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游成均,年少心猶童。
倒床即甘寢,寧問達與窮。
精爽忽飛越,夢到廬山中。
廬山最佳處,二林占西東。
開先在其間,泉石清而雄。
分膽我所記,古剎磨碑豐。
長銜似持節,覺來夢還空。
挽仰殆三絕,蹭蹬老更癃。
貴賤等夢爾,覺夢一理同。
持節何足道,得時可三公。
說夢乃夢語,笑殺懶散翁。
翁今往開先,憑何警盲聾。
將此一轉語,截斷雙石谼。
源源自何來,其去何所終。
寶掌一山何勝絕,老龍千載事已別。
巉巖怪石峭森列,矯首三洞蹇奇崛。
不知何年風雷烈,鑿開混沌此瞥裂。
高洞攀緣與天接,棲鶻所巢勢嵽嵲。
隙泉漏滴清且澈,薜蘿為衣儼陳設。
中之洞兮巧融結,四達坦明如我闥。
低山一洞尤寒泬,鏗然谷應合音節。
共愛孤蟬遠林咽,又疑帝子笙歌徹。
乘風使覺神飛越,落景徘徊就僧榻。
好向天風更搜抉,相期夜半踏明月。
殘蟬乍歇。又亂葉打窗,蛩韻淒切。寂寞天香院宇,露涼時節。乘鸞扇底婆娑影,幻清虛、廣寒宮闕。小山秋重,千巖夜悄,舉尊邀月。甚賦得、仙標道骨。倩誰搗玄霜,猶未成屑。回首藍橋路迥,夢魂飛越。雕闌翠甃金英滿,灑西風、非雨非雪。惜花心性,輸他少年,等閒攀折。
槐花結子桐葉焦,單飛越鳥啼青霄。翠軒輾雲輕遙遙,
燕脂淚迸紅線條。瑤草歇芳心耿耿,玉珮無聲畫屏冷。
朱弦暗斷不見人,風動花枝月中影。青鸞脈脈西飛去,
海闊天高不知處。
禹門西面逐飄蓬,忽喜仙都得入蹤。
賈氏許頻趨季虎,荀家因敢謁頭龍。
手扶日月重輪起,數是乾坤正氣鐘。
五色筆驅神出沒,八花磚接帝從容。
詩酬御制風騷古,論似人情鼎鼐濃。
豈有地能先鳳掖,別無山更勝鰲峰。
攀鴻日淺魂飛越,為鯉年深勢噞喁。
澤國雨荒三徑草,秦關雪折一枝筇。
吹成暖景猶葭律,引上纖蘿在岳松。
願向明朝薦幽滯,免教號泣觸登庸。
更闌人靜,正滿天晴露,半庭斜月。時見飛螢三四點,樹影依稀相隔。暗地偷月,微形自照,冷焰明還滅。有時分亂,殘星流下天闕。應念造物多情,翻騰變化,腐草還成物。多少黃萎隨土壤,爭似超然飛越。我正清貧,寒窗寂寞,賴爾成勳業。案頭乾死,也勝零落霜雪。
我昔長歌《天姥吟》,今來飛越江之深。
煙波浩蕩都在眼,蒼蒼白鹿紛可尋。
游足未開意已窘,片雲隱約前村荊
適來縱入丹山赤水之洞天,果爾三百八十芙蓉之峰相鉤連
。
沸如巨浪排九淵,渴虯饑鱷崩奔前。
驚魂褫魄悸不定,乃知世間安得無神仙。
際天但有淺黛色,到頂猶窮羽人翼。
謝公萬夫鑿不得,支遁欲度空歎息。
黃熊近人白虎怒,杜鵑半染松花碧。
青鞋屢穿幾悔來,眼前可即仍徘徊。
俄聞竹間響茶臼,寺門正對雙眉開。
草根敲冰持滌釜,纖陰近送靈湫雨。
劉綱台榭收紫綃,王交瀑布懸青組。
二韭三菁宛可拾,東烏西兔紛來舞。
篆煙雕霧無時休,一雙白鶴飛何苦。
吁嗟乎!劉郎誤入青山圍,不是忘歸不得歸。
薜荔滿牆皆可衣,胡麻滿谷何愁饑。
赤雲層層團白日,任他渡口桃花飛。
