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山熾亂,火梵昆崗。
炎炎二京,鞠為戰常
百官奔走,萬乘蒼黃。
孰城能守,孰地不亡。
瞻彼濉水,其流湯湯。
有城有民,在濉之陽。
遠位巡上,巡智我強。
以城授巡,巡亦無當。
賊從西來,殺氣堂堂。
旌旗如林,對城而行。
巡遠登城,辭毅色康。
城中之人,踴躍倍常。
賊知城堅,坐甲裹糧。
城中食盡,殺愛以嘗。
土無二志,持病扶瘡。
寧守城死,城不可降。
霽雲勇烈,跳城軼出。
走泗投賀,求兵救乏。
賀飲霽雲,牢醴羅列。
霽雲避席,謂眾雲曰,
濉陽之人,不食一月。
羨不獨飽,食下輒咽。
以刀斷指,左右流泣。
彼何人兮,忌忠嫉節。
心不感兮,賊功害伐。
不出一兵,坐觀斧鉞。
霽雲心折,寸寸如鐵。
霽雲據鞍,怒髮衝冠。
一矢以志,復來不完。
路人傍觀,涕流丸瀾。
遠近聞者,為之辛酸。
力盡且窮,城孤無援。
至死不屈,萬戈來攢。
精誠內發,顏色自安。
身輕鴻毛,名重泰山。
吾執唐刑,罔容於奸。
未誅祿山,先誅賀蘭。
慧驅茅塞開心地。氣養氤氳純粹。三奇聚鼎,炎炎火裡,丹花吐瑞。海底上清吹。異香噴、芳姿肥膩。被木童拈弄,飛行無礙,寶光襯,采霞熾。奧室清涼常媚。廓胸襟、冰霜光被。煙消火滅,雲收霧斂,頓成不二。頭角逍遙,事混河沙,光塵不異。這元初妙有,清虛法體,證菩提位。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後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圍。
天子建明堂,此材獨中規。
匠人執斤墨,采度將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
疾風吹猛焰,從根燒到枝。
養材三十年,方成棟樑姿。
一朝為灰燼,柯葉無孑遺。
地雖生爾材,天不與爾時。
不如糞上英,猶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陳,重陳令人悲。
不悲焚燒苦,但悲採用遲。
赫赫京內史,炎炎中書郎。
昨傳征拜日,恩賜頗殊常。
貂冠水蒼玉,紫綬黃金章。
佩服身未暖,已聞竄遐荒。
親戚不得別,吞聲泣路旁。
賓客亦已散,門前雀羅張。
富貴來不久,倏如瓦溝霜。
權勢去尤速,瞥若石火光。
不如守貧賤,貧賤可久長。
傳語宦遊子,且來歸故鄉。
促織不成章,提壺但聞聲。
嗟哉蟲與鳥,無實有虛名。
與君定交日,久要如弟兄。
何以示誠信,白水指為盟。
雲雨一為別,飛沉兩難並。
君為得風鵬,我為失水鯨。
音信日已疏,恩分日已輕。
窮通尚如此,何況死與生。
乃知擇交難,須有知人明。
莫將山上松,結托水上萍。
翩翩兩玄鳥,本是同巢燕。
分飛來幾時,秋夏炎涼變。
一宿蓬篳廬,一棲明光殿。
偶因啣泥處,復得重相見。
彼矜杏梁貴,此嗟茅棟賤。
眼看秋社至,兩處俱難戀。
所托各暫時,胡為相歎羨?
婆娑園中樹,根株大合圍。
蠢爾樹間蟲,形質一何微。
孰謂蟲至微,蟲蠹無已期。
孰謂樹至大,花葉有衰時。
花衰夏未實,葉病秋先萎。
樹心半為土,觀者安得知。
借問蟲何在,在身不在枝。
借問蟲何食,食心不食皮。
豈無啄木鳥,嘴長將何為。
十月原野枯,連山起狂燒。
高焰過危峰,飛火入遐嶠。
玉石被焚灼,誰能見輝耀。
猿猱失輕捷,亦不暇相吊。
長風又助惡,怒號生萬竅。
炎炎赤龍奔,劃劃陰電笑。
願傾寒江潮,勢逆難沃澆。
願傾天河水,雖順雲衢遙。
青松心已爛,蔓草根未焦。
小農候春鋤,寒客失冬樵。
誰知兼併子,平陸閒肥饒。
不易天地意,長養非一朝。
炎炎暑氣時,流光閃爍,閒扃深院。水閣涼亭,半開簾幕遙觀。灼灼榴花吐艷。細雨灑、小荷香淺。樹影竹影,清涼瀟灑,枕簟搖紈扇。堪歎浮世忙如箭。對良辰歡樂,莫辭頻勸。遇酒逢歌,恣情遂意迷戀。須信人生聚散。奈區區、利牽名絆。少年未倦。良天皓月金尊滿。
朱夏忽雲季,金流火方燃。
遲遲朱輪出,濯濯高雲鮮。
困翮守茂樾,游魚伏深泉。
炎炎萬物息,聒耳唯鳴蟬。
白羽誠麼麼,為功諒徒然。
那能解煩促,揮肘增勞煩。
大鈞播一氣,寒暑遞徂遷。
欲逃既無所,聊此北窗眠。
伯祖剛簡公榕陰圖,先君肯堂翁常欲鑱石,
因循至今。一日震雷從家弟震載觀,
則名公巨筆聯編盈軸,益知我公大節起敬慕於易世之未歇者如此。
雖名光史冊,而圖不多見,
不得無餘恨,迺追和自述並名筆勒之石。
侄孫震雷頓首。霅川疑獄獨承當,
敬遠炎炎即館涼。帝子幾曾謀不道,
相臣自弗肯包荒。李貓初劾猶全命,
梁犬重評竟斷腸。甘死如飴行素志,
豈知流入殺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