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憶空山雨,因嗟短鬢霜。
幅巾終日仄,侍女古時妝。
烏臼殘林外,丹砂舊井旁。
不留禪月畫,只踞淨名床。
湖鏡秋容淡,雲莊曉露香。
汲泉須透脈,種果便成行。
使鶴過村店,攜孥上野航。
極知秦外叟,全似賀知章。
對佛稱居士,翻經悟法王。
自將詩檢校,猶與竹商量。
嗟我渾無賴,非公不作狂。
莫移松下石,老子要乘涼。
青口龍子為龍時,陽精洞丘谷。
神行物無礙,摧山如剖竹。
青口當其塗,長巒勢奔蹙。
砉若萬羽林,分行避黃屋。
祇今苔蘚壁,即是群山腹。
天空墮石罅,雷與斫雲足。
鬼斧一以劖,神鞭驅不續。
躑躅花其巔,聊舒游者目。
第五洩白蜺飲晴壑,一飲萬人鼓。
腥風噴涎沫,下有神龍府。
傾崖與回薄,獷石佐虓怒。
十里骨立山,洗濯無撮土。
遙源杳何處,落地名第五。
客來泉亦喜,舞作千溪雨。
赤腳立雨中,衣沾翳崖樹。
廿年成始至,重遊在何許。
憑君鐵錐書,一破蒼苔古。
白龍井招提萬山裡,門與蒼崖對。
嘗聞白龍井,窈出清溪外。
沿洄未覺遠,忽抵前山背。
半壁仙屋深,回峰洞門礙。
奇巒互傾仄,飛溜各形態。
崖松老將化,石筍看來大。
磐谷戴土耕,寒苗接流溉。
蹊幽生晚畏,逕轉添新愛。
已謂人境窮,驀與村翁會。
息肩支短策,洗足坐鳴瀨。
但見玄發垂,安能辨年輩。
因知雲霧間,神仙宛焉在。
第一洩宋景濂記云:「諸洩惟第四級不可至,或以絺圍腰
,系巨筏俯而瞰其取道,蓋從巔上下耳。
」僧言山下有細路,緣崖可上,則四洩皆可至也。
時方雨,險滑不可置足,褰裳從之。
從者多諫,罷歸寺。
詰朝,步上響鐵嶺,從山腰得斜徑,攀挽而行,臨其巔望
之,四瀑皆宛宛可見。
夫匡廬、雁蕩一級水耳,猶得名,況五洩耶!山雨無崇朝
,青苔助巖險。
四洩安可求,山僧只指點。
興來身命微,危磴幾欲犯。
童僕進苦規,同游亦譏貶。
慮深膽易懾,計阻心竟歉。
勝事忽若吞,清眠夢如魘。
辰餐動歸策,臨瞰勢已儼。
蘿葛疲攀緣,荊榛費誅斬。
跖石愁足跌,蹲泥任衣染。
下望五白龍,遙遙競騰閃。
紫閬一瀑懸百仞,五瀑方到地。
每緣嵐霧開,略想峰頭翠。
即此料泉源,應從白雲墜。
攀籐漸躋陟,屢息始能詣。
誰謂孤峭中,忽有桃源事。
雞犬散村落,竹木成位置。
連疇溪女桑,卓午樵人市。
向來五瀑布,平流若溝隧。
十里方下山,人家在天際。
玉京洞靈洞積陰晦,火烈不得揚。
一炬才照身,有似秋螢光。
神幽意多危,群客悄不狂。
相牽隧道窮,砑爾開堂皇。
石髓結還滴,蝙蝠鳴且翔。
布席通穴口,投身引其吭。
要當蛇蚓行,恐逼蛟龍藏。
勇夫三四人,老僧啟前行。
還言所歷殊,一一仙人房。
其下流清泉,其上安橋樑。
蹊嶺突高下,尻背時低昂。
火燭黯欲盡,窔奧安可量。
嘗聞長老說,有衲來何方。
折松為明燈,腰包裹餱糧。
持咒禁妖怪,表塗留秕糠。
猛志忽地險,深探遍靈鄉。
頂上搖櫓聲,依稀是錢塘。
與君凡境居,安知仙路長。
吳維岳《審錄江右李於麟謝茂秦集王元美宅相餞分得中》詩詞原文及賞析
宣恩充節使,設餞枉詞工。
漫秉當筵燭,初聞出塞鴻。
夜鍾山雨後,春漏苑花中。
別思朱弦急,雄譚綠蟻空。
放舟前路遠,戀闕此心同。
若是逢梅樹,傳書候曉風。
一聲羌管吹嗚咽。玉溪夜半梅翻雪。江月正茫茫。斷橋流水香。含章春欲暮。落日千山雨。一點著枝酸。吳姬先齒寒。
山雨不作泥,江雲薄為霧。晴飛半嶺鶴,風亂平沙樹。
明滅洲景微,隱見巖姿露。拘悶出門游,曠絕經目趣。
消中日伏枕,臥久塵及屨。豈無平肩輿,莫辨望鄉路。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顧。悠悠邊月破,鬱鬱流年度。
針灸阻朋曹,糠籺對童孺。一命須屈色,新知漸成故。
窮荒益自卑,飄泊欲誰訴。尪羸愁應接,俄頃恐違迕。
浮俗何萬端,幽人有獨步。龐公竟獨往,尚子終罕遇。
宿留洞庭秋,天寒瀟湘素。杖策可入舟,送此齒發暮。
平生愛明月,夜坐長忘眠。
每見冰輪上,兩足先跰躚。
清賞意未足,常恐雲油然。
老來有餘興,猶不減少年。
今歲值秋半,一醉擬流連。
無何山雨來,不見觚稜圓。
尚意閏余夕,百分棹觥船。
居然遂此願,使我喜欲顛。
引滿對清影,席地仍幕天。
豈知賢伯仲,亦愛此嬋娟。
與我嗜好同,清夜聳詩肩。
此景已買斷,初不用一錢。
況復有佳句,還與月爭妍。
愧我無好語,濫繼聯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