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次韻和劉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詩詞原文及賞析
都城日荒廢,往事不可還。
惟余故苑石,漂散向人間。
公來始購蓄,不憚道裡艱。
盡從塵埃中,來對冰雪顏。
瘦骨拔凜凜,蒼根漱潺潺。
唐人惟奇章,好石古莫攀。
盡令屬牛氏,刻鑿紛班班。
嗟此本何常,聚散實循環。
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區寰。
君看劉李末,不能保河關。
況此百株石,鴻毛於泰山。
但當對石飲,萬事付等閒。
衡湘久來往,眼到山輒對。
愛山真自性,久看眼未礙。
今朝渡石潭,蘭槳亂青帶。
初升岸稍高,忽喜地更大。
行行兩垣間,沙路得平快。
豁然見良疇,小覽百里外。
涵溶趙家滑,千頃疏幾澮。
人家隔楊柳,或映桑林背。
連連麻麥墟,雞犬達鳴吠。
宛如京洛郊,北望一悵慨。
古城誰所築,隱隱僅如塊。
娉婷九塚藏,巧緻六寶在。
想其誇壯時,豈念遺跡晦。
主人隴西生,懇款具鮭菜。
墅前稼尤美,彌壤黃雲曬。
雲湖從此逝,日暖風不噫。
循岡逶迤登,呀口駭漰沛。
是名湖西缺,節縮有石埭。
捨輿尚盤陀,漸見湖尾派。
菰蒲傍籬落,獵獵村沽旆。
曳筇大堤長,堤址屹然塞。
胡床羅四五,植傘據其會。
恍若畫圖張,彩筆窮物界。
滿奩開玉鏡,萬象自清汰。
浮光散鵝鶩,沉影亂鱗介。
紛紛漁舟子,點綴助姿態。
其心曾未閒,詎比觀者泰。
東頭輸寫處,百丈走霜瀨。
匯為碧泓深,嚙漱垠崿壞。
非茲兩雄堨,何以鎮橫潰。
尚雲春水時,雷注聒天聵。
田翁亦好事,巨艇遣迎載。
山陰興則同,所訪何必戴。
招提有豪客,置醴久相待。
歸途瞰烏泉,船首滯葭薈。
朱樓亦近止,欲往思中敗。
刺竿小彎碕,迥眺長嶺背。
峰巒未可窮,卻過陳家匯。
幽尋何所得,憩倦茂林最。
回船漾中流,枵腹思勇嘬。
羽觴凡五舉,銀鯽才一鱠。
山氓爭睢盱,窺覘互驚怪。
桃源果何似,此地良足愛。
要當建亭榭,聊復藝菰芥。
賞心浩無涯,羲馭慘欲退。
吾儕幸強健,勝踐莫辭再。
人生貴歡娛,世俗苦埃壒。
黃君早交友,聞善肯相誨。
楊君素疏豁,為善克自裁。
李君更清苦,有意飾紉佩。
彪君知勉勵,不但聞梗概。
惟余真潦倒,道退齒徒邁。
從游亦何幸,魚目慚明琲。
誓言來年春,景物重華盡?/p>
荷花千葉裝,一一青羅蓋。
蒼蒹沒大浸,碧巘檻芳藹。
遠陪鷗鷺群,坐笑桔槔械。
仍須少留宿,促駕古所戒。
持鉤不求魚,何用五十轄。
優哉復悠哉,此樂未為太。
三十始去家,四十初南遷。
五十復還朝,白髮正紛然。
故人從西來,鞍馬何聯翩。
握手得一笑,喜我猶生全。
別離多憂患,夢覺非因緣。
惟余歸耕計,粗有山下田。
久糜太倉粟,空愧鄉黨賢。
老兄當治行,令德齊高年。
幸此民事清,未厭軍壘偏。
父老攜壺漿,稚子迎道邊。
應有故相識,問我何當旋。
君恩閔衰病,歸駕行將鞭。
餘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壯。
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悵。
誤蒙三聖知,貪得過其量。
恩私未知報,心志已凋喪。
軒裳德不稱,徒自取譏謗。
豈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
身雖草莽間,名在朝廷上。
惟余服德義,久已慕恬曠。
矧亦有吾廬,東西正相望。
不須駕柴車,自可策蔾杖。
坐驚顏鬢日摧頹,及取新春歸去來。
共載一舟浮野水,焦陂四面百花開。
藹藹層城陰,彌彌溪流漫。
問誰所構堂,軒窗傍高岸。
答雲唐刺史,文采當時冠。
華筵勢獨高,賓佐俱才彥。
吹簫橫落日,畫蒨如雲散。
健兒簸旌旗,水戰逞奇玩。
臨流賦新詩,意氣共稱歎。
烽火幾荒殘,城郭多遷換。
歌聲久矣滅,郵亭鎖溪畔。
台傾鳥雀下,闌壞鳧瑽亂。
惟余南山青,依然眼中見。
茲游太奇絕,我亦壯君侯。春風殷地悲歡,笳鼓萬貔貅。平昔心胸吞著,八九江南雲夢,今上岳陽樓。尊酒浣塵土,山雨戰青油。竟陵客,又挾病,入西州。惟余與汝湍水,東決則東流。遙想凝香居右有人不。
赤城巖邑今窮邊,路傍死者相枕眠。
惟余婦女收不殺,馬上娉婷多少年。
蓬頭垢面誰氏子,放聲獨哭哀聞天。
傳聞門閥甚輝赫,誰家避匿山南巔。
蒼黃失身遭惡辱,鳥畜羊縻驅入燕。
平居鄰牆不識面,豈料萬里從征鞭。
酸風吹蒿白日短,天地闊遠誰當憐。
君不見居延塞下明妃曲,惆悵令人三過讀。
又不見蔡琰十八胡笳詞,慚貌千年餘戮。
偷生何必婦人身,男兒無成同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