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論畫索畫外,世俗區區較形似。
眼明亦有可人者,龔子畫形兼畫意。
秋蘭春蕙相與芳,梅花照景勝暗香。
倚煙映霧各誇嫮,並作短軸供寶藏。
斬新雪色三丈壁,勝日渠揮淡墨。
楂牙老樹對丑石,龍騰獸伏起恍惚。
松底跳波隱隱轟千鼙,石間橫斜風竹因依。
長翁雅趣在水竹,新開湖南規辦五畝綠。
此松此石偕四友,身未出門先在目。
暮年供給良易足,龔子惠我真絕俗。
萬錢酬贈不頷頤,新詩渠能飽君腹。
平生好事吾屢空,龔子好事未後翁。
藏詩寶畫從人笑,與子把無終窮。
窈窕東鄰媛,明靨綠水洲。
有懷殊繾綣,無夢獨夷猶。
泛瑟來湘浦,為雲下楚丘。
洛妃嬌自倚,漢女愧同游。
靨輔宜嫣笑,丰神洵好逑。
釵沉將化雀,佩響欲鷗驚。
練渚霞裾耀,蘭皋路屜幽。
蓮花矜並蒂,羅襪詫分鉤。
彳亍凌波怯,低回照面羞。
卻憐潭上影,還似鏡中愁。
寫黛雙顰翠,橫波並作秋。
翻疑身不定,轉覺意相投。
濯發蓴絲亂,牽情帶荇柔。
素書魚斷絕,紅怨葉沉福
物候紛搖落,津途漫阻修。
君心寧比汜,妾命宛如漚。
珠浦誰當合,龍淵孰與儔?煙帆勞倚望,江杵倍離憂。
落雁青峰外,疏燈古渡頭。
斷腸人不見,日暮水空流。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聖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雲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欲表南詢五十三,法筵清眾仍相若。
繞塔幢幡四色分,開經鐘鼓三通作。
梵唄同宣出妙音,見聞隨喜生歡樂。
始知無礙法門中,處處圓融非住著。
只消半偈悟無生,能使群迷趨正覺。
一體均沾法乳恩,情與無情學無學。
野禽並作迦陵鳴,霜風亦共天花落。
塔頂金光覺倍明,塔心寶相如新琢。
鈴索時時雜《濩》、《韶》,簷廊夜夜棲鸞鶴。
八面玲瓏透碧霄,九層宛轉流丹雘。
卷石三山鍾阜低,彈丸千里輿圖縮。
門門皆得見如來,儼然彌勒開樓閣。
金剛密跡驅雷霆,寶杵靈威失干莫。
慧燈無盡破重昏,甘露洪施濟枯濁。
亦如多寶現全身,為聽蓮華從地躍。
由來此塔非尋常,七寶龕中舍利藏。
往昔神光猶間發,況今大法重敷揚。
啐啄因緣相輳泊,七十二門同放光。
光中出生無量塔,一一懸燈散妙香。
香光莊嚴亦何限,遍湧金蓮坐寶王。
十方菩薩如鱗次,八部天龍若雁行。
化佛光明復如是,法爾神通示寂常。
重重涉入極微妙,梵網珠交心自耀。
此光本是世間稀,見者何人不欣樂。
或齊合掌向虛空,或舉高聲稱佛號。
或投五體拜泥塗,或散千花熏塔廟。
或去忙呼眷屬來,或頻指點傍人道。
或上危梯或倚樓,或轉悲傷或喜笑。
或感禪僧出定看,或留歸客停車眺。
或有晏坐空林中,一任稠人自喧鬧。
頓除熱惱得清涼,病在還蘇老還少。
默奪潛消魔外心,無遮重罪鹹輕報。
其誰不願發菩提,種種皆由塔光照。
此時見者誠有緣,莫因不見空哀憐。
即心自性君知不,見與不見皆天淵。
世尊八萬四千塔,與我無縫相勾連。
窮劫至今曾不昧,海枯山擊光依然。
諸人於此信得及,同泛華嚴大法船。
敬說此偈再禮塔,八萬四千光現前。
故人別我有所往,手提木鐸猶余響。
鄭虔本是樗散翁,永新之行愁鞅掌。
官卑濩落攜二子,阿奴絡秀隨行李。
向非懷抱如江河,誰能落日秋風裡。
朅來遺我兩翼鵝,荔枝滿盤堆紅螺。
繼以少陵村雨詩,感君思意何其多。
我腹內痞不堪俯,殘書剩紙空如堵。
詩成欲遣雪兒歌,酒賤無因為君酤。
細雨黃花豈送行,秋來並作愁人苦。
猗嗟人生好事稀,吳塘路上牽君衣。
焦山東,金山西,
金山排霄南斗齊。天將三江五湖水,
並作一江字楊子。來從九天上,
瀉入九地底。遇獄獄立摧,
逢石石立碎。乾坤氣力聚此江,
一波打來誰敢當。金山一何強,
上流獨立江中央。一塵不隨海風舞,
一礫不隨海潮去。四旁無蔕下無根,
浮空躍出江心祝金宮銀闕起峰頭,
槌鼓撞鐘聞九州。詩人蹈雪來清游,
天風吹儂上瓊樓。不為浮玉飲玉舟,
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