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昔決東南流,蕭條東郡今止湫。
我從故老問其由,雲古五鼎藏高丘。
地靈川秀草木稠,鬱鬱佳氣蒸常福
惟物伏見數有周,秘藏奇怪神所搜。
天昏地慘鬼哭幽,至寶欲出風雲愁。
蕩搖山川失維陬,九龍大戰驅蛟◇。
◇然岸裂轟雲驫,滑人夜驚鳥嘲啁。
婦走抱兒扶白頭,蒼生仰叫黃屋憂。
聚徒百萬如蚍蜉,千金一掃隨浮漚。
天旋海沸動九州,此鼎始出人間留。
滑人得之不敢收,奇模古質非今侔。
器大難用識者不,以示世俗遭掫揄。
明堂會朝饗諸侯,饔官有品供王羞。
調以五味烹全牛,時有用捨吾無求。
二三子學雕琳球,見之始驚中歎愀。
披荒斲古爭窮搜,苦語難出聲咿嚘。
馬圖出河龜負疇,自古怪說何悠悠。
嗟吾老矣不能休,勉強作詩◇傚尤。
真人一統開正朔,馬上鞮絺手親作。
教坊國手碩德閭,傳得開基太平樂。
檀槽朅呀鳳皇顎,十四銀環掛冰索。
摩訶不作兜勒聲,聽奏筵前《白翎雀》。
霜翽翽,風肸肸,白草黃雲日色保玲瓏碎玉九天來,亂撒
冰花灑氈幕。
玉翎琤珄起盤礡,左旋右折入寥廓。
崒嵂孤高繞羊角,啾啁百鳥紛參錯。
須臾力倦忽下躍,萬點寒星墮叢保泬然一聲震龍撥,一十
四弦喑一抹。
敔鵝飛起暮雲平,鷙鳥東來海天闊。
黃羊之尾文豹胎,玉液淋漓萬壽杯。
九龍殿高紫帳暖,蹋歌聲裡歡如雷。
《白翎雀》,樂極哀。
節婦死,忠臣摧,八十一年生草萊,鼎湖龍去何時回?
往年上會稽,凌空禹穴曾得窺。
今年浮沅湘,又見禹柏蹲山陂。
茫茫禹跡遍天下,獨此二物稱神奇。
凌雲意銷鑠盡,根心就化空存皮。
樛柯入地枯不死,反更上擢青銅枝。
被以九龍名,流傳自何時。
得非木宿蒼龍精,儲英萃異成雄奇。
頭角崔嵬訝撐拄,牙須礫裂相紛披。
孔明廟柏信稱古,上距何翅千年奇。
社陵口藻一何陋,遺落鼻祖收孫枝。
諉雲此地不身到,何由得集衡湘詩。
嗚呼,衡之山巍巍,
湘水之瀰瀰。地氣何太偏,
獨於草木乎鍾之。柏兮手植自神禹,
竹也種傳由舜妃。誰能為天分此畀人物,
庶幾可使悍俗囂風移。
劉禹錫《和河南裴尹侍郎宿齋天平寺詣九龍祠祈雨二十》詩詞原文及賞析
有事九龍廟,潔齋梵王祠。玉簫何時絕,碧樹空涼颸。
吏散埃壒息,月高庭宇宜。重城肅穆閉,澗水潺湲時。
人稀夜復閒,慮靜境亦隨。緬懷斷鰲足,凝想乘鸞姿。
朱明盛農節,膏澤方愆期。瞻言五靈瑞,能救百谷萎。
咿喔晨雞鳴,闌干斗柄垂。修容謁神像,注意陳正詞。
驚飆起泓泉,若調雷雨師。黑煙聳鱗甲,灑液如棼絲。
豐隆震天衢,列缺揮火旗。炎空忽淒緊,高溜懸綆縻。
生物已滂沛,濕雲稍離披。丹霞啟南陸,白水含東菑。
熙熙飛走適,藹藹草樹滋。浮光動宮觀,遠思盈川坻。
吳公敏於政,謝守工為詩。商山有病客,言賀舒龐眉。
嘗聞螾出軒轅丘,其長百尋圍十牛。
民驚臣愕爭論酬,帝亦謂應土德修。
賜螾傍海連十洲,卑朝食壤暮飲流。
仍命九龍狎其游,視龍有角急起羞。
亟去訴帝龍有憂,帝憐不呵許為謀。
召一龍食系其喉,揮萬力士乘其頭。
披肉斷角塞螾求,螾取而冠萬鬼{左右歈}。
雷號電泣竟莫捄,黿擗鼉踴吊蛟虯。
奮穴出哭勞鱔鰍,八龍怒走乞天仇。
天賜六丁皆劍矛,取螾拔角磔大幽。
下龍載帝問何由,臣攀墮髯不可留。
竟去不知天所尤,龍冤雖復骨不收。
傳流下古說易浮,我聞其語疑有由。
以龍易螾理若不,愛不知蔽似有繇。
人皆傷龍為歎呼,我獨鄙其與禍投。
嘗聞龍德神自周,出飛於天入海休,
棄此不處與螾儔。以養就人理固偷,
果恐以此嗟何仇。我來佰愛遺角觩,
是非欲竟理莫搜。君學窮物功搳掊,
其說獨挽萬繭抽。當有實論破眾廋,
勉矣投以釣海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