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斜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江東列郡領丹陽,鼎足三分此一方。
總為石頭成虎踞,不知巫峽下龍驤。
雲生寢廟千秋綍,月照籬門幾夜長。
年少風流能顧曲,行人猶自說孫郎。
一從荊棘歎銅駝,五馬為龍世所歌。
晉室山河遺略盡,雒中人物過江多。
楊花寂寂新宮出,燕子依依舊宅過。
欲向登臨感陳跡,至今天闕尚嵯峨。
鍾阜霜飆館已傾,至今哀壑起秋聲。
針樓銀漢含情語,畫屜金蓮逐步生。
日落盧龍迷古戍,天寒白馬走空城。
不堪重理玄暉詠,極目澄江似練平。
齊雲宮觀景陽樓,盡入隋家作蔣州。
下若溪寒明月夜,後庭花落隔江秋。
疏鍾夢斷猶疑響,紅淚看余獨不流。
何事高情江僕射,攝山泉石恣淹留。
聖門非入室,文陣敢爭盟。
不意棲雲閣,何才隸月卿。
珍群憐未至,霄鶚引修程。
直捨有仙味,秘庭無俗聲。
午陰宮樹綠,宵刻禁鍾清。
奉製歌三秀,稱觴聽六英。
恩輝孤易感,交結淡難成。
新發鑒中改,舊山天際橫。
纓思漁父濯,春伴隼旟行。
桃浪觀秦塞,薰風省舜城。
幾多興廢跡,重疊古今情。
進退思先覺,蹉跎畏後生。
見詒如美袞,欲報管英瓊。
淨揖澄江練,高窺抉露莖。
復驚聞正始,終仰輔登閎。
好勵圖南志,翱翔覽四瀛。
黃庭堅《奉答謝公靜與榮子邕論狄元規孫少述詩長韻》詩詞原文及賞析
謝公遂如此,宰木已三霜。
無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
二子學邁俗,窺杜見牖窗。
試斲郢人鼻,未免傷手創。
蟹胥與竹萌,乃不美羊腔。
自往見謝公,論詩得濠梁。
世方尊兩耳,未敢築受降。
丹穴鳳凰羽,風林虎豹章。
小謝有家法,聞此不聽冰。
相思北風惡,歸雁落斜行。
身如槁木藏春色,眼似澄江映秋碧。
洞庭湖上月同圓,石廩峰前人不識。
從來說法鬧雲林,直措人心定難得。
豈關佛運有窮通,自是擔肩無膂力。
看君古井直浪盡,閱世空花等塵寂。
雖然獨飯一盂香,爭似發甘千百億。
東樓煙重暗山光。春意墮微茫。小紅嫩綠勻如剪,黯無言、雲渡澄江。沒處與人消遣,倚闌情寄斜陽。共君今夜舉清觴。投老各殊方。癡兒官事何時了,恨花時、潘鬢先霜。喚取客帆聊住,將予同下瀟湘。
憶昔至元全盛日,天子詔下征遺逸。
吳興八俊皆奇才,秀邸王孫稱第一。
一朝玉馬去朝周,諸子聲名總輝赫。
豈知錢郎節獨苦,老作畫師頭雪白。
江南沒骨傳者稀,錢也得法誇精奇。
晴窗點染弄顏色,得錢沽酒不復疑。
今人祇知重花鳥,豈識此圖奪天巧。
玄雲抱石雷雨垂,蒼山夾水龍蛇繞。
岸側溪回共杳冥,蒲稗深沉映魚鳥。
漁舟乍隨遠煙散,客子競渡澄江曉。
自雲佈置師北苑,只恐庸工未深了。
卷余更有魏公題,字擬鍾王差未老。
鄭侯得之恐神授,使我一見喜絕倒。
雙溪流水清何極,城外南山空黛色。
文章翰墨何代無,二子儔能躡其跡。
為君題詩三歎息,於乎古人難再得。
李廌《又九月十四日登秋風閣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詩詞原文及賞析
繆蹈江海跡,吾生靡懷居。
役車窘陰雨,蒸腐敗衣袽。
晨昏雷聲中,我懷何時舒。
秋陽出頑雲,杲杲照我裾。
言登秋風閣,乘興安可徐。
猗紆下銅鞮,縹緲凌紫虛。
錦葉眩林表,金包垂霜余。
棲苴寄榛莽,潦痕在菰蒲。
我游獲所適,況乃弗為魚。
放意宇宙間,所至皆吾廬。
名緇今已絕,見汝忽驚神。
昔日陪三衛,多年護九宸。
漫從雞幘報,長與蠹編親。
漢幄垂前箸,秦關痛只輪。
驟驚淪寶玉,何惜禠冠巾。
往事憐蝸國,餘生脫雁臣。
片雲聊作屋,死樹自觀身。
空缽寧無食,枵囊別有珍。
跣行千里近,凍臥八寒春。
像喜圖佳士,名虛徹貴人。
論詩色涇渭,無俗意參辰。
余子一時盡,高流百世新。
公能追慧遠,吾或可遺民。
剃櫛雖殊相,澄江月共真。
雲收天碧。漸風高露冷,群喧初寂。遠浦歸舟荒渡口,搴篷橫棹堤側。一帶澄江,十分蟾影,千里寒光白。襟懷迎爽,有人獨步攜策。遙想簾卷瓊樓,憑闌凝望,此意知何極。聲斷琴簫雙鳳駕,凌厲飛仙同籍。問漢乘槎,採珠臨海,往事空蹤跡。莫辭吟賞,終宵清景難得。
竄身楚南極,山水窮險艱。步登最高寺,蕭散任疏頑。
西垂下斗絕,欲似窺人寰。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橫斷山。割如判清濁,飄若升雲間。
遠岫攢眾頂,澄江抱清灣。夕照臨軒墮,棲鳥當我還。
菡萏溢嘉色,篔簹遺清斑。神舒屏羈鎖,志適忘幽孱。
棄逐久枯槁,迨今始開顏。賞心難久留,離念來相關。
北望間親愛,南瞻雜夷蠻。置之勿復道,且寄須臾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