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餘睡相魔,啜茶即退捨。
支藜強窺園,試此雙不借。
逐勝思秋初,曾命廬山駕。
飛瀑醒心眼,流派從空下。
狂欲誅茅依,可使不知夏。
披襟納西風,溪風蕩虛榭。
憑闌眺夐絕,極望大田稼。
韜光有畸士,相逢頓生訝。
遺蹤扣地主,頗覺倦邀迓。
失言徒自咎,其實非予詐。
山居俗事簡,難律世情嚇。
歸棲公宇淨,顏發苦衰謝。
家遙二千里,托興相慰藉。
因晤隱者訥,天性兩難亞。
初非釣虛名,又非求善價。
束縛全孤貞,老欲就閒暇。
約備斯人心,執一不易化。
眺此五峰雲,矍然發悲吒。
企腳北窗坐,月漏松葉架。
無眠親短檠,懷孤嫉遙夜。
岳北秋空渭北川,晴雲漸薄薄如煙。
坐來還見微風起,吹散殘陽一片蟬。
一半晴空一半雲,遠籠仙掌日初曛。
洞天有路不知處,絕頂異香難更聞。
決事還須更事酬,清譚妙理一時休。
漁翁亦被機心誤,眼暗汀邊結釣鉤。
跡不趨時分不侯,功名身外最悠悠。
聽君總畫麒麟閣,還我閒眠舴艋舟。
仙凡路阻兩難留,煙樹人間一片秋。
若道陰功能濟活,且將方寸自焚修。
若有陰功救未然,玉皇品籍亦搜賢。
應知譚笑還高謝,別就滄洲贊上仙。
英名何用苦搜奇,不朽才銷一句詩。
卻賴風波阻三島,老臣猶得戀明時。
剪取紅雲剩寫詩,年年高會趁花時。
水精樓閣分明見,只欠霞漿別著旗。
此生得作太平人,只向塵中便出塵。
移取碧桃花萬樹,年年自樂故鄉春。
和醉夢,上崢嶸。憶娉婷。回首錦江煙一色,不分明。翻為離別牽情。嬌啼外、沒句丁寧。紫陌綠窗多少恨,兩難平。
李彌遜《黃櫱歸途以碧潭清皎潔為韻分得碧字真歇泛舟》詩詞原文及賞析
苦為捫蘿行,正坐愛山癖。
振衣雲中樹,洗耳泉上石。
稍尋優缽林,偶旁瞿曇宅。
溪橫走羊腸,山轉回龍脊。
兩難伴搘筇,二老共飛錫。
望迷落葉秋,坐斷蒲團夕。
雲歸繞窗明,香盡出簷碧。
希聲發巖竇,妙觀生牆壁。
塵緣苦椎板,勝事成今昔。
離家月垂鉤,歸路月掛璧。
師今一帆輕,我向百里役。
船了罷持橈,趙州行驀直。
門巷涼秋至,高梧一葉驚。漸添衾簟爽,頓覺夢魂清。
暗促蓮開艷,乍催蟬發聲。雨降炎氣減,竹引冷煙生。
戍客添歸思,行人怯遠程。未逢征雁下,漸聽夜砧鳴。
張翰思鱸興,班姬詠扇情。音塵兩難問,蛩砌月空明。
彭城陳師道,三州一學官。
高文曾蘇敬,偉節章趙歎。
百世所斯人,嫡孫承後山。
君材中梓漆,壤錯榛與菅。
藻芹味苦淡,輒當梁肉餐。
莫終三釜養,竟墮一庫寒。
榮枯數前定,出處身兩難。
腐鼠或青冥,枳剌棲孔鸞。
升高足易蹶,恬處寢亦安。
逆君散花洲,西上卷雪灘。
皋比第一義,子佩正聚觀。
士方從北學,音已變南冠。
俎豆哭疑樸,詩書味轉酸。
何人力不變,此道獨追還。
金溪有陸叟,昔仕乾淳間。
丹桂重開,向此際、十分香足。最好處,雲為幕護,雨為膏沐。樹杪層層如寶蓋,枝頭點點猶金粟。算人間、天上更無花,風流獨。玉壇畔,仙娥簇。玉樑上,仙翁掬。歎吾今老矣,兩難追逐。休把淹留成感慨,時間賞玩時閒福。怕今宵、芳景便凋零,高燒燭。
鸞屏掩,翠衾香。小蘭房。回首當時雲雨夢,兩難忘。如今水遠山長。憑鱗翼、難敘衷腸。況是教人無可恨,一味思量。
去塵咫尺步,山笑康樂巖。天開紫石屏,泉縷明月簾。
仙凝刻削跡,靈綻雲霞纖。悅聞若有待,瞥見終無厭。
俗玩詎能近,道嬉方可淹。踏著不死機,欲歸多浮嫌。
古醉今忽醒,今求古仍潛。古今相共失,語默兩難恬。
贈君噴玉布,一濯高嶄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