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謫潯陽去,夜憩輞溪曲。
今為錢塘行,重經茲寺宿。
爾來幾何歲?溪草二八綠。
不見舊房僧,蒼然新樹木。
虛空走日月,世界遷陵谷。
我生寄期間,孰能逃倚伏?
隨緣又南去,好住東廊竹。
見說吳王送女時,行宮直到荊溪口。溪上千年送女潮,
為感吳王至今有。乃知昔人由志誠,流水無情翻有情。
平波忽起二三尺,此上疑與神仙宅。今人猶望荊之湄,
長令望者增所思。吳王已歿女不返,潮水無情那有期。
溪草何草號帝女,溪竹何竹號湘妃。靈濤旦暮自堪傷,
的爍嬋娟又爭發。客歸千里自茲始,覽古高歌感行子。
不知別後相見期,君意何如此潮水。
張之翰 《沁園春 不肖掾內台,時西溪王公為侍御史,》詩詞原文及賞析
為前台掾。其後柳溪耶律公提刑河北,頤軒李兄都司台幕,皆平昔所敬慕者。至冬十月,迫以北歸,由維揚至金陵,別行台幕諸公。適西溪柳溪拜中丞,遵晦擢侍御,頤軒恕齊授治書。越二十有五日,會飲頤軒寓第。時風雨間作,以助清興。西溪草書風雨會飲之句,柳溪復出燕脂井闌之制,遵晦恕齊道古今之事,頤軒歌樂府之章,某雖不才亦嘗浮鍾舉白,鼓噪其旁,一談一笑,不覺竟醉。嘗謂人生同僚為難,同僚相知為難,相知久敬為尤難。今歡會若此,可謂一台盛事,因作沁園春歌之四海交親,別離盡多,會合最難。見西溪老子,情懷樂易,柳溪公子,風度高閒。鐵石心腸,風霜面目,更著中朝霍與韓。知音者,有頤軒待御,收拾清歡。不才自顧何顏。也置在諸公酢間。似蒹葭倚依,瓊林玉樹,蕭蒿隱映,春蕙秋蘭。南北烏台,當時年少,雙鬢而今半欲斑。明朝去,向德星多處,遙望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