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山靜,素秋光滿,涼滿人圓。恣開懷賞玩過三更。更談論幽玄。圓明頓悟,無私普照,善行周全。向今宵覺徹性皆通,證陸地神仙。
明明金鵲鏡,了了玉台前。拂拭交冰月,光輝何清圓。
紅顏老昨日,白髮多去年。鉛粉坐相誤,照來空淒然。
美人贈此盤龍之寶鏡,燭我金縷之羅衣。時將紅袖拂明
月,
為惜普照之餘暉。影中金鵲飛不滅,台下青鸞思獨絕。
稿砧一別若箭弦,去有日,來無年。狂風吹卻妾心斷,
玉箸並墮菱花前。
長松吟風晚雨細,東庵半掩西庵閉。
山行盡日不逢人,浥浥野梅香入袂。
居僧笑我戀清景,自厭山深出無計。
我雖愛山亦自笑,獨往神傷後難繼。
不如西湖飲美酒,紅杏碧桃香覆髻。
作詩寄謝采薇翁,本不避人那避世。
王土平平。正海息波瀾,岳斂雲煙。三景虛明,八表澄清,一月普照諸天。有流霞洞煥,映黍珠、徐下空玄。絕形言。見千真拱極,萬氣朝元。當時鶴鳴夜半,感真符寶篆,特地清傳。碧湛龍文,紅凝龜篆,絳衣舞鬣蹁躚。計功成果就,無真教、郭景飛仙。已千年。亙燈燈續焰,光朗無邊。
稽首泗州普照王,曩以寶塔接群品。
塔今敗壞成微塵,隨意分身無不在。
我觀世間有為法,無常遷變同一空。
假饒建塔如恆沙,未有不歸幻滅者。
豈惟惟塔有興廢,阿育王造亦非堅。
菩薩應感常現世,不隨寶塔俱存亡。
耕雨獲晴長淮風,普為眾生作饒益。
我今繪此應感象,常以正念為皈俯。
於此員光一尋中,而興七級浮屠想。
正念皈依無間斷,普願菩薩常感通。
洪鐘小大隨叩鳴,所求所請皆如意。
公鄰煙水,我弊嵩峰。天涯杳隔難通。悟理非遙,目前不二清風。寶月孤高洞鑒,印千潭、普照玄洞。無彼我,混華元仙景,一體真空。如此知心志友,更何須貢馬,驛路塵紅。念某形疲,不須遠遠相躬。稽首同流勿罪,施寬慈、意莫忡悅。開青眼,用神光體入,不動之宗。
玄元至道,大無隅、寂寂寥寥獨立。遍應諸方通上下,極目天光微密。隱顯存亡,穿無貫有,善用無轍跡。琅然洩化,太虛一點靈質。登林透人真陽,圓明普照,不許纖塵匿。理必期然仍未悟,說與門人端的。日殿祥光,蟾宮瑞彩,萬派瓊波益。神凝形釋,玉*依舊橫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