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仙翁冰雪顏,建甯府中春晝閒。
揮毫醉寫烏絲欄,新茗續煎扶玉山。
應念窮愁坐空谷,頭白眼眵書懶讀。
慇勤題裹寄春風,澆我從來藜莧腹。
別公宛陵今五春,渴心何啻生埃塵。
平生不識七閩路,夢魂欲往山無數。
吳存 《水調歌頭 代送路同知罷歸 以上鄱陽五家集本》詩詞原文及賞析
兵衛森畫戟,*蓋映朱幡。平分一郡風月,家世舊衣冠。數日春風著物,一夜秋霜滿野,六月宛陵寒。只有雙溪水,照見寸心丹。公好似,片雲起,敬亭山。悠悠漾漾,等閒飛去又飛還。笑問無心出岫,何似從龍天上,為雨遍人寰。輸與敬亭老,趺坐靜中看。
憶昨滁山之人贈我玉兔子,粵明年春玉兔死。
日陽晝出月夜明,世言兔子望月生。
謂此瑩然而白者,譬夫水之為雪而為冰,
皆得一陰凝結之純精。常恨處非大荒窮北極寒之曠野,
養違其性夭厥齡。豈知火維地荒絕,
漲海連天沸天熱。黃冠黑距人語言,
有鳥玉衣尤皎潔。乃知物生天地中,
萬殊難以一理通。海中洲鳥窮人跡,
來市廣州才八國。其間注輦來最稀,
此鳥何年隨海舶。誰能◇歷海上峰,
萬怪千奇安可極。兔生明月月在天,
玉兔不能久人間。況爾來從炎瘴地,
豈識中州霜雪寒。渴雖有飲饑有啄,
羈紲終知非爾樂。天高海闊路茫茫,
嗟爾身微羽毛弱。爾能識路知所歸,
吾欲開籠縱爾飛。俾爾歸托宛陵詩,
此老詩名聞四夷。
天子思茂宰,天枝得英才。朗然清秋月,獨出映吳台。
落筆生綺繡,操刀振風雷。蠖屈雖百里,鵬鶱望三台。
退食無外事,琴堂向山開。綠水寂以閒,白雲有時來。
河陽富奇藻,彭澤縱名杯。所恨不見之,猶如仰昭回。
元惡昔滔天,疲人散幽草。驚川無活鱗,舉邑罕遺老。
誓雪會稽恥,將奔宛陵道。亞相素所重,投刃應桑林。
獨坐傷激揚,神融一開襟。絃歌欣再理,和樂醉人心。
蠹政除害馬,傾巢有歸禽。壺漿候君來,聚舞共謳吟。
農人棄蓑笠,蠶女墮纓簪。歡笑相拜賀,則知惠愛深。
歷職吾所聞,稱賢爾為最。化洽一邦上,名馳三江外。
峻節貫雲霄,通方堪遠大。能文變風俗,好客留軒蓋。
他日一來游,因之嚴光瀨。
歐陽修《於劉功曹家見楊直講女奴彈琵琶戲作呈聖俞》詩詞原文及賞析
大弦聲遲小弦促,十歲嬌兒彈啄木。
啄木不啄新生枝,惟啄槎牙枯樹腹。
花繁蔽日鎖空園,樹老參天杳深谷。
不見啄木鳥,但聞啄木聲。
春風和暖百鳥語,山路磽確行人行。
啄木飛從何處來,花間葉底時丁叮
林空山靜啄愈響。行人舉頭飛鳥驚。
嬌兒身小指撥硬,功曹廳冷絃索鳴。
繁聲急節傾四坐,為爾飲盡黃金觶
楊君好雅心不俗,太學官卑飯脫粟。
嬌兒兩幅青布裙,三腳木床坐調曲。
奇書古畫不論價,盛以錦囊裝玉軸。
披圖掩卷有時倦,臥聽琵琶仰看屋。
客來呼兒旋梳洗,滿額花鈿貼黃菊。
雖然可愛眉目秀,無奈長饑頭頸縮。
宛陵詩翁勿誚渠,人生自足乃為娛,
此兒此曲翁家無。
東都重風節,先生實啟之。
有士蓋如此,不拯家國危。
乃知大廈傾,未易一木支。
我讀黨錮傳,涕流每交頤。
往來桐江船,必拜嚴子祠。
俯誦宛陵句,仰觀文正碑。
禹稷與顏回,千載同其師。
數公固天人,可望不可追。
但願如玄英,隱居名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