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之北青海頭,草木搖落風颼颼。
平原一望渺無際,獵騎四踏黃雲秋。
戎王小年面如玉,彷彿當時李存勖。
錦袍白馬彎雕弧,一箭直應倒蒼鹿。
蒼鹿卻走青羊奔,沙磧霜中余血痕。
相隨兩兩奉驅策,氈裘辮發皆羌渾。
一犬騰身逐驚兔,後騎韝鷹笑相顧。
大家賈勇各忘疲,倒載爭多不知莫。
健兒獨往先著鞭,自期百發無虛弦。
何物霜蹄忽星迸,脫手落地仍欣然。
幾輛氈車駐山口,應待歸來勸胡酒。
共愬熊掌炙駝峰,《敕勒歌》長出林藪。
歌長晝短樂未央,皂旗閃爍天蒼涼。
明朝移帳定何所,擇地還開新獵常
方今聖人居大寶,烽燧無煙罷天討。
胡雛長作畫中看,莫近飛狐塞垣道。
章生畫中師,神秀蟠心胸。
兒時學山水,近復能魚龍。
拂素欲畫時,默吮南山松。
斯須景與物,以次生筆鋒。
畫出巧安排,咫尺千萬重。
陰晴弄明晦,近遠分淡濃。
雪月清瘦嶼,煙雨朦朧峰。
有時作江湖,萬派俱朝宗。
雲濤洶澎湃,雪屋驚奔沖。
風平坦如掌,皺縠浮溶溶。
因水魚更巧,回翻態從容。
翻荷猛跳珠,聚藻相噞喁。
中有化龍鯉,靜伺機便逢。
天門露頭角,滃滃祥雲從。
看君此四畫,眾史特奴傭。
當知各有意,不特誇纖濃。
丈夫抱膝時,清樂山水供。
觀魚或濠上,笑倚臨流筇。
一朝蛻鱗鬣,屣脫塵泥蹤。
甘霖澤四海,霓望慰九農。
玉堂清署春風前,焚香看畫皆神仙。
畫中風物得真意,峰巒隱約披雲煙。
大山如龍欲飛去,小山盤盤如虎踞。
奔流一道破山來,散作濤聲滿江樹。
遠村微茫三兩家,古渡無人橫斷槎。
近村茅屋蔭榆柳,門前沃土饒桑麻。
別有高亭向洲渚,斜日滿簾水禽語。
滄波浩浩欲吞天,蜃氣昏昏欲成雨。
初疑匡廬山下落星灣,又似洞庭湖上之君山。
瓊宮貝闕倚霄漢,無乃蓬萊方丈非人間。
我生慣識山中樂,隨意雲樓與山閣。
故鄉一別今十年,石洞梅花幾開落。
臨圖忽憶舊遊蹤,便欲沿溪上丘壑。
此身留滯未應歸,回首江天雲漠漠。
大髯袖中有廬岳,嵐氣噴人寒色保
出贈生綃一幅圖,雲是小髯之所作。
我嘗游君伯仲間,仲今已矣空見山。
畫中無限磐礡意,使我坐見愁滿顏。
重崖復澗迷樵路,杳杳煙蘿晝如暮。
溪閣風生醉客眠,野橋月出歸僧度。
櫪林蒙密楓林高,深處似有猩鼯號。
滿空雲凍動秋思,飛泉落日何蕭騷。
揮毫若此難再得,白鶴何時返鄉國。
良工自古多苦心,留賞人間賴遺墨。
南宮北苑皆已仙,此圖與之當並傳。
坐嗟存歿意難報,作歌愧匪瓊瑤篇。
睢陽畫癖不可醫,睢陽作畫真畫師。
豈惟長絹善揮灑,只此短紙誰能為。
野曠天寒氣蕭爽,人坐茅亭絕塵想。
階前舊雨客不來,天末晴雲心獨往。
青山滴滴青於苔,平地忽見芙蓉開。
秋聲似向耳邊起,石上喬松若個栽。
意長要在無多筆,余墨淋漓綴唐律。
詩中有畫畫中詩,百年再見王摩詰。
雨抹晴妝,修眉鏡清,寸碧翠濃。對蒹葭盡處,叢叢煙樹,池塘側畔,面面芙蓉。千百棲烏,兩三過雁,時有婆娑一笛風。斜陽裡,更青簾半卷,在小橋東。佳人何日重逢。問還肯扁舟載酒從。笑平生勁概,寸心如鐵,中年老態,兩鬢成蓬。荷鍤栽蔬,腰鐮刈稻,且寄西郊圖畫中。空回首,望五湖鷗鷺,心事容容。
雲淡秋空。一江流水,煙雨濛濛。岸轉溪回,野平山遠,幾點征鴻。行人獨倚孤篷。算此景、如圖畫中。莫問功名,且尋詩酒,一棹西風。
五月秘府始暴書,一日江君來約予。
世間難有古畫筆,可往共觀臨石渠。
我時跨馬冒熱去,開廚發匣鳴鑰魚。
羲獻墨跡十一卷,水玉作軸光疏疏。
最奇小楷樂毅論,永和題尾付官奴。
又看四本絕品畫,戴嵩吳牛望青蕪。
李成寒林樹半枯,黃荃工妙白兔圖。
不知名姓貌人物,二公對弈旁觀俱。
黃金錯鏤為投壺,粉障復畫一病夫。
後有女子執巾裾,床前紅毯平圍爐。
床上二姝展氍毹,繞床屏風山有無。
畫中見畫三重鋪,此幅巧甚意思殊。
孰真孰假丹青模,世事若此還可吁。
小樓重。下簾櫳。萬點芳心綠間紅。鞦韆圖畫中。草茸茸。柳鬆鬆。細卷玻璃水面風。春寒依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