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中春麟德殿會百僚觀新樂詩,一章,章十六句》詩詞原文及賞析
芳歲肇佳節,物華當仲春。乾坤既昭泰,煙景含氤氳。
德淺荷玄貺,樂成思治人。前庭列鐘鼓,廣殿延群臣。
八卦隨舞意,五音轉曲新。顧非咸池奏,庶協南風熏。
式宴禮所重,浹歡情必均。同和諒在茲,萬國希可親。
個個修行,人人咽納,誰悟真道。曲徑多岐,旁門小法,誤了人多少。容成豈是,神仙究竟,採藥謾多爐灶。忽一朝,脫卻桶底,性根壞倒。爭如內觀,無為清淨,學取本來莊老。匹配陰陽,抽添鉛汞,八卦為端表。人生如夢,流年似箭,回首也須聞早。貪迷戀,春花秋月,何時是了。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捨不得,自然恰好。
誰生誰病,誰死誰老。
達人無證,凡夫顛倒。
日西道晚,日東道早。
有睛無眼,撞頭磕腦。
扶籬摸壁,棄金抱草。
機關木人,弄口叫好。
線牽則動,索斷則倒。
撒放閒處,如第爛稿。
本自無形,被他作造。
五彩妝來,安名立號。
只欲瞞他,何曾自保。
打鬧過日,全無倚靠。
問他貴姓,口中便道。
草木李張,適來方到。
有甚急事,特來干冒。
衣食不足,莫怪聒燥。
人口不安,田園旱澇。
賺埋公祖,移墳修造。
被術人算,年月不好。
朝山拜獄,何處不到。
未嘗感應,至今羅噪。
又逢卦師,胡言亂道。
速遷公祖,更改門灶。
絲蠶天旺,官祿便到。
但信八卦,陰陽最好。
公卿宰相,都是我振。
酌發稍輕,搖頭擺腦。
贈他豐厚,連聲道好。
因此貧窮,日夕煩惱。
雪上加霜,苦寒難保。
耳裹忽聞,普庵得道。
捻土為香,直須親到。
行來不覺,鐘聲浩浩。
自心火急,無人通報。
行童不管,維那高傲。
息心定意,低聲苦告。
不久之間,果見一老。
一條拄杖,披一布襖。
豎個指頭,教我速道。
鼻孔遼天,眼睛潦倒。
更不說錢,也不愛寶。
不得妄想,不得作造。
但識得心,無法不到。
汝本是佛,不須別討。
離諸名相,法身自保。
生滅本無,諸佛假號。
世出世相,全無可道。
直實一心,不空靈寶。
十方諸佛,都有裹許。
一切幻緣,此心無主。
幻化須盡,心等太虛。
識得此心,如琉璃珠。
隨色影現,無著無去。
得意忘言,了更無語。
亦無可捨,亦無可齲
也不燒疏,也不化紙。
設齋無限,供養蛇鼠。
佈施不明,卻還沉墜。
雖是善因,能招惡理。
公子王孫,因修福慧。
持齋精進,衣食佈施。
才出頭來,一切整備。
豈用埋屍,卜度好地。
心若不善,一切不利。
頭頭作業,處處祭鬼。
枯骨消磨,神識沉墜。
生不念善,死地獄現。
在處慈悲,來生方便。
不信佛法,貧窮下賤。
萬中無一,官人相現。
滿山滿嶺,頭長觜尖。
撈魚罝鳥,歷劫相煎。
無一毫善,皆是結冤。
不識父母,叫喚喧天。
貪淫殺盜,罪不可言。
陰振未滿,王法牽纏。
心無一足,煩惱連天。
因何不息,澄淨心田。
若不飲酒,智慧光鮮。
親近善者,心自善妍。
若不食肉,公婆不哭。
日夕心靈,善神助福。
若不殺盜,自身無惱。
行住坐臥,心無煩惱。
若不邪淫,淨行甚深。
精神勿虧,身體安寧。
若不妄言,常親貴侶。
守口如瓶,不驚寒暑。
若不貪愛,觸目便會。
見如不見,背如不背。
若不嗔癡,眼耳如泥。
天翻地覆,我自不知。
若不惡口,身如瓦狗。
人來不吠,棒打不走。
若不兩舌,無事閒歇。
