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詔漫隨丹鳳急,一溪聊與白雲閒。
豐沛布衣吳芮客,回首鹹秦坐淒惻。
漫隨霸楚西道遷,未甘漢地山河窄。
隨身三尺青龍子,曾斷當塗素靈死。
手提巖上試秋水,大石迎風開披靡。
東歸欲整堂堂陣,吳兒未足勞餘刃。
炎靈天啟定中原,大言成事人方信。
君不見不侯飛將能射虎,誤中他山猶飲羽。
織錦停機,服箱休駕,兩情此夕交歡。碧漢無雲,銀波萬頃茫然。憑誰為泛仙槎去,問佳期、何事經年。柰玉蟾易老不多光景連。老□□節歡懷少,漫隨他兒女,瓜果開筵。今古無情,算來最是青天。不曾見與何人巧□,只知間阻因緣。信而今悲歡離合,遍滿人間。
杭泉三千二百里,一瓶一缽走桑梓。
此僧胸中有詩腸,一口吸盡四海水。
自從北海至南海,搜詩直到珊瑚底。
歸哉非為戀鄉味,橄欖檳榔紅荔子。
隻身家世無眷屬,亦不尋訪囝郎罷。
一欲追還李太白,二欲中興杜子美。
三欲扶起黃魯直,四欲再作陳無己。
若島若可若貫休,直下視之眇糠秕。
名僧詩話六十卷,我葺偈頌如野史。
西天七祖南六祖,略如志傳與表紀。
尋復悔之泯其稿,間存一二笑狂斐。
幼讀紫陽先生書,豈可捨之從釋氏。
爛卻沙頭月一船,不妨文公漫隨喜。
可與言詩宜與言,不可與言姑止止。
我昔聞諸太古初,馮翊窅窅安可摸。
自從庖羲得龍馬,奇偶變化滋圖書。
結繩之政由此毀,蝌蚪鳥跡紛壇起。
後來大小二篆生,周稱史籀秦誇李。
只今相去幾百年,字體散漫隨雲煙。
岐陽石鼓土花蝕,繹山之碑野火然。
縱有秦銘刻岑石,冰消雪剝無蹤跡。
書生好學何所窺?每展史編空歎息。
樊山先生東魯儒,好古博雅耽成。
八分小篆純古法,鑿石置之東南隅。
白石光芒爭照耀,滿城走看嗟神妙。
向來傳寫何足珍,棗木空貽後人誚。
徐公手摹烽火塵,金陵近刻殊失真。
那如此本意太淳,丞相李斯下筆親。
申屠墨莊有傳授,法度森嚴非苟苟。
豈惟後學得所師?萬世千秋垂不朽。
臥鴨池頭小苑開。暄風吹盡北枝梅。柳長莎軟路縈迴。靜避綠陰鶯有意,漫隨游騎絮多才。去年今日憶同來。
桃萼正芳菲。初占春時。蒸霞燦錦望中迷。斜出繁枝臨曲沼,鸞鑒妝遲。蜂蝶鎮相依。天氣融怡。空教追憶武陵溪。片片漫隨流水去,風暖煙霏。
方回《次韻受益再題荊浩山水圖當是洪谷子自寫所居》詩詞原文及賞析
太行荊浩之鄉里,佳處立參仍坐倚。
崖樹澗石皆寫真,想見今毫吮沁水。
當年自號洪谷子,畫成署名細如蟻。
此豈自圖其所居,屋上峰巒插天起。
柵門雞犬鎖寒林,僮馬盤山暮煙紫。
高者佛寺平者川,關仝范寬焉得比。
我少學畫中棄之,時到古齋漫隨喜。
好古人多識古希,不意永嘉聞正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