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江村遠,煙雲度幾重。問人孤驛路,驅馬亂山峰。
夜入霜林火,寒生水寺鐘。淒涼哭途意,行處又饑凶。
西江江上月,遠遠照征衣。夜色草中網,秋聲林外機。
渚田牛路熟,石岸客船希無復是鄉井,鷓鴣聊自飛。
秋灘一望平,遠遠見山城。落日啼烏桕,空林露寄生。
燒畬殘火色,蕩槳夜溪聲。況是會游處,桑田小變更。
君不見南山峰晴倚空,有時煙嵐失青蔥。
又不見碑潭水清貫市,有時波濤漲黃滓。
銅章一臨山水閒,變態有甚水與山。
自從有邑知幾尹,仁聞始終無二三。
況直焦氛半封內,轉為樂國非容易。
飛鳧忽載福量來,力量精神有餘地。
吾鄉由來文獻多,道脈無如世故何。
蔬園每每今棟宇,芹波瀰瀰新絃歌。
小民艱食業山海,弱肉難供虎狼噬。
寒忽暖衣饑忽食,晝無打門夜無吠。
百里乳哺父母懷,惡稔時勞匣劍開。
同寮議論兄弟視,理到肯放山筆回。
苦櫱雋永世味外,甘棠種在人心裡。
圖志雖書不書書,頌碑歌記如何記。
及瓜而工芒芒行,花城如畫琴在堂。
手揮帳餞前路闊,唾去金饋西風香。
來不攜家影相逐,去不挑包心自足。
眉閒迎笑動瑤琴,膝下候歸翻彩服。
南溪景擅孟城奇,酒丹米白魚蟹肥。
家林燕喜莫惜醉,仕宦得閒能幾時。
平實工夫根本大,舒徐步武官職耐。
向上規模看宰邑,誰能如公三出宰。
誰能如公徹底清,誰能如公不眩名。
卓乎高哉日月證,足以行矣雲霄程。
出門為民還小駐,肯借心香勤旱雨。
一雨三日豈偶然,異日作霖天已許。
老夫生身八十年,何幸親見真前緣。
既無筋力送之遠,又乏詞藻揚其賢。
漫將進而詠塗歌者,掇拾萬一溪籐寫。
長揖奉為行李累,為我一讀清天下。
擺脫濁醪,憑傳清水。這滋味、香甜真美。過得重樓,全無滓穢。五門開、澆淋就中忒銳。七寶滋榮,三田溉濟。十分用、刀圭和秘。結作真晶,明明殊麗。山峰上、風月共邀出世。
巫山峰十二,環合隱昭回。俯眺琵琶峽,平看雲雨台。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何忽啼猿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霽雲無處所,台館曉蒼蒼。
雪裡江梅標緻好。千古詩人,總被橫斜惱。蠟貌梔言愁殺我。道伊曾向孤山過。檢點花房開幾朵。錯引山峰,釀蜜供殘課。三歎楚騷無可考。
昔年拄玉杖,去看廬山峰。
遠山如游龍,半入青天中。
四顧無人獨青秀,五老與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目送天邊鴻。
二儀自高下,吳楚分西東。
洪濤巨浪拍崖下,波光上與銀河通。
吸澗玄猿弄晴影,長松舞鶴號天風。
天風吹我不能立,便欲起把十二青芙蓉。
弱流萬里可飛越,因之獻納蓬萊宮。
羲娥倏忽遂成晚,往往夢裡尋仙蹤。
如今不知何人采此景,樹下一老與我襟裾同。
披圖題詩要相贈,氣騰香露秋。
子歸煩語謝五老,幾時白酒再熟來相從。
我家京洛間,桂玉資薄產。
平生丘壑心,水竹不滿眼。
清晨有客吳中來,山川指授收奇才。
笑談長揖波浪下,懷抱過錯承巖穴開。
東陽山人高華隱,豪俠持身復修謹。
旁山多闢黍秫田,碧溪東流及春醞。
溪南一畝當翠微,秋風蓴熟菰葉把。
龜魚上帶藻荇運動國,鷗鷺下佛芙蓉飛。
亭陰野塘亦新築,溪山共作窗中綠。
諸郎年少紼知書,子府哦詩動修筆。
歲時冠蓋如浮雲,擊鐘鼎食江淮聞。
愛山峰睚比謝康樂,好士不減春申君。
我欲沿溪揚小楫,亭邊共醉籐蘿月。
叩門夜訪君家時,扁舟重載山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