誰是誰非,清風明月。
若不綺語,身心一如。
所在尊貴,為人中瑞。
十般不善,在迷不見。
佛為分別,覺悟自見。
依此修行,見本來面。
大地含靈,誰敢輕賤。
心共一心,隨業轉變。
我若不如,只管吃現。
我令始覺,感佛方便。
翻十不善,回向十善。
永不賺你,天亦常願。
超出三界,見佛知見。
凡夫肉眼,非明不見。
無日月燈,如黑漆面。
開眼見色,色即歸空。
空中無得,恰如無見。
開眼無見。心若未了,
識業黑變。今日安樂,
逐光隨現。眼光落地,
黑暗周遍。心思業顯,
雷奔閃電。怕怖天地,
投誰發願。百千刀輪,
火車掣電。一剎那間,
魂識消散。動經塵劫,
業無所間。豈比世間,
公牽私絆。哀哉眾生,
尚貪吃飯。若還思死,
火急難辨。五千教典,
祠言無限。只為愚心,
習氣深慣。已化聞經,
已身無難。一人了達,
與眾除患。不勸不善,
惡不消散。若聞其聲,
何忍食由。若見眾生,
死當助哭。身衣口食,
難心自足。直至到死,
神識纏逐。隨念往生,
定入毛畜。心不念佛,
鎮在牢獄。心若念善,
□□□□。善果善因,
笙箏笙竹。不曾捻種,
遍地野菊。耕田得禾,
耕畬得粟。樂善天堂,
造惡地獄。善惡無差,
由心直曲。信佛拜泥,
轉轉昏迷。信神燒紙,
自損谷皮。信經讀字,
不干心事。信道行淫,
只瞞自心。信善貪財,
到死也呆。信福殺盜,
不久惡報。信是說非,
將油洗衣。信罪不悔,
如飛蛾昧。火爍油煎,
去了又來。一似浮徒,
貪嗔癡愛。前念作福,
後念受罪。人不達理,
妄執神鬼。人不會事,
梅上添醋。急處斗急,
好做不做。見他富貴,
一心趨侍。借口一文,
還十文利。連妻帶子,
為他奴婢。子細觀瞻,
丈夫意氣。非我不非,
是我不是。有無分定,
因果相繼。懶惰貧窮,
精勤富貴。修般若多,
獲慈悲惠。今生和順,
在處恭敬。來生佛國,
開發眾信。習氣清淨。
行住皆定。定中有慧,
慧體如鏡。鏡不是鏡,
是非成玻失卻是非,
大圓智鏡。若人全會,
何垢何淨。本無背面,
光明性命。性即佛性,
命即慧命。非生非老,
誰死誰玻包括有無,
無欠無剩。風動塵起,
無有不應。水陸色空,
血脈連通。微塵不透,
不成正道。影響無知,
猶如死屍。頭上一劄,
卻令眼眨。腳下一針,
用口呻吟。問病叫痛,
類同蠢動。將假為身,
業力所成。成應有壞,
有壞復形。成有本空,
誰解通宗。不宗為本,
無住為宗。不空不住,
無異虛空。快須薦取,
脫卻樊籠。古佛今佛,
因此大通。釋迦親印,
猶如虛空。如水中月,
應物標宗。如水是體,
水月空同。有無相貌,
二相皆同。同則無礙,
有礙不中。不中非佛,
佛亦無窮。騰今耀古,
不受瞞籠。萬法之母,
諸佛祖公。若人了達,
便與佛同。若人不了,
萬法盲聾。猶如雜話,
枉費日工。如是家寶,
永不空空。究竟無說,
法本無空。普庵和尚,
家寶示眾。
上丹田,玄空路。玉鎖金關,八卦珠簾庫。左有青龍,右有白虎。碧眼胡僧,便是三清土。虎伏龍,龍伏虎。戰退三屍,贏得河車路。意馬心猿弄拴祝運上崑崙,透入泥丸去。
洞天深處。道非遠,咫尺人難悟。浮沉內景。須憑匠手工夫。專候曉來,一點陽生通玄路。盡藏在碧波深深處,恁時主。地雷震動山頭雨。漸澆灌黃芽,乍離土。嬰兒採得攜籃去。向真霞六陽,鼎內烹煮。搬運轉,東西與南北,鋪八卦九宮,要知宗祖。十干數內分左右,要顯龍虎。玄武後隨,朱雀當先,祥雲布。曲江上,萬神都來聚,夫與婦。癸母跨赤龍,歸洞府。要尋覓金翁,問憑據。陰陽會合三千數。指天地海山,同壽堅固
