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王台邊春一空,但有雪飛楊柳風。
我從南陽解歸橐,重簾復幕坐學宮。
酒材苦責公釀薄,欲經醉鄉無路通。
奈何當此意緒惡,僚友決去如飛鴻。
朱侯官居鄴城下,不脫轡銜秣征馬。
綠槐陰陰門對街,唯我知君少閒暇。
新從天上拜書回,去效割雞宋之野。
宋城萬家有和氣,明府豈弟心傾寫。
愧君乞言極忠厚,安得瓊瑤贈盈把。
古來為縣有盛名,不過墾田歸桑柘。
欲蘇濁水頳尾魚,舞文吏胥無假借。
朝廷本意在治安,外論不然可驚唶。
豈如規摹跨三代,首聽官師困鰥寡。
簿書期會可半功,區別枉直教刑中。
杜光作刑至載割,及民無辜受笞罵。
權衡此心坐堂奧,草木遂生蟲蟻化。
朱侯明日君定行,行李觸熱時已夏。
我官雀鼠盜太倉,欲去猶須畢婚嫁。
幾時可上君政成,即買扁舟極東下。
林景熙《五月五日寓嘉禾學宮顧東浦載酒相遇二博士偕》詩詞原文及賞析
嘉禾古三輔,積水何蒼茫。
舊遊夢歷歷,況此逢端陽。
束艾肖人形,傾葵抱天常。
蕭蕭老逢掖,得依夫子牆。
鵷湖無五月,宿雨生微涼。
客從東浦來,手持紫霞觴。
采蒲泛纖玉,沃我書傳香。
慇勤兩博士,雜出餚與漿。
書囊談未了,一醉齊彭殤。
酒醒忽不樂,起看北斗芒。
歲月感疏鬢,風煙渺殊方。
明當理征棹,斜日鱸魚鄉。
會稽迎太守,舟屋畫粉雘。
前舟載圖書,後舟載女樂。
月出鏡湖心,長笛使孤作。
還見漁者來,曾令李謨愕。
吹裂比竹管,士果不可度。
二分學宮裝,艷色斗京洛。
嘗聞有西子,菡萏不相若。
得郡考故跡,精絕古所怍。
慎莫為俗牽,乘閒數斟酌。
檀欒宮牆數仞,敞朱簾繡戶。正春暖、飄拂和風,袞入紅塵香霧。見絲柳青青,裊娜如學宮腰舞。有黃鶯、恰恰飛來,一梭金羽。小巧身兒,錦心繡口,圓滑遽如許。避人,漸飛入瓊林藏身,桃杏深處。對銀屏、珠圓翠陳,隔葉底、恣歌金縷。忽群妃,拍手驚飛,奮然高舉。曉來雨濕,花娜柳垂,誤投羅網去。緩緩訪、六宮尋問,玉纖爭握。放入金籠,眼嬌眉嫵。身如旅瑣,無心求友。煙窗分影光陰裡,聽蠻聲,似怨還如訴。青山隔斷,紅妝滿眼,誰憐一匊。幽恨難吐,沉香拂拂。亭北闌干,已得君王顧。但暗憶、西湖美景,雨色晴光,入翠穿紅,巧轉嬌語。鶯鶯休怨天家,已贈金衣公子。生前號這恩榮,物類將何補。嬌黃白奏詞臣,為爾翻成,太平樂府。
呂祖儉《晁景迂大觀庚寅冬為四明船場後七十有餘年某》詩詞原文及賞析
鄞川舊有船司空,小亭晚望江之東。
父老猶能理前話,無錢無木人無功。
風流已往四十載,水仙木犀徒自紅。
吾嘗夜看司空集,元符上書入邪中。
歲月蹉跎今幾許,俯仰一身隨轉蓬。
自爾怕道四明守,詎有律呂為始終。
易系後譜此時有,又得剛說來發蒙。
魯人獵較亦獵較,復使妙句追飛鴻。
朅來海頭四閱月,塵埃滿袖生{左毛右蒙}{左毛右童}。
平生執鞭所欣慕,追尋故跡得數弓。
超然之名猶可想,海氣微茫日未曨。
越中豈是不好事,別乘皆賢心已{左右充}。
場官繾綣真我友,欲來卜築祠此翁。
大書特書景迂號,庶幾遺躅常清通。
簿書期會目前耳,此意當令齊洛嵩。
豐公室外草芃芃,了齋卻埽耳若聾。
當時二士相游從,夜闌太息非為躬。
年運而往將溟濛,後輩風□□□□。
薄材微宦猶未工,屍祝越俎自忡忡。
誰圖遺像寘學宮,時與先儒相磨礱。
卻歸金華守吾宗,端坐水出固其窮。
人爵非貴,天爵惟尊。
賢哉惠侯,興學祁門。
祁門之士,夙號有文。
兌心久廢,索居離群。
自侯來思,銳志興復。
士脫舊穴,遷於喬木。
人性本善,混混源泉。
四端素具,若火始然。
誰其啟之,君子德風。
即修學宮,藏修其中,
內養克充,外養亦備。
爾不吾負,吾寧爾棄。
壇名舞雩,樂道無慾。
梁跨幽澗,潺潺漱玉。
面此清致,皆學之助。
本心融明明,庶幾寡過。
滔滔世途,人而匪天。
兒童之戲,殆類紙鳶。
吾嘗誦麓山盤紆句,又嘗誦深林玲瓏詩。
前有工部後吏部,拈出千古湘西奇。
扶藜遊目逐蕭爽,捫蘿陟磴忘嶮巇。
杉檜搖空蛟虯舞,嶺壑翳霧猿猱悲。
晨昏兩鍾遞名剎,日月一壇老仙祠。
摩干徘徊憐晉柏,剝苔俯仰認唐碑。
碧虛心照眼已闊,更上萬仞層台危。
楚濤左渺連攻澤,蠻煙右湧迷九嶷。
學宮岧嶢壓勝概,百泉曲折流方池。
英才涵濡教育樂,風雩慨想莫春時。
登臨殊未遍幽境,殘陽木末墜紅影。
松陰夾道倒接{上四下離},不遣前訶殺風景。
小留一片瀟湘亭,雙鷺飛來妝秋屏。
橘垂嫩顆匝洲青,芷紛柔葉飄岸馨。
冥搜枯腸浪著語,對人欲舉不敢舉。
拍欄但吟工部吏部兩大篇,水光山色俱欣然。
城頭學宮高巍巍,中有方井號墨池。
窮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傳右軍宅,滌硯濡毫向池側。
蘭亭絕筆跡成塵,此間池水猶能黑。
紹興之年值丙寅,一夕鬱鬱浮烏雲。
鄉閭拭目看盛事,集英三唱人姓陳。
又聞浮熙改元歲,隔春預作文章瑞。
甲科奪得漢庭魁,賢關解褐冠多士。
九歲奇童面聖顏,闔郡十人俱賜第。
近來復作煙霧飛,盈盈玉斗磨歙絲。
忽焉陰霾黯蒼漢,模糊頃刻風披披。
巧如奇花開異草,天女織出絞綃衣。
須臾變態千萬狀,妙手點染水墨奇。
此事頗亦涉神怪,疑有鬼物來游嬉。
不然下墊千年龜,圖書之祥將發揮。
吾鄉文物盛洙泗,執經問道肩相隨。
殘膏賸馥大沾溉,諸生借潤今其時。
文昌終有應圖契,韓門高第皆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