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皇祖烈,大宋啟鴻名。駿命屬炎靈。閟宮厚德太陰精。重華誕聖明。軒台百世護基卮。龍駕在清冥。漢家原廟崇新飾,鼎業永安寧。
袁曹官渡爭雌雄,荊州僑寄大耳翁。
涕流髀肉消不盡,試與元直游隆中。
隆中自有躬耕者,布衣抱膝茅簷下。
從容一曲梁甫吟,不覺將軍三枉駕。
室中屏人絢數語,跨荊包益成鼎峙。
南陽陌上龍出雲,永安宮中魚得水。
古今成敗真郵傳,英傑千年不一見。
識拔端由品藻公,位置無嫌草茅賦。
山中謝客江煙昏,誰摧行捲到柴門。
手披康樂草廬賦,知是蘭庭佳子孫。
春塘柳禽成昨夢,炎與相業更誰論。
洞庭三江風浪奔,鯨魚出沒相吐吞。
何為四方歸來些,山堂鶴怨能移文。
一志投玄絕利名。二無塵事氣神清。三光攢聚永安寧。四序不分真造化,五般霞彩結成形。六銖衣掛鶴來迎。
許昌門外驅霆靂,玉筋驚拋夜無跡。
五花驕馬雲作蹄,飛渡檀溪人未識。
大隄八月陰風起,葉落花黃心欲死。
山枯石裂見蒼龍,三十六鱗才赴水。
逢逢搥鼓上瞿塘,老瞞落筆三川忙。
蓬萊一夜兩鰲死,血殷海水天無光。
金戈鐵馬宮前道,龍旗未卷君王老。
當時玉座醉春桃,今日銅駝泣秋草。
從來兩髀彫鞍側,不為兒童營玉食。
生將一死答將軍,死用一生酬相國。
喬家小郎名賞音,玉房花貌空沉吟。
吳娃解掩夫羞面,難擊劉郎一寸心。
大將軍,將天討,出南征。
文如阿閣鳳,武如牧野鷹。
兵行司馬法,漕轉屯田叮
鹿山放麑萬眾泣,虎穴撒千人驚。
東屯西屯露書布,南奚北奚壺漿迎。
蠻奴授首,鱉子獻城,三危送款,孤竹輸平。
藍之山,截海斷;峽之水,吞湘漢。
大將軍,持廟算,直向刑塘築京觀。
嗟嗟小蠻觸,尚爾爭雌雄。
將軍大勢破竹下,拾土補地裂中國。
長城無再壞,崑崙天柱無再折。
盤石永安,金甌罔缺。
我頌摩崖千丈碑,大字如斗光奪目。
註:■——左「虎」右「兔」
士生有輕重,初非他人為。
視身真千鈞,所壓無不摧。
群偷讓弊漢,喘走恐後時。
隆中賢少年,長嘯弄鋤犁。
白頭左將軍,斂衽喜得時。
狠石挈紫髯,老瞞受鞭笞。
艱難永安詔,委國忘其兒。
心知龍鸞人,不顧鴟鴉資。
使無三顧重,一飽起相疑。
一不輕師慢法,二誦清淨仙經。三存真氣養神靈。四把塵勞拂荊五斷無明業火,六除俗裡人情。七擒猿馬永安寧。八味瓊漿得飲。
一個本來容,妙手應難荊風貌清嚴神彩英,無意馬。永永安閒也。浮利與浮名,心上何曾掛。黃鶴洞中仙子成,乘雲馬。出入常遊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