未有大撓書,先有伏羲易。
古人尚卜筮,今人信命術。
八卦與五行,皆自河圖出。
易中元有命,道一萬事畢。
卦義六十四,蕭君得其一。
江湖旅瑣瑣,談命以巽入。
人情愛委曲,喉舌嫌棘棘。
言言依忠孝,君平意未失。
我生獨骯髒,動取無妄疾。
是有命流行,誰隕復誰詘。
安能從兒女,朝夕談暱暱。
若卦有人買,不妨君賣直。
劉君卓犖士,出知詩書胄。
眉目儼如畫,幽花眩晴晝。
踉蹌忽來謁,進退頗溫茂。
自言宅偃師,家昔千金富。
大父名法從,纍纍印懸綬。
文辭補元化,求者輒奔走。
繼此簪纓余,矜莊事雕鏤。
無食不鳧翠,有衣總文繡。
蘭舟盟津水,蠟屐穀城岫。
或騎紫騮馬,深林出從獸。
黃須年少兒,執矢列先後。
一發巧中肋,歡聲溢郊囿。
狼兔懸寶鞍,歸來薦清酎。
燕姬白如雪,時唱清角侑。
人意天上郎,雌伏不敢雊。
一旦黃金盡,其事乃大謬。
漁樵來爭席,傔媵或昂脰。
憤來氣屢絕,十起九顛仆。
折節去讀書,攻苦分句投。
初如蛇入筒,漸類雛脫矰。
把筆學為文,眾色紛采就。
又恐誤儒冠,雜藝亦兼究。
雅琴辨商宮,古文參篆籀。
六物推休祥,八卦占爻繇。
更參九箴法,俞穴別膚腠。
聞棋與握槊,賭勝欲起鬥。
不覺疾聲呼,有若熊虎吼。
最便結風舞,唯恐技難售。
偶逢玳筵張,餚核列飣餖。
酒酣兩耳熱,徐起整衿袖。
文鸞側惸翎,皓鶴仰褰噣。
躡節眄盤鼓,迴旋逐音奏。
雖得諸工憐,不博兩眉皺。
使者天上來,會合誠薢茩。
負書亟從之,何翅杵投臼。
三河及幽並,無地不馳驟。
登高或弔古,感時更懷舊。
恨無息肩所,若沈痾待灸。
前年往龍漠,氣序異常候。
八月雪即飛,一夜三尺厚。
今年度庾嶺,熱氣甚蒸鎦。
老梅雖未花,鐵干倚雲瘦。
欲俟喘息定,陰崖聊宿留。
王虺長過竹,矯首出嶔竇。
日光夾明鏡,鑠我汗如漚。
閒目但待噬,有術不暇祝。
性命鴻毛輕,幾被山鬼蹂。
年來自懲創,此險安可復。
俯思十載間,行事賤如畜。
徒然召悲辛,寸祿焉能收。
即將巢雲松,終老友猿狖。
予聞心鼻酸,宛若身在疚。
於時十月交,日月會龍尨。
霜風吹人急,層衣悉穿漏。
百齡駒過隙,胡不重棲宿。
須知學踐形,庶不慚載覆。
勺水當離尊,贈詩比糧糗。
歸歟勿久留,吾言不能又。
家緣不藉。遇風仙傳得,修補清虛之架。懶裡尋慵,慵裡更尋閒暇。上街來,除我相,先乞化。木人箭指雲溪射。覺正中周,天通明八卦。見粒神丹,燦爛果然無價。水雲遊,訪秦川,行教化。
嘗聞紹述絳守居,偶來覽登週四隅。
異哉樊子怪可吁,心欲獨出無古初。
窮荒搜幽入有無,一語詰曲百盤紆。
孰雲已出不剽襲,句斷欲學盤庚書。
荒煙古木蔚遺墟,我來嗟祗得其餘。
柏槐端莊偉丈夫,蒼顏鬱鬱老不枯。
靚容新麗一何姝,清池翠蓋擁紅蓿
胡鬅虎搏豈足道,記錄細碎何區區。
虙氏八卦畫河圖,禹湯皋虺暨唐虞。
豈不古奧萬世模,嫉世姣巧習卑污。
以奇矯薄駭群愚,用此猶得追韓徒。
我思其人為躊躇,作詩聊謔為坐娛。
靜室修心,雲山養道,幾個遇人傳訣。鑽攢八卦,鼎備三才,修建道家基業。陰與陽並,斡轉樞機,旋走虎龍蟠結。這天機逆順,學流不曉,豈能分別。希夷理、瑞氣騰騰,祥雲靄靄,紫霧罩籠金闕。千神鹹備,萬化全成,方應大丹熟也。琪樹瑤花,遍滿虛無真景,翠紅相列。觀心澄曉月,清風滿目,洞天清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