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形固天造,物景不自勝。
泉乎未遇人,石罅徒流迸。
宮相政多暇,行樂躡巖磴。
發蒙漲為溪,幽致茲焉盛。
唐賢大歷後,峭壁刻名姓。
我來一何暮,今秋始乘興。
山勢環有缺,山門壺引柄。
戶挹清泚姿,頗愜幽閒性。
味將春茗宜,光與曉嵐暝。
架竹落僧廚,遠聲入清磬。
何當宿禪室,欹枕終夜聽。
飲多病骨換,照久塵襟迥。
銷盡謫居愁,無心治歸艇。
故人方遠適,訪我陳別情。此夜偶禪室,一言了無生。
覽君緘中寶,如搴清玉瑛。胡為蘊高價,歲晚徒營營。
辭秩貧且病,何人見艱貞。出無黃金橐,空歌白苧行。
威遲策駑馬,獨望故關樹。渺渺千里心,春風起中路。
近聞新拜命,鸞鳳猶棲棘。勸君寄一枝,且養冥冥翼。
甘泉多竹花,明年待君食。
石徑入丹壑,松門閉青苔。閒階有鳥跡,禪室無人開。
窺窗見白拂,掛壁生塵埃。使我空歎息,欲去仍裴回。
香雲遍山起,花雨從天來。已有空樂好,況聞青猿哀。
了然絕世事,此地方悠哉。
每上襄陽樓,遙望龍山樹。郁茀吐岡嶺,微蒙在煙霧。
下車歲已成,飾馬閒餘步。苦霜裛野草,愛日揚江煦。
雲對石上塔,風吹松下路。禪室宴三空,神祠同六趣。
兒童共戲謔,猿鳥相驚顧。南識桓公台,北望先賢墓。
世上人何在,時聞心不祝但傳無盡燈,可使有情悟。
出處兩茫然,低徊每自憐。
本無經國術,仍乏買山錢。
故邑三千里,他鄉二十年。
力微歸計杳,身遠客心懸。
桃李誰家樹,禾麻傍捨田。
鶉衣秋屢結,蝸室歲頻遷。
逝水終難復,寒灰更不然。
久要成齟齬,多病復沉綿。
俯仰衷情倦,棲遲野性便。
延徐誰下榻,訪戴獨回船。
恥灑窮途泣,閒修淨土緣。
談玄分上下,味道悉中邊。
有相皆虛妄,無才幸苟全。
棲雲同白鹿,飲露效玄蟬。
高蹈慚真隱,狂歌愧昔賢。
惟余空念在,山寺日逃禪。
江南多名山,雁蕩最崒嵂。
山中多古寺,靈巖渺無匹。
天柱高摩雲,展旗巧障日。
風榻臥石屏,霧窗涵卓筆。
上有小龍湫,龍鼻清泉出。
異哉諾詎羅,來此坐疊膝。
我亦蕩中人,景象頗能悉。
獨秀玩蒼翠,重台聽蕭瑟。
卻穿水簾谷,衣襟寒慄慄。
還入新月洞,意氣何飄逸。
安期指瓜棗,羨門獻梨栗。
飄瓦孰是非,臨歧置得失。
平生方外游,茲游為第一。
謾登嶺三三,休跨盤七七。
豈意山盡頭,時復有禪室。
門並雙峰尖,路爽千榕密。
觸石淺溪鳴,投林飛鳥入。
傍人應笑允,觀山何時畢。
笑話傍人道,恨我少登陟。
作詩寄行役,吾非貪著述。
離亭對衰柳,落日送行客。
秋聲在孤嶼,興來恣探陟。
台殿澄夕陰,明燈照禪室。
夜靜山月高,潭虛映空色。
水鏡清道心,超然垢氛滌。
浮雲亦何意,聚散隨所適。
風葉逐歸蓬,霜空起寒笛。
西嶽高僧名貫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畫羅漢,
魁岸古容生筆頭。時捎大絹泥高壁,閉目焚香坐禪室。
忽然夢裡見真儀,脫下袈裟點神筆。高握節腕當空擲,
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兩三軀,不似畫工虛費日。
怪石安拂嵌復枯,真僧列坐連跏趺。形如瘦鶴精神健,
頂似伏犀頭骨粗。倚松根,傍巖縫,曲錄腰身長欲動。
看經弟子擬聞聲,瞌睡山童疑有夢。不知夏臘幾多年,
一手支頤偏袒肩。口開或若共人語,身定復疑初坐禪。
案前臥象低垂鼻,崖畔戲猿斜展臂。芭蕉花裡刷輕紅,
苔蘚文中暈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長。
繩開梵夾兩三片,線補衲衣千萬行。林間亂葉紛紛墮,
一印殘香斷煙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筍織蒲團鎮長坐。
休公休公逸藝無人加,聲譽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
大小篆書三十家。唐朝歷歷多名士,蕭子雲兼吳道子。
若將書畫比休公,只恐當時浪生死。
休公休公始自江南來入秦,於今到蜀無交親。
詩名畫手皆奇絕,覷你凡人爭是人。瓦棺寺裡維摩詰,
捨衛城中辟支佛。若將此畫比量看,總在人間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