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顛許我以神仙,薛顛謂予可英傑,
丁生謂二俱無成,世間那得此奇崛。
麒麟閣上森貂蟬,龍虎鼎內飛大丹。
腰錢跨鶴誰不願,只有圯下先吾鞭。
何如吳松江上住,門橫釣車屋農具。
臥看蒼虯擾白雲,正午堂堂拔江去。
吾今老矣。好歸來、了取青山活計。甲子一周餘半紀,諳盡人間物理。婚嫁隨緣,田舍粗給,知足生慚愧。心田安逸,自然綽有餘地。還是初度來臨,葛巾野服,不減貂蟬貴。門外風波煙浪惡,我已收心無累。弟勸兄酬,兒歌女舞,落得醺醺醉。滿堂一笑,大家百二十歲。
突屼金仙屋。素秋深、長空霽雨,萬山如裕驚破元戎呼小隊,來看飛泉噴玉。正晚谷,清鏡圓熟。還是紫微初度至,對禪關,自奏長生曲。留杖屨,倚松竹。漢中念遠眉休蹙。問擎天拄地,個事只今誰獨。看領召環回鷁首,笑把江神要束。任碾破,澄波新綠。去了中興台輔葉,掛貂蟬莫受風埃觸。歸綠野,種瑤簌。
天生耆德,占斷四時先。春院落,錦山川。萬家燈市明朱紫,一庭花艷傍貂蟬。婦承姑,翁抱息,子差肩。吽咽恰十墓培B叫礎十涔餼攀4泳啪牛角:7緱∷吞旒ξ瑁堇孜椿桔至摺G掖鈾杌夯海難恃省?/p>
畫戟霜勻,譙門風動,滿城和氣氤氳。一年好事,今朝屬東君。歌管歡迎五馬,金章爛、華轂朱輪。班春了,歸來燕寢,香重燭花輕。盈盈。春酒暖,金幡彩勝,霞袂雲旌。算重重佳慶,都聚今辰。且聽雪兒歌罷,稱壽處、蘭玉詵詵。新春暖,貂蟬象服,同日感皇恩。
江頭父老,說新來朝野。都道今年太平也。見朱顏綠鬢,玉帶金魚,相公是,舊日中朝司馬。遙知宣勸處,東閣華燈,別賜仙韶接元夜。問天上、幾多春,只是人間,但長見、精神如畫。好都娶山河獻君王,看父子貂蟬,玉京迎駕。
黃雲銜雪天模糊,有客飄然出上都。
青絲絡馬銀兜鍪,紅錦{革長}弓金僕姑。
劍光壓匝照路隅,帕首百騎前訶呼。
不知客本山澤臞,今胡為者意氣粗。
自言有將新孫吳,我欲與之同減明。
嗚呼亡胡豈難且,病兵怯將自逃逋。
胡不觀昔我藝祖造中區,以兵為國垂洪模。
河北河東義勇徒,二十四萬鼓應枹。
中興益振尺五符,世忠淮左聚熊貙,
劉錡淮西貔虎俱。上流岳飛彎天弧,
金陵張浚羆捕狐。單于台下雖寬誅,
採石山前已斷顱。邇來殘虜尚窺窬,
門內群寇更睢盱。胡乃朘剝及其膚,
豈止牛羊不求芻。我欲別幕飛於菟,
十萬一屯淮之區。技閒器利整平居,
幟明鼓震蒐彼廬。精神所折虜如無,
而況山東群盜乎。五符儻缺聽其虛,
十年且盡一賦租。斬然圻畫勿牽渠,
他時混一更新圖。偉哉玉帳得通儒,
君復碧油吐良謨,凌煙豈一貂蟬與。
碧霄彩旆垂鈴,應南極星躔光燦。巍巍名閥,芳傳漢相,貂蟬炳煥。德瑩冰壺,量包滄海,神鍾巖電。向寶儲內閣,英摽才華,聲猷著膺宸眷。薦領名都屏翰,更循良、歌騰畿甸。峻專劇郡,榮登法從,光生堯殿。密勿論思,雍容啟沃,才華獨冠。願年年長見,蘭芽玉噴,柳梢金嫩。
封侯無骨登淩煙,食肉無相當萬錢。
君看簷下偃蹇者,如何頭上著貂蟬。
雅宜置之一丘壑,了此三生梅竹緣。
雲巖霜落月照水,有美玉樹臨風前。
影窺疏欞香破夢,隱幾維摩起幽禪。
杖藜徐步繞千匝,一笑與花俱欲仙。
呼童秉燭進詩具,折香來薦冰壺泉。
少陵此興隔千歲,顧我素好亦同然。
但覺搜腸乏妙語,也擬著句開雲箋。
床頭盎盎春有味,案上泠泠風入弦。
人生適意政須爾,何用底死浮名牽。
是圖落筆有妙解,先事立意非徒傳。
草堂之貲吾辦久,不學杜老長乞憐。
甫裡下田儻逢年,便判百斛買江天。
雨蕊方桃,晴梢漸杏,東風嬌語絃管。愛香簾約餘寒,喚舞袖翻嫩暖。紅顏清健,舊墨竹、扶疏手段。且碧窗、寫就黃庭,畫楫海山開卷。春自好、得花不淡。花又好、得春不淺。曉鶯瑤佩秋生,月蘸翠尊波滿。長逢花處,笑西母、霜娥偷換。要日邊、爭看貂蟬,彩侍更迎宣勸。
葛井丹明,西來金母,霓旌雲旆。移下瑤池,竹外一壺秋水。菊□香留宿醉。看後夜、冰輪滿桂。貂蟬映、虹玉稱觴,遂初堂上佳會。嬌孫綵衣聚戲。指明年八十,兒額先記。要比莊椿,八數更加千倍。好是皇恩錫類。許東殿、首輿扶至。君臣慶、齊侍慈顏,萬年歡對堯世。
黃公天下士,遇立紹熙年。
議論前修似,聲名九牧傳。
巨舟夷險濟,拱璧始終全。
勇退先諸老,榮歸總十連。
旌旄照關路,冠蓋盛離筵。
內閣恩光重,宸毫墨色鮮。
任方分斧鉞,歸即珥貂蟬,病叟難為別,臨期一悵然。
嗚呼杜少陵,醉臥春江漲。
文章萬丈光,不隨枯骨葬。
平生稷契心,致君堯舜上。
時兮弗我與,屹然抱微尚。
干戈奔走蹤,道路饑寒狀。
草中辨君臣,筆端誅將相。
高吟比興體,力救風雅喪。
如史數十篇,才氣一何壯。
到今五百年,知公尚無恙。
麒麟守高阡,貂蟬入畫像。
一死不幾時,聲跡兩塵莽。
何如耒陽江頭三尺荒草墳,名如日月光天壤。
武元衡《奉酬中書李相公早朝於中書候傳點,偶書所懷》詩詞原文及賞析
寥落曙鍾斷,微明煙月沉。翠霞仙仗合,清漏掖垣深。
北極星遙拱,南山闕迥臨。蘭釭竟曉焰,琪樹欲秋陰。
霄漢慚聯步,貂蟬愧並簪。德容溫比玉,王度式如金。
魚水千年運,簫韶九奏音。代天驚度日,擲地喜開襟。
文武時方泰,唐虞道可尋。忝陪申及甫,清淨奉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