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之生在深谷,詎以無人而不芳。
缽盂朝采墜露飲,青蓮簷葡停馨香。
谷中空明若圓鏡,須彌環海日月光。
傲睨天台高郁蒼,五百癡衲巖穴藏。
小乘留戀不死鄉,何緣比肩大法王。
後代演經談渺茫,天花紛飛七寶床。
遠窺正覺如望洋,伊誰面壁文字忘。
獨棲金華山滿房,定中趺坐歲月長。
聲音色相等妄幻,自謂學佛非荒唐。
冰壺石筍出雲漢,飄然凌虛觀十方。
龍蟠法界氣紫黃,渡杯如電江聲涼。
偶然乞得袈裟地,已被東萊建道常
東萊先隴在武義,非為薦福生天堂。
正緣人家有興廢,寺觀經久願力強。
金坊寶閣鐘鼓震,馬鬣肯使樵蘇傷。
我思儒門經濟業,發育萬物隨翕張。
存心養性禪所宗,浩氣剛大仙揣量。
空玄衍說原有自,勸人作善來百祥。
雖雲離倫絕世故,恃此禮樂扶綱常。
何必火書廬其居,然後鄒魯文教昌。
東萊雲車自天降,撫掌應笑吾言狂。
野纜閒移石筍江。旁人爭看老眉龐。鋪月席,展風窗。飛來何處白鷗雙。
程公許《連日駐白帝城懷古感事閱陸放翁詩集追和其韻》詩詞原文及賞析
益以搤為國,前後辟兩門。
劍棧徑偪側,峽江浪崩奔。
盤礡六十州,奠位西南坤。
天險豈輕設,參旗寧易捫。
我行當嚴冬,岸沙高漲痕。
絕壁走猱獲,深潭伏鼉黿。
東逝注滄海,西來非一源。
相傳石筍三,下接灩澦根。
長懷劃廬公,受遺龍准孫。
志節局不展,德義深可尊。
矧伊躍馬壯,得與同日論。
形勢今猶昔,世故難為言。
換事重感慨,遐瞻莽塵昏。
空餘瀼西東,未泯冰雪魂。
臘殘春意動,清波躍河豚。
撾鼓趣下峽,渚宮同一尊。
天柱青峨峨,石筍危不墮。
晃晃銀雲收,誰子開玉鎖。
崩騰放閘水,煜爚入洞火。
神境偕靈休,乃欲搜碎瑣。
愧彼朽濁顏,一得在無我。
致彼老鑄凝,披褐迎路左。
願留護銀鐺,被葉盤礡裸。
玉{上竹下氏}付九虎,游宴升頁峨。
為言子速去,勤苦悔坎軻。
反樸招太和,當免運劫禍。
慟哭出青松,殘齡其或可。
祖龍一出群儒怒,滔滔稷下如抽縷。
樂以聲傳非文字,千年闕斷無人補。
昔有丈人壺山前,紹興甲寅乙卯年。
定律不待累黍起,瓦缶皆可成宮徵。
更言吹律隨隆汙,百世不以一聲拘。
此法漢魏周隋無,紅泉得之延坐隅。
一時河漢東西奔,姓氏胡為旅人門。
我欲栩栩還皇墳,要以六琯為根原。
九簫鼓吹百物和,羽衣狼藉漁陽戈。
須信樂能召太平,非是太平為樂歌。
丈人宿草飛毿毿,乾旋坤轉誰更堪。
忽有尺紙如春蠶,遺音石筍天一南。
三更把書不成眠,四更起坐霜月懸。
五更開門欲上馬,至竟此人何山下。
石筍埋雲,風篁嘯晚,翠微高處幽居。縹簡雲簽,人間一點塵無。綠深門戶啼鵑外,看堆床、寶晉圖書。盡蕭閒,浴硯臨池,滴露研朱。舊時曾寫桃花扇,弄霏香秀筆,春滿西湖。松菊依然,柴桑自愛吾廬。冰弦玉柱風流在,更秋蘭、香染衣裾。照窗明,小字珠璣,重見歐虞。
憶昔下吳會,拜公古渝州。
別來忽星紀,不知幾三為。
豈不願舂糧,占烏渠渠屋。
良期苦難儷,千里勞遠目。
公家難兄弟,與蜀關重輕。
峨眉疊連娟,石筍屹崢嶸。
維國有著龜,維士有司命。
並生天地間,受命獨也正。
憂端日搶攘,世論滋軟熟。
誰謂空谷遠,有美人如玉。
我如南州橘,托根非不深。
逾淮恐成枳,望遠勞我心。
鮐背發播然,齒頰探骨鯁。
跪履乞一言,書紳以自儆。
仙曹寄江干,吏隱適吾願。
西軒館梅友,懷老狸鼠覘。
坐令高世姿,不耐塵綱罥。
慇勤數問訊,餘力稍營繕。
八窗虛明,孤標對老劍
佇立慘澹中,恍覺容采絢。
天風發奇芬,霜月潑冷艷。
官卑苟逃責,交淡日相見。
凍搖哦詩吻,堅作忍饑面。
癡頑信可憐,無取復奚羨。
村醪未必佳,苦味且耐晏。
洗{西戔}壽親尊,春和元不欠。
勿與競李場,恐為吾友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