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湯湯,山容林林。
公行於亭,鼓瑟鼓琴。
山禽聒聒,溪石崒崒。
公休於亭,左經右律。
山有佳木,侯薪侯蒸。
尋尺之木,廈屋之楹。
卑彼容苀舠,蒸徒以顧。
屹爾中流,恢我王度。
公無戀斯,民無去思。
百里之{門裡加豈},千里之畿。
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游也。山餚野蔌,酒冽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嘩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朝衫沖曉塵,歸帽障夕陽。
日月馬上過,詩書篋中藏。
心疑長安人,一一如我忙。
城西有佳友,延我步閒坊。
入門見主人,謝客無簪裳。
蒲團烏皮幾,密室留妙香。
門前佳木陰,堂後羅眾芳。
飯客炊雕胡,旨酒來上方。
盈盈雙鬟女,身小未及床。
執板歌一聲,賓主無留觴。
嗽井消午醉,掃花坐晚涼。
主翁塵外人,三十辭明光。
閉門自灌園,種花見老蒼。
有才不試事,歸臥野僧房。
知君非徒然,顧我不能量。
始知同一國,喧靜自相忘。
眾綠結夏帷,老紅駐春妝。
何惜君馬蹄,坐令風雨狂。
小圃傍城郭,閉門芝術香。
名隨市人隱,德與佳木長。
元化善養性,倉公多禁方。
所活不可數,相逢旋相忘。
但喜賓客來,置酒花滿堂。
我欲東南去,再觀雙檜蒼。
山茶想出屋,湖橘應過牆。
木老德亦熟,吾言豈荒唐。
隴山有佳木,采之以為船。
隆隆若浮屋,軒窗開兩偏。
粉壁團扇潔,繡柱水龍蟠。
中設棐木幾,書史列其間。
茶鐺與酒臼,一一皆精妍。
歌童四五人,鼓吹一部全。
囊中何所有,絲串十萬錢。
已饒清美酒,更辦四時鮮。
攜我同心友,發自沙市邊。
遇山躡芳屐,逢花開綺筵。
廣陵玩瓊花,中泠吸清泉。
洞庭七十二,處處盡追攀。
興盡方移去,否則復留連。
無日不歡宴,如此卒餘年。¤
處士王復,家於錢塘,為人多技能而醫尤精,期於活人而已,不志於利。
築室候潮門外,治園圃,作亭榭,以與賢士大夫游,惟恐不及,然終無所求。
人徒知其接花藝果之勤,而不知其所種者德也,乃以名其亭,而作詩以遺之。
小圃傍城郭,閉門芝香。
名隨市人隱,德與佳木長。
元化善養性,倉公多禁方。
所活不可數,相逢旋相忘。
但喜賓客來,置酒花滿堂。
我欲東南去,再觀雙檜蒼。
山茶想出屋,湖橘應過牆。
木老德亦熟,吾言豈荒唐。
山上有佳木,春風抽新萌。
勿從羊與斧,條葉隨敷榮。
山下有流泉,涓涓滴深清。
勿投泥與沙,支派任縱橫。
物爾人亦然,習與性俱成。
位可望賢聖,教乃始孩嬰。
五典敘千古,一編粹群英。
屬辭不厭巧,立義不厭精。
金玉二三子,源委諸老生。
寒燈讀未竟,眵眼開雙明。
惜哉書晚出,會使世盛行。
價知貴洛紙,報愧乏齊瓊。
小山為郡城,隨水能縈紆。亭亭最高處,今是西南隅。
杉大老猶在,蒼蒼數十株。垂陰滿城上,枝葉何扶疏。
乃知四海中,遺事誰謂無。及觀茅閣成,始覺形勝殊。
憑軒望熊湘,雲榭連蒼梧。天下正炎熱,此然冰雪俱。
客有在中坐,頌歌復何如。公欲舉遺材,如此佳木歟。
公方庇蒼生,又如斯閣乎。請達謠頌聲,願公且踟躕。
下馬步榛薈,弔古高陽門。
鳴蜩亂深樾,蔓草被頹垣。
席陰得佳木,解帶休我煩。
二年官儒館,始歎吏役喧。
學圃蹈孔戒,征利服軻言。
黽勉職事間,大懼失所存。
秋風熟梨棗,令人思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