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才不鼓琴,良為知音撤。
淵明琴無弦,荊扉晝常閉。
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
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蕝。
子陵持正論,阿庚腰領絕。
寧可負鑿方,枉尺未應屑。
郊居本寂寞,況乃生計拙。
食指日益敏,資用時告竭。
客至坐無氈,竊與鄭公埒。
天隨拾杞菊,焉能饜餔餟。
平生所厚人,過門或電制,
嘗聞貴易交,一命已變節。
包苴既無魚,裋褐倦造謁。
闊遠故人書,誰復訪衰苶。
有焰手可炙,其如火不熱。
聞酸蚋必聚,其如醯不冽。
向來出肺肝,生死語虛設。
醇風恣澆漓,仁義從蕩滅。
江湖足相忘,何苦怨離別。
黃君忘年友,歲寒我輩列。
抗志忌詭隨,講究亦可悅。
高堂甘旨奉,敢以貧故闕。
姑從學學半,俯首棲林樾。
近枉寄贈篇,用意尤清切。
似聞於易道,琅誦口不輳
顧慚澤畔,韋編老披閱。
未達言外意,搔首漫卼臲。
三聖日星垂,牆仞靡容瞥。
動靜本自然,發明賴前哲。
屈伸相感觸,至理甚昭晰。
泰反覆於隍,而順出自穴。
機緘默循環,勿用騰口說。
寒泉終可食,但貴井常渫。
正乏雙南金,報稱愧滅裂。
見許惠然來,諒不出良月。
莫學王子猷,興盡江天雪。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
佛知其愚難教語,寶塔令父左手舉。
兒來見佛頭輒俯,且與拜父略相似。
佛如優曇難值遇,見者聞道出生死。
嗟爾何為獨如此,業果已定磨不去。
佛滅到今千萬祀,只在江湖挽船處。
百載鏡中容。仰手為祥覆手凶。生死榮華今在目,休逢。疾速回心認祖宗。得得妙相從。滅盡三屍九個蟲。一氣浩然調養正,沖融。免擊精藍
虞韶九奏音猶在,只是巴童自棄遺。
閒臥清秋憶師曠,好風搖動古松枝。
一顧成周力有餘,白雲閒釣五溪魚。
中原莫道無麟鳳,自是皇家結網疏。
長愛真人王子喬,五松山月伴吹簫。
從他浮世悲生死,獨駕蒼鱗入九霄。
越裡娃童錦作襦,艷歌聲壓郢中姝。
無人說向張京兆,一曲江南十斛珠。
雲堆西望賊連營,分閫何當舉義兵。
莫道羔裘無壯節,古來成事盡書生。
可歎浮塵子,纖埃喻此微。寧論隔紗幌,並解透綿衣。
有毒能成痏,無聲不見飛。病來雙眼暗,何計辨雰霏。
乍可巢蚊睫,胡為附蟒鱗。已微於蠢蠢,仍害及仁人。
動植皆分命,毫芒亦是身。哀哉此幽物,生死敵浮塵。
但覺皮膚憯,安知瑣細來。因風吹薄霧,向日誤輕埃。
暗嚙堪銷骨,潛飛有禍胎。然無防備處,留待雪霜摧。
吾賞觀中夏,地平如砥石。
幅員數萬里,車馬通轍跡。
帝宅君土中,紫垣當辰極。
長江斷其南,絕塞經其北。
東海西流沙,天為限夷狄。
三代千餘年,天子雖務德。
實以險為恃,四夷皆潛匿。
漢唐德稍衰,地勝豈殊昔。
暫來還亟去,不敢窺城壁。
石晉一失謀,六州淪胡域。
天地破扃鐍,山川無阻阨。
貽爾子孫患,固知非遠策。
桓桓周世宗,三十纂堯歷。
一歲破河東,劉崇喪精魄。
再歲復秦鳳,不庭自柔格,
三歲出南狩,王師拯焚溺。
江北十四州,取之如卷席。
四歲征關南,曾不發一鏑。
三州相繼綹,德聲暢蠻貊。
李忭請臣妾,錢鏐修貢職。
帝欲因兵鋒,乘勝務深擊。
直取幽州城,拓土開疆常
重收虎北口,復關閉寇賊。
是時戰屢捷,六軍氣吞敵。
平吳如破竹,成功在頃刻。
惜哉志不就,暴疾生中夕。
帝宋承大寶,聲名發丕赫。
全蜀獻土地,舉吳上圖籍。
荊潭與甌閩,助祭來匍匐。
開城納江浮,御樓受晉馘。
區內一正朔,六州獨割剔。
憤憤柳崇儀,才宏包旦奭。
生長在河朔,耳目熟金革。
旗鼓朝治兵。酒餚夜結客。
握臂說心誠,倒囊推金帛。
客以豪傑士,遇侯頗感激。
往來達厥誠,生死顧效力。
萬德納我說,洞然絕嫌隙。
事成已有萌,侯去何雲亟。
豪傑夜空回,賬中屢歡息。
我鑒此二事,天意終難測。
撫卷一感傷,兩眼淚潸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