欲山前吞。
勸客倚欄同把盞,低頭千夫眩雙眼。
自非建始決金堤,端是晉陽徹三板。
手摩題石苔蘚斑,駐看未飽不忍還。
誰能挽之出廬山,一洗塵俗清人間。
黃鶴樓前,胭脂山上。敲門有客來相訪。自言閱遍世間人,要觀塵俗酸寒狀。關塞冰霜,江湖風浪。歸來幸得身無恙。君言雖應我方慚,山中
翠虯夭矯拿蒼玉。飛來到、吾廬溪灣山麓。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北池之畔西牆曲,與主人、呼青吸綠。恨我,無天寒翠袖,共倚修竹。每遇飛雪蕭蕭,更驚風槭槭,清標可掬。更與月同來,無半點塵俗。冬有寒梅閒相伴,春亦有、幽蘭相逐。香足。才露下霜飛,又有秋菊。
榕溪有隱者,幽事在溪曲。
治地可十畝,方整如弈局。
始行入荊扉,漸進至茅屋。
樹之百盆蘭,繚以萬竿竹。
解衣憩繁陰,擁鼻參微馥。
主人聞客來,引避若駭鹿。
卻詢守舍兒,雲已出賣墨,
壁間見其像,條褐巾一幅。
安知非回仙,寄跡混塵俗。
矢詩慕高風,君歸儻肯讀。
化工難回天地春,下遣第一天仙人。
前驅飛雪助幽絕,千里隔盡埃與塵。
何心百卉擅獨秀,寒入萬物無精神。
綽約肌膚瑩香玉,借與東皇立花國。
開破天地發生心,引出世問凡草木。
品流不數廣寒宮,為嫌月姊長孀獨。
波上輕雲掌上身,有來比肩皆塵俗。
須知尤物到絕言,從昔華詞吟不足。
溪回路轉一枝斜,可惜天寒倚修竹。
窮塗遊子歲華晚,腸斷夜投山館宿。
古今幽怨不盡情,更入淒涼笛中曲。
荒山偶賦梅花詩,佇立花前香在衣。
傷心不忍別紅紫,付與曉風零亂飛。
離塵俗,便點檢林泉雅趣。竹杖芒鞋青箬笠,泛煙波、綠蓑柔櫓。月夜江天無盡樂,品短笛、瀟湘蓼渚。此消息,千金不賣,好對漁樵分付。歸去。對晚翠風生小浦。勘破南華龜曳尾,儘教他衣冠豺虎。野水添杯誰似我,醉臥白雲深處。任秋月春花,暗換桑田,明催今古。
府邸開平台,松軒轉萋綠。
四術多朱光,閒房靜相屬。
余業倏朝依,子懷喜夕篤。
深居若無人,閱暑不知酷。
晚葵敷余霞,新蓮摘青玉。
風清客襟開,月來琴柱促。
寂寂方丈間,超然出塵俗。
長令形跡忘,奚用事溪谷。
張君住近西山麓,窗幾虛明遠塵俗。
懸崖絕壁堆瓊瑤,疊嶂重巒隱青綠。
乾坤蕩蕩無痕瑕,世上兒子何繁華。
清高或作袁老夢,標緻不取陶家茶。
千高望遠忘世慮,寫字讀書皆有趣。
歲寒若與我為鄰,與爾種梅千百樹,坐令此處春無樓。
自我初涉浮丘峰,十年往還如夢中。
向來門舊半白髮,只有山色當時同。
青橙叢邊數間屋,夜夜白雲簷下宿。
道人心境雲共閒,嘯傲雲林謝塵俗。
橋頭野客行遲遲,歸來似有東林期。
一聲清磬萬山暝,知是上方禪定時。
吳芾《和陶讀山海經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詩詞原文及賞析
我自歸林下,亦復與世疏。
賴有善知識,時能過吾廬。
伴我說道話,我愛讀佛書。
師為巖上去,我亦為膏車。
便欲殿我缽,隨師同飯蔬。
脫此塵俗累,長與岩石俱。
此巖固高矣,卓出山海圖。
但比吾師高,還恐巖不如。
風鬟霧鬢。便覺蓬萊三島近。水秀山明。縹緲仙姿畫不成。廣寒丹桂。豈是夭桃塵俗世。只恐乘風。飛上瓊樓玉宇中。
衣冠濟濟友若昆,詩書纚纚子若孫。
容有玉立人照門,得無玉立物照軒。
軒外清涼別乾坤,一點塵俗不得干。
其間蓋有此君存,此君根性抱歲寒。
初交可作久要看,主人對之忘朝昏。
茶鼎煙中爐薰燔,酒尊陰裡書帙翻。
坐探物初窮道原,中有所得不自尊。
與此君結終身歡,莫逆之意寓不言。
行藏相約無背轅,數猶未偶姑屈蟠。
峻節孤標老丘園,天假其時忽騰掀,
鳳鳴龍化骸聽觀。功成來受聲利吞,
白雲深處同歸根。
我住湖山歲月賒,年年長醉海棠花。
憶昨君來花未放,卻言花放定相過。
亦欲花間同一醉,肯教垂老負陽和。
東風始動花始蕊,君已翩然到我家。
意君為花必少駐,那知事復成參差。
眼底垂絲先弄影,一時浮艷亦堪誇。
豈若神仙真態度,紅妝翠袖肩相摩。
躊躇花下不忍別,回頭彼此奈愁何。
匆匆直向剡溪去,急為饑民救札瘥。
萬人既欲全性命,賞心樂事自應那。
待得明春來修好,因循又恐成蹉跎。
世間萬事無不爾,不用逢春苦歎嗟。
如君年年走塵俗,深疑天不付芳華。
何似相隨林下住,共將爛醉為生涯。
不但有花供笑語,還應有句助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