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楞嚴的詩詞名句,關於楞嚴的詩句大全,描寫楞嚴的詩集古詩

詩辭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中秋

紫柏大師《楞嚴廢寺》詩詞原文及賞析

萬花叢裡畫樓新,玉女憑欄天上春。

明月一輪簾外冷,夜深曾照坐禪人。

嘉興楞嚴寺為長水疏經處,後為吳尚書園亭。

師矢心恢復,為詩吊之。

後二十餘年,寺遂復故。

裘萬頃《再用韻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厭趨朝市元無夢,慣處山林似有情。

圓覺楞嚴俱不解,維摩會下一書生。

蘇轍《春深三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郊原紅綠變青陰,閉戶不知春已深。

稍喜荒畦添野薺,坐看新竹補疏林。

簾中飛絮縈殘夢,窗外啼鶯伴獨吟。

欲聽楞嚴終懶出,道人知我祖無心。

宋祁《贈楞嚴舒上人》詩詞原文及賞析

丈室錦城隈,庭閒地遍苔。

飯從香積取,花續少林開。

講晝經殘葉,禪宵燭委煤。

無嫌一時學,要是暮雲才。

唐順之《題龍池庵(相傳伏虎禪僧開山處,山頂有龍井》詩詞原文及賞析

遠遊為訪白雲巖,轉盡孤峰路更南。

龍見小身時出井,虎馴大士舊開庵。

禪心客思俱潭水,古佛寒松共石龕。

坐對老僧無一事,夜深相與說《楞嚴》。

劉過《題自然足軒》詩詞原文及賞析

秋光萬斛潑疏簾,瘦玉蕭蕭拂畫簷。

鵲尾爐中香篆冷,矮窗袖手對楞嚴

釋祖先《示楞嚴座王》詩詞原文及賞析

見猶離見非真見,還盡八還無可還。

木落霜天山骨露,不知誰識老瞿曇。

張耒《夜》詩詞原文及賞析

木落風高砧杵傷,孤城更漏入秋長。

寒生疏牖人無夢,月過中庭樹有霜。

報落梧桐猶隕葉,知時蟋蟀解親床。

年年多病渾無寐,靜對楞嚴一炷香。

秦觀《次韻王仲至侍郎》詩詞原文及賞析

螭口清漪下玉欄,隔花時聽鳥關關。

酒行寒食清明際,人在蓬壼閬苑間。

天近省闈卿月麗,春偏戚里將星閒。

忽思歸去焚香坐,靜取楞嚴看入還。

釋寶曇《用前韻寄吳知府》詩詞原文及賞析

知有堂堂在故山,忘機未許白鷗閒。

洗心羲易窺三聖,盥手楞嚴辯八還。

剩著林花供笑粲,喚回春夢付綿蠻。

聞公已是詩成集,一字千金豈易刪。

蔡卞《楞嚴經偈》詩詞原文及賞析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初心人三昧,遲速不同倫。

色想結成塵,精子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恆一,去何獲圓通。

觸以所角明,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雲何獲圓通。

法稱為內塵,憑塵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雲何獲圓通。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支何獲圓通。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雲何獲圓通。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雲何獲圓通。

身與所觸同,如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雲何獲圓通。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說,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話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話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漢有入,雲何獲圓通。

鼻息本權機,只令攝心祝

住成心所住,雲何獲圓通。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雲何獲圓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雲何獲圓通。

神通本宿因,何關性分別。

念緣非離物,雲何獲圓通。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雲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雲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雲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雲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為。

非初心方便,雲何獲圓通。

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

對非無上覺,雲何獲圓通。

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

無覺異菩提,雲何獲圓通。

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祝

存心乃虛妄,雲何獲圓通。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

因果今殊感,雲何獲圓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於恆沙動中,入微塵佛國。

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甯,出世獲常祝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

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

五根所水齊,是則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

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

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

佛母真三昧,汝聞微塵佛。

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

畜聞成過誤,將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聞非自然生。

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

能脫欲誰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聞復翳根除。

塵消覺圓淨,淨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塵登如在夢。

誰能留汝形,如切巧幻師。

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

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

諸幻成無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

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

余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

反□□自性,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

一路涅盤門,過去諸如來。

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

今各人圓明,未來修學人。

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登。

非唯觀世音,誠如佛世尊。

訋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盤心。

觀世音□□,自余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捨塵勞。

非是長修學,淺深同說法。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

原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

及末劫沈淪,但心引根修。

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釋宗杲《偈頌十四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佛之一字尚不喜,有何生死可相關。

當機覿面難回互,說甚楞嚴義入還。

殷邁《牛首山閱楞嚴夜坐》詩詞原文及賞析

一軸《楞嚴》閱未終,四山風靜暮林空。

忽逢華屋身能入,自得神珠道不窮。

樹影欲迷雲度處,經聲遙聽月明中。

共傳鹿鳥春深後,猶向煙蘿禮法融。

洪咨夔《讀楞嚴》詩詞原文及賞析

人人有路證無還,一念才差隔萬山。

識得吾儒無妄卦,筏城長語盡須刪。

王安石《再次前韻》詩詞原文及賞析

秋燈一點映籠紗,好讀楞嚴莫念家。

能了諸緣如夢事,世間唯有妙蓮花。

劉翼《題心游樓》詩詞原文及賞析

一自浮光抵玉融,東林山曲世為農。

前場歲計禾麻麥,後圃年深竹荔松。

博我多聞千載史,喚人深省五更鐘。

不消更會楞嚴語,面面披雲挹曉峰。

章甫《春晚寺居即事》詩詞原文及賞析

晚晴鳥雀喜窺簷,客舍余寒怕捲簾。

多病新來知本草,安心老去讀楞嚴

發稀帽側頭慵櫛,火冷香消手自添。

百念不生惟飽飯,春山蔬筍十分甜。

釋正覺《恭鑒二禪人干浴鑊求頌》詩詞原文及賞析

大冶鎔金入范看,不嫌口闊肚皮寬。

得來妙觸通身眼,淨放光明赤肉團。

衲子落成俱受賜,檀那相助許投干。

底心試問楞嚴友,道契圓通只個般。

蘇軾《次韻子由浴罷》詩詞原文及賞析

理發千梳淨,風晞勝湯沐。

閉息萬竅通,霧散名干裕

頹然語默喪,靜見天地復。

時令具薪水,漫欲濯腰腹。

陶匠不可求,盆斛何由足。

海南無浴器,故常幹浴而已。

老雞臥糞土,振羽雙瞑目。

倦馬展風沙,奮鬣一噴玉。

垢淨各殊性,快愜聊自沃。

雲母透蜀紗,琉璃瑩蘄竹。

稍能夢中覺,漸使生處熟。

楞嚴》在床頭,妙偈時仰讀。

返流歸照性,獨立遺所矚。

未知仰山禪,已就季主卜。

安心會自得,助長毋相督。

譚嗣同《似曾詩》詩詞原文及賞析

同住蓮花證四禪,空然一笑是橫闐。

惟紅法雨偶生色,被黑罡風吹墮天。

大患有身無相定,小言破道遣愁篇。

年來嚼蠟成滋味,闌入楞嚴十種仙。

相關詩集大全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