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去已遠,稷契不重來。周流天上地下,我馬亦悠哉。君向雲中獨立,知與何人相俟,孔蓋逐風回。長憶目成處,卻苦別離催。被明月,佩寶璐,冠崔嵬。可憐幼好奇服,年老在塵埃。天地與我同性,日月與我同命,何事有餘哀。故國空喬木,野鹿上高台。
雪壓新年,花開想遲,鶯來甚難。喜杯有屠蘇,春風灩灩,盤余苜蓿,朝日團團。六十年來,尋常交際,江海鷗盟總不寒。移家處,每涉園成趣,居谷名盤。忘情世味心酸。但吟得新詩似得官。儘教我低頭,三間茅屋,從他高步,百尺危竿。白首無成,蒼生應笑,不是當年老謝安。琴書裡,且消磨晚景,受用清歡。
沈傳師《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員外游道林岳麓寺題示》詩詞原文及賞析
承明年老輒自論,乞得湘守東南奔。為聞楚國富山水,
青嶂邐迤僧家園。含香珥筆皆眷舊,謙抑自忘台省尊。
不令執簡候亭館,直許攜手遊山樊。忽驚列岫曉來逼,
朔雪洗盡煙嵐昏。碧波回嶼三山轉,丹檻繚郭千艘屯。
華鑣躞蹀絢砂步,大旆彩錯輝松門。樛枝競騖龍蛇勢,
折幹不滅風霆痕。相重古殿倚巖腹,別引新徑縈雲根。
目傷平楚虞帝魂,情多思遠聊開樽。危弦細管逐歌飄,
畫鼓繡靴隨節翻。鏘金七言凌老杜,入木八法蟠高軒。
嗟余潦倒久不利,忍復感激論元元。
二年老翁泉,親酌石林壽。
林翁硬如石,跌宕懷舞手。
酡顏照湖山,麗藻濯花柳。
牛頭望蟆頤,隔闊幾煙岫。
江梅驛堪寄,湖水觴可侑。
林丘一曲閒,事業千載就。
屢空有真實,萬奕無雜揉。
用之還帝師,歸則赤松友。
蟠桃堪一嘗,世味不同嗅。
得書方醉歌,癡絕記前守。
江城蕭索西風起,行逢故人驚夢裡。
憂深自覺少容顏,食盡惟愁拙生理。
看君白髮何由得,白髮相逢更悲喜。
筆力隨年老愈深,詩思逼人鳴不已。
每呼石丈即低頭,獨寶《蘭亭》誇□死。
近來英氣減前時,酒量仍非向來比。
從渠門第沸如羹,自保情懷澹如水。
城南只友高書記,謝官歸來接鄰里。
交遊散落苦無多,世事悠悠竟如此。
明朝忍去別江頭,楓葉篔花送行李。
柳真齡字安期,閩人也。
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
柳雲得之浙中,相傳王審知以遺錢鏐,鏐以賜一僧。
柳偶得之以遺余,作此詩謝之。
柳公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節。
忽聞鏗然爪甲聲,四坐驚顧知是鐵。
含簧腹中細泉語,迸火石上飛星裂。
公言此物老有神,自昔閩王餉吳越。
不知流落幾人手,坐看變滅如春雪。
忽然贈我意安在,兩腳未許甘衰歇。
便尋轍跡訪崆峒,逕渡洞庭探禹穴。
披榛覓藥采芝菌,刺虎鏦蛟擉蛇蠍。
會教化作兩錢錐,歸來見公未華髮。
問我鐵君無恙否,取出摩挲向公說。
仲鼕鼕至後,春從九地回。
去年逢春在此寺,今年復向此寺逢。
春來春去無復見花草,但有東風刮地如驚雷。
人生七十能幾時,四度逢春只在斯。
祠官不復更遞代,直若倉庾氏,
久任無年期。大農賦祿隨官品,
豐儉由來皆有分。空盡天年在世間,
饑飽死生皆不問。癃老非才固應爾,
豪俊當年亦為此。謂非貶謫實累囚,
謂是歸田猶祿仕。憶昔漢唐與本朝,
鹹有自新及起廢。如今豈無大眚及溥天,
不在他時灑心例。人生如寓年年老,
歲歲彫零人漸少。莫嫌四見魏唐春,
尚得逢春到華皓。祠官之設自何時,
聞是元豐宰相之所為。欲擯老成皆不用,
托於優假創斯規。當時弊政出一切,
豈謂瘡疣後世遺。專寵持權事雖巧,
榮華寧得多時好。君不見金陵零落故相家,
一如寂寞韶陽廟。
有病無媒客,多慵亦太疏。自憐成叔夜,誰與薦相如。
嗜退思年老,諳空笑歲除。跡閒過寺宿,頭暖近階梳。
春立窮冬後,陽生舊物初。葉多庭不掃,根在徑新鋤。
田事終歸彼,心情倦老於。斫材須見像,藏劍豈為魚。
效淺慚尹祿,恩多負辟書。酬知必擬共,勿使浪躊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