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瀑如雪,林寒松未花。
遙看飛閣起,知有梵王家。
一僧歸得晚,雲濕滿袈裟。
崖斷石林合,風高雲葉飄。
人歸雨腳外,高閣望中遙。
應是天台路,幽期在石橋。
秋褵白雲晚,霜林紅樹多。
野橋山郭外,行子暮來過。
為問小搖落,江南今若何?寒月白千峰,林深路絕蹤。
遙知僧定起,疏響在高松。
亦欲剡溪去,其如山海重。
平沙斷岸幾千尺,樹色煙光渺無極。
一葉扁舟歸去來,漁翁放棹倚蘆荻。
八九山家雲水村,白蘋紅蓼數漁船。
沙寒石瘦木葉落,一鉤淡月照黃昏。
小橋跨水碧溪淺,蒼壁丹崖半苔蘚。
樵子歸擔竹兩竿,落霞孤鶩天邊遠。
千山萬山風色清,四柱茅亭立晚停
花紅草綠山水靜,獨步亭前秋月明。
山前一陣梧桐雨,落花驚斷山禽語。
誰家樓閣隱青林,老僧歸寺立溪滸。
一溪流水繞雲根,草舍茅庵常閉門。
客來倚棹一回顧,直疑此是真桃源。
洞門紫翠交相映,林幄山屏更清勝。
何人作此無聲詩,展開如入溪山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