百年三萬六千日,古今賢聖皆永畢。
何為容易別青山,空教青山笑不還。
誅茅結屋弄流水,溪雲與我長潺湲。
蕭疏野柳嘶寒馬,蘆花深、還見遊獵。山勢北來,甚時曾到,醉魂飛越。酸風自咽。擁吟鼻、征衣暗裂。正淒迷,天涯羈旅,不似灞橋雪。誰念而今老,懶賦長楊,倦懷休說。空憐斷梗夢依依,歲華輕別。待擊歌壺,怕如意、和冰凍折。且行行,平沙萬里儘是月。
畫士郭熙畫之冠,郭熙去後名未斷。
其裔復有郭萬里,胸中丹青飽無限。
為誰作此蘆雁圖,傑出南齊宇文煥。
煙水瀟瀟風捲蘆,沙邊鴻雁暮相呼。
瀟瀟洞庭此秋景,世間此畫知有無。
幻出棲雁三四隻,八九葉蘆橫古磧。
欲宿未宿嘹唳聲,漁舟泊岸山煙黑。
秋風吹落梧葉黃,過雁往往歸衡陽。
橫空書字人不識,飛過有影沉滄浪。
落霞浸水江村暮,數只翱翔回古渡。
引領舉喙啄荷花,飛越戍樓西畔去。
雲寒月淡西塞秋,幾聲淒切惹人愁。
岸頭飛共丹楓落,打團成陣訪沙鷗。
似此景物似此意,君今畫之不難事。
數幅鵝溪冰雪縑,須臾掃出蘆雁市。
世間豈無學畫者,未必有與君相似。
我欲致之篋笥間,滿笥爽氣生秋寒。
恐君此畫無人見,有畫斗者誰敢戰。
掛於幽軒素壁間,一日須看千百遍。
國老出為將,紅旗入青山。再招門下生,結束餘病孱。
自笑騎馬丑,強從驅馳間。顧顧磨天路,裊裊鏡下顏。
文魄既飛越,宦情唯等閒。羨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報,慎行誠獨艱。悠悠去住心,兩說何能刪。
金鉤花綬系雙月。腰肢軟低折。揎皓腕,縈繡結。輕盈宛轉,妙若鳳鸞飛越。無別。香檀急扣轉清切。翻纖手飄瞥。催畫鼓,追脆管,鏘洋雅奏,尚與眾音為節。當時妙選舞袖,慧性雅資,名為殊絕。滿座傾心注目,不甚窺回雪。纖怯。逡巡一曲霓裳徹。汗透鮫綃肌潤,教人傳香粉,媚容秀髮。宛降蕊珠宮闕。
何處從頭說。但傾尊、淋漓醉墨,疏疏密密。看取兩輪東西者,也是樊籠中物。這光景、年來都別。白髮道人隆中像,笑相逢、對擁爐邊雪。又過了,上元節。紙窗旋補寒穿穴。柳黏窗、青青過雨,勸君休折。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東風又別。夜復夜、吟魂飛越。典卻西湖東湖住,十三年不出今朝出。容易得,二三月。
更闌人靜,正滿天晴露,半庭斜月。時見飛螢三四點,樹影依稀相隔。暗地偷月,微形自照,冷焰明還滅。有時分亂,殘星流下天闕。應念造物多情,翻騰變化,腐草還成物。多少黃萎隨土壤,爭似超然飛越。我正清貧,寒窗寂寞,賴爾成勳業。案頭乾死,也勝零落霜雪。
李彌遜《春日同伯氏游問政山門意似表弟舊題用其韻先》詩詞原文及賞析
晴妍入遐瞻,佳處要林樾。
歸雲紛卷舒,列岫互明滅。
偶從青都行,遂與凡境絕。
輿肩俯清陰,屐齒破苔滑。
坡陀度崇岡,窈窕必真闕。
燼餘見頹基,紙上得遺碣。
紅白抹花臉,嘲哳掉禽舌。
傷列起孤憤,感物動深悅。
稍羅餚核豐,共吊泉石咽。
雲冠儼臧獲,