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萬八千丈,一根直下寒銀浪。
青蓮老子夜不眠,往往飛魂到其上。
詩情不滅流白雲,千載重見戴叔倫。
蓮花峰下赤城洞,芒鞋翻笑山中人。
秋風孤篁八九尺,老面百摺赬銅色。
田文席上摩吟髭,鶻立蒼苔煙雨黑。
我家竹屋棲龍岡,夜搗孤月餐寒霜。
醉騎白鹿軍峰下,一見贈我青瑤璫。
南山台前春正好,萬壑千涯清夢曉。
蒼苔石磴撫闌干,往事飛鴻天亦笑。
君今東首回牙檣,我亦西去凌蒼蒼。
截江橋南春水急,酒酣不記攀垂楊。
軍峰江南最高處,我上峰頭望君去。
歸時定入天台山,舉首雲音一相雇。
去年九日在衡陽。滿林霜。俯瀟湘。回雁峰頭,依約雁南翔。遙想茱萸方遍插,唯少我,一枝香。今年佳節幸相將。陟層岡。舉華觴。地暖風和,猶未菊開黃。此會明年知健否,判酩酊,醉秋光。
我遊仙都觀獨峰,轍跡雖在車不通。
鼎湖望極幾怊悵,悵無羽翮凌天風。
茲來樂成望白石,玉甑突兀摩蒼穹。
人言真人老聘裔,鑿開洞府遺仙蹤。
無人共登青雲梯,躋攀伴我惟枯筇。
縈迴約略三十里,踏遍萬疊高巃嵷。
斷崖泠泠落殘雨,雙石凜凜亭孤松。
卻從山椒下谷口,石欄屈曲遮碧棕。
頗疑山高氣凝凜,古來積雪今未融。
是誰玉斧妙鑴斲,仙洞雙闢驚神工。
巖深白日尚幽閟,別有石竅開天聰。
傳聞峰頭貯清泚,苔罅涓滴聲冬瓏。
奮身更與上虛閣,海山錯立煙濛濛。
腳底千山行伏龍,手揮五弦俯冥鴻。
霜林搖落當玄冬,長嘯一覽萬象空。
解衣寄宿旦過寮,魂夢亦墮冰壺中。
曉看日出滄海東,蠟炬百萬燒天紅。
眼高不數雁蕩雄,行田下笑康樂公。
未能辟榖追仙翁,頗亦有意棲琳宮。
三山不覺去人遠,安期羨門宜相從。
驂鸞駕鶴太多事,但欲御氣游無窮。
吳景奎《念奴嬌 壽暉東陽丁亥正月十三日生,推命者》詩詞原文及賞析
東陽老子,問天公、乞得兩番六十。初度孟陬春未到,卻算去年丙戍。火樹銀花,先開三夜,照耀維摩室。只園樹下,爭看無量壽佛。人道雙峴峰頭,乾坤清氣,鍾此彌天釋。掛錫叢林三十載,玉檢芝泥猶濕。嶺上白雲,盡堪怡悅,恐被風吹出。法身強健,摩挲時問銅狄。
適度含鄱口,來登五老峰。
千盤萬剝無人跡,雨過泥腥見虎蹤。
一徑孤懸五峰背,煙嵐五點濃如黛。
壁面起兮矗相向,石顏疊兮詭萬狀。
履觸雲生處,身齊飛鳥上。
霞綴屏兮成錦,霧彌谷兮如漲。
峰頭霧雨峰下晴,一邊湖樹夕陽明。
波聲直撼鄱陽縣,江色遙分湖口城。
憶昔揚帆彭蠡左,湖心迥壓看將墮。
今來頂上看湖光,湖光射眼白如霜。
不知浮蕩蒼翠表,只覺微茫眾山校
林交陰兮青兕啼,草豐茸兮故步迷。
遊人今夜何峰宿,遙逐鐘聲度水西。
朱籐朱籐,溫如紅玉,直如朱繩。自我得爾以為杖,
大有裨於股肱。前年左選,東南萬里。交遊別我於國門,
親友送我於滻水。登高山兮車倒輪摧,渡漢水兮馬跙蹄開。
中途不進,部曲多回。唯此朱籐,實隨我來。瘴癘之鄉,
無人之地。扶衛衰病,驅訶魑魅。吾獨一身,賴爾為二。
或水或陸,自北徂南。泥黏雪滑,足力不堪。吾本兩足,
得爾為三。紫霄峰頭,黃石巖下。松門石磴,不通輿馬。
吾與爾披雲撥水,環山繞野。二年蹋遍匡廬間,
未嘗一步而相捨。雖有佳子弟、良友朋,扶危助蹇,
不如朱籐。嗟乎,窮既若是,通復何如,吾不以常杖待爾,
爾勿以常人望吾。朱籐朱籐,吾雖青雲之上、黃泥之下,
誓不棄爾於斯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