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景西溪寺,分明見城郭。
綠水纈清波,青苔照朱閣。
石逕無纖塵,楊花共紛泊。
香剎中天起,野泉當案落。
蛇龍蟠古根,院竹翻夏籜。
李侯金閨彥,頗多宛陵作。
韻與金石諧,遺聲寄寥廓。
何人繼其蹤,佳游屢前諾。
俗士不聞道,利慾熏其心。
陽浮外酬酢,中有機阱深。
宛陵有君子,殊不同今人。
矯矯鵷鷺姿,入俗不受塵。
挹這淡於水,即之暖如春。
筆端奏金石,妙處無新陳。
念我久頓挫,晚歲乘朱輪。
烹鮮易以擾,御黠難使馴。
賴有賢貳車,一心同撫循。
遂於吏事外,拂拭綠綺琴。
為我肯屬耳,領會山水音。
持此定交契,愈久情愈親。
東風二月初,梅花照溪津。
語別一杯酒,莫辭十分斟。
聚散亦常事,豈必含酸辛。
重念發種種,不禁憂患侵。
君今入觀闕,我亦返山林。
行藏異塗轍,可日再盍簪。
所蘊勿卷懷,朝廷須世臣。
日景何須土圭測,臘盡熙熙好春色。
明眉翠柳弄精神,調舌珍禽破岑寂。
疊嶂融融遲日麗,雙溪渙渙層冰釋。
行看騎簇昭亭曉,還聞猿嘯高齋夕。
宛陵山澤紛紆餘,爾來憔悴緣急符。
安得春風百萬斛,為散和氣還郊墟。
北帝回車已浸遠,東皇布令應潛孚。
原疇甦醒天雨玉,草木滋潤淵生珠。
我詩背城猶借一,吏氣暫掃因已日。
預憂簿領還壓頭,不得時陪竹林七。
苕溪葦間舟延緣,白魚朱橘不論錢。
幽棲已入五更夢,早春顧渚何時煎。
老師謹勿先抽單,苦嫌道院颼颼寒。
吟編未載兩觳觫,莫惜娉婷珠一斛。
春風到宛陵,太守遇康樂。
隱幾坐高齋,清風媚林壑。
語我諸峰巒,道人古棲吒。
幽潛遠江漢,秀聳類衡霍。
一日贐我游,大府輟高幕。
命車載酒醪,行人飭巾橐。
藍輿渡前溪,野飯即高閣。
笑著烏紗巾,行背青山郭。
嵇呂重契舊,皮陸索酬酰
幽花弄紫翠,鳴琴唱宮角。
靈氣浮融融,蒸風紛漠漠。
晚宿黃渡館,泉聲自伊洛。
溪童學流觴,盤花遞清酌。
歸火破昏街,擁衾聞夜柝。
詰朝振衣坐,繅車厭啼鹱。
東壁有舊詩,三賢據安作。
筆跡即訛謬,塵版復皴皵。
伊人已黃泉,來者誰丹雘。
徐徐到山門,青蒼洗昏膜。
兩山擘大道,造化自橐簽。
綠蒂凌空飛,江雲半天落。
二巖與四洞,靈仙舊淹泊。
丹鳳今不歸,雙門失扃鑰。
雲髓凝為乳,石柱垂如鐸。
峭壁斷行路,薜蘿陰附著。
秉燭尋龍潭,昏冥認頭角。
欲窺心已驚,暫進足還卻。
不探驪珠淵,安得長生藥。
又上齊雲亭,諸山露崖堮。
或湧如波濤,或沸如鼎鑊。
幡幢或飛動,塔廟或纓絡。
盛如明堂朝,衣冠勢紛錯。
尊者不避卑,強者不凌弱。
嚴如武庫兵,雪霜飾鋒鍔。
柔順就赦宥,剛頑即侵掠。
或齊如季孟,或比如媒妁。
連如魚綴鉤,猛如獸相搏。
橫如斗東西,勇如龍潛躍。
欲盡聽眺心,疲羸厭芒憍。
野僧又語我,文脊倚寥廓。
我思鹿裘人,不憚路磽確。
左瞻右已迷,前登後皆邈。
攀高猿臂引,入險腰{左右豆}縛。
辛勤到深幽,祠宮冷蕭索。
金丹已無傳,石室儼如昨。
咨嗟兩台高,日月互盤礡。
石豹鳴陰崖,鷹龜露金殼。
天河瀉雲潭,千丈不見濁。
眾指佛子堂,神靈重然諾。
我坐謝公亭,歸舟阻溪涸。
藝蕭陰禱祈,暮雨過山腳。
善濟雖未通,神變已可愕。
蠢蠢鹿中人,回首重慚怍。
屈曲歸杜遷,復結三天約。
傍楫清溪行,萬象皆洗濯。
石苔散青絲,玉筍解新籜。
路回灘流淙,灑面散雨雹。
魚禽遂天性,浮沉隨飲啄。
行行明鏡中,兩岸翠如幄。
停橈到妙顯,洞府誰開拓。
我知巨靈斧,神妙止一削。
狻猊儼守衛,瓊瑤出追琢。
幽蘭香自知,褊茗甘可嚼。
老木臥深塢,不肯就工度。
蒼石通元精,溫潤抱天璞。
古有智琰師,逍遙寄冥寞。
四獸雖吾降,一性奚所惡。
天子賜詔勤,香象與醍酪。
徘徊想遺風,愚迷仰真覺。
又疑無為人,其來非力學。
洞門有磨崖,唐賢盛鐫鑒。
姓名今尚存,苔蘚已斑駁。
游者來無窮,居者日益數。
人事竟糠秕,塵緣易糟粕。
唯有稽亭峰,巍峨不銷鑠。
仁智樂山水,小大等拳勺。
養心即自然,玩物仍浮保
我今還海涯,身不掛繒繳。
世無丹青人,為我一圖貌。
試作山中吟,高情寄鸞鶴。
月暈五色如虹蜺,深山猛虎夜生兒。
虎兒可愛光陸離,開眼已有百步威。
詩翁雖老神骨秀,想見嬌嬰目與眉。
木星之精為紫氣,照山生玉水生犀。
兒翁不比他兒翁,三十年名天下知。
材高位下眾所惜,天與此兒聊慰之。
翁家洗兒眾人喜,不惜金錢散閭裡。
宛陵他日見高門,車馬煌煌梅氏子。
碧嶂青紅路。近重陽、不寒不暖,不風不雨。杜宇花殘銀杏過,猶有秋英未吐。但日對、南山延佇。碧落仙人騎赤鯉,渺風煙、不上瞿塘去。來伴我,宛陵祝西風畫角高堂暮。炙銀燈、疏簾影裡,笑呼兒女。爺作嘉興新太守,囝拜鶚書天府。況哥共、白頭相聚。天分從來鍾至樂,更誰思、野鴨鴛鴦語。提大鬥,酌寒露。
孫君出空陵,梅詩氏獨不喜。
祝黃世通家,於此更訾毀。
暇日扣我門,相與求正始。
敢述過庭聞,用告二三子。
節拍貴詳緩,言語戒浮靡。
無因內金盤,遂厭古罍洗。
無惑變徵聲,雅樂成逆耳。
譬如學書人,牽率宗二米。
一觀繇羲帖,棄走卻千里。
九方相神駿,肯與驪黃齒。
紛紛稗官說,而昧洙泗理。
世事難具陳,豈必在文士。
不鼓無成虧,吾欲師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