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奴而比干死,屈原以葬湘江水。
痛哭書生不見歸,朱董何人呼得起。
深衣大老為腐儒,紈荅小兒稱丈夫。
學士時為八風舞,將軍日醉千金壺。
人間赤子苦鉗,抱麟反袂空流涕。
嗚呼噫嘻!不有祝佞,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世矣。
老倪昔戇去國,時無一語為王留。
自從醫國失扁鵲,民之瘼矣矧可瘳。
滿朝爭慕舌為柔,忍恥戴天事世分。
間有一念及王事,祗能氏頭效楚囚。
漢家朝得一汲直,淮南即日干戈休。
夷甫清談介薄俗,坐視平陸覺神州。
殘寇六年污京汴,群魚假息斧中游。
陛下至仁一南北,天假機會忍不投。
顧盼左右求所倚,張仲教友故侯。
亟下一紙起高臥,明堂一柱清廟球。
書生聞詔喜不寐,江在有人吾何憂。
翻思死者不可生,誰為中興壯共猷。
未必軍中有老范,且乞王所容居州。
太息重太息,吾行無終極。
冰霜迫殘歲,鳥獸號落日。
秋砧滿孤村,枯葉擁破驛。
白頭鄉萬里,墮此虎豹宅。
道邊新食人,膏血染草棘。
平日鐵石心,忘家思報國。
即今冒九死,家國兩無益。
中原久喪亂,志士淚橫臆。
切勿輕書生,上馬能擊賊。
我生海南萬山間,出門岡隴相迴環。
平田更無十里闊,何處知有天地寬。
男兒墮地六合志,抱此一雨常悁悁。
早年曾作天府客,長歌東出穆陵關。
關頭仰天坐歎息,百年事業如彈丸。
乾坤只限衣帶水,何繇萬里窺中原。
只今文軌一潮混,地不改辟時易然。
斯須洛京見嵩華,咫尺孔林登泰山。
聖賢往跡正在此,譬若木水有本原。
北方學道古所貴,當年楚產皆其偏。
從來一氣有旺歇,況及人事多移遷。
程門立雪道南後,幸此一脈猶綿延。
武夷考亭今洙泗,文公之學行八埏。
當時亦號小洛陽,游胡劉蔡居相聯。
風流不減程邵馬,至今故老人能言。
起來高目視八荒,斯文一縷千鈞懸。
人心不啻溺焚急,茫茫大柄伊誰顓。
但得人讀周孔書,不患古道今無傳。
圖書龍馬事闊遠,滎河溫洛仍當年。
疇分三三卦八八,舉目法象非虛玄。
大哉伊亳一德書,此極翼翼甸幅員。
太平六典深識此,下方余意公惓惓。
不惟周官列三百,更將儀禮陳三千。
成周致治絕千古,空餘軌則留殘編。
尼山已歎鳳不至,只有夢寐相周旋。
從茲架漏過千載,何時赤子當息肩。
漢初自是有餘責,仁義經制皆蕝綿。
董公年老賈生少,至今秦法常襲沿。
婁敬一言豈通論,長雄氣習爭相挻。
絕愛東都一代治,猶是三代氣象存。
泱泱思樂鼓鍾地,冠帶幾萬圜橋門。
尊師重傅古亦少,一變至道夫何難。
惜哉桓榮無此學,西方現出金光仙。
馬來牛去事甚淺,自此正氣常腥膻。
秣陵青山那得以,獨有此地余衣冠。
王通元經莫輕議,太和文治誠班班。
一時禮樂盛興學,千閭萬井皆均田。
殷周而下此一治,王蘇諸老重討論。
卻恨晉陽好昌運,大綱不正他何觀。
此幾一失又幾載,高天厚地銜深冤。
雖然正氣當有合,古今良會應非慳。
書生杜門三十載,邂逅三生一日緣。
願言挾冊拜曲阜,更欲促駕窺澗瀍。
河南夫子倡道地,似聞荒草凝淒煙。
聖賢事事在耳目,依然昔日佳山川。
文公之道會當北,古今此理常往還。
昭代表音自此始,九州四海須同文。
在道久分要統一,皇極一建趨蕩平。
老癃扶杖何日見,深衷寓此觀洛篇。
堯夫卜宅太平日,有道經世常一元。
揚帆東南必滄海,振屐西北須崑崙。
魯侯僖伯我有望,殘山剩水難為妍。
吳儂生長水與雲,不採蓮花拔蒲根。
窮山鑿石出奇怪,顛坑僕谷無寒溫。
宣和倖臣以佞進,橫江花石如雲屯。
造化有此誠瘡痏,奈何浮靡誇樸敦。
守令誅求星火迫,州縣驚擾河濤翻。
舉觴誰酹栟櫚子,我欲從之以為昆。
爾來刳作短尾銚,形模簡古得全渾。
遺君日以烹龍鳳,要和松風瀉潺湲。
彌明譏評二子媿,盧仝風味千載存。
搜攪胸中萬卷富,傾動筆下三峽源。
可憐長安貴公子,飽餐荔支饜河豚。
豈知是中有佳趣,目方懺視手不捫。
武夫丁字且不識,一炮擬落天驕魂。
平生攘臂吒飛石,唾取青衫明主恩。
書生調度清且苦,臭味不同誰與論。
祝君勿遣羊羹污,以友石供古銅盆。
書生於世無所用,歲晚東陵瓜自種。
幾度騎驢欲出門,青松繞捨雲扃洞。
枕書高臥綠陰中,何許清風驚午夢。
始知絳節下丹霄,左驂麒麟右鸞鳳。
行行原隰廣咨詢,歷歷閭閻摩疾痛。
懸崖絕壁冰照壑,白晝青山雷欲凍。
神奸畏景那敢見,肯綮逢刀無不中。
范滂太守使令懾,楊綰入相朝野頌。
每繙圖史想斯人,常恨寥寥千載空。
水見黃河山太華,不識歐陽當自訟。
振衣扶策候轅門,秋意欣然雲走送。
願調梅鼎作商霖,老我荒園日抱甕。
夫子賢堯舜,老彭嘗竊比。
郯子及師襄,下問曾不恥。
河汾一書生,自謂聖復起。
西京投閣士,敢與孟軻齒。
古人取名廉,後人取名侈。
誰知今人中,復見古君子。
方君帥南越,千載少倫擬。
燕居榜師吳,一謙具四美。
隱之經石門,得名一杯水。
伯始萬事優,可但清而已。
官曹服公德,廉仁革貪鄙。
民俗陶公化,淳厚勝奸宄。
蠻獠畏公威,折箠制千里。
老猾憚公明,束手敢干紀。
三城有餘力,一堂仍舊址。
裘帶自清閒,賓僚多燕喜。
惟昔開元相,勳業照青史。
胸蟠活國計,試手曾向此。
我公廊廟具,勞外亦久矣。
尺一趣歸裝,高蹈廣平軌。
塵起一月憂無禾,瓦鳴三日憂雨多。
書生重口輕肝腎,不如牆角蚯蚓方長哦。
少昊行秋龍灑道,風作萬木皆商歌。
病夫強起開戶立,萬個銀竹驚森羅。
人間偉觀如此少,倚杖不覺泥及靴。
菊叢欹倒未足道,老境知奈梧桐何。
是事且置當務本,菜圃已添三萬科。
霜風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
問客今歸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
讀書作文四十載,浪走不啻萍在池。
束書隨身乃封戶,睥睨一甑蒙蛛絲。
傾囊千金勸少貶,掉頭一笑吾寧饑。
學如木水有源本,朝販夕售顏忸怩。
市倡青紅衒廛陌,窈窕深閉無由窺。
清詩學自稟繩律,如嚼冰雪寒肝脾。
平生交遊半豪俊,如此人物見者希
每項拈佳句對客誦,謂是古作非今為。
吾先君子壇級尊,子來談笑容攀躋。
我從弱歲同硯幾,如今攬鏡斑鬢髭。
笑渠常遭俗眼白,短力不得相扶持。
前日提筆試外省,我亦薄宦初來歸。
口占程文問中否,強弩破葉劍截泥。
十月十日夜漏盡,小奚驚夢來打扉。
雲有吉報可速起,倒穿衣裳喘而也。
賀者已滿坐無處,拍手怪我來何遲。
淋淳一紙見名字,倉卒未省來其誰。
喜歡不記語雜亂,但說老眼天不眵。
明朝再拜酌酒賀,屋角一丈飛虹蜺。
書生一第蛻骨耳,排風軼電方自茲。
阿兄地下喚不應,門戶藉子扶寒衰。
鄉閭朋舊誇地產,洗眼晝繡增歎嘻。
孤童疋馬顏色異,關吏偷語驚且疑。
到家羊肥酒亦熟,山頭松檟生光輝。
墳前百拜謝教育,持身願報父母慈。
盤谷亭前白雪枝,春意稍稍回芳蕤。
尊前不可無此客,花雖不言意慘淒。
遲君急旋共一醉,青衫入手無閒時。
長安少年好狗馬,日日遨遊五陵下。
八尺騰驤行地龍,突過無前追疾風。
一箭穿空兩鵰墮,尚挾白羽腰騂弓。
回鞭更踏南山路,射殺山中白額虎。
卻解重五四尺獒,快逐豐狐搜狡免。
錯罷歸來喚歌舞,釃酒割鮮供笑語。
窮巷書生那有此,毛穎陶泓守環堵。
老來無力跨蹇驢,少日青鞋只徒步。
何況平生非獵師,何須有犬如韓盧。
青氈舊物猶在室,吹燈未滅憂穿窬。
似聞黃耳雲來孫,豐顱拳尾雪不如。
從公覓取扞門戶,主人高枕偷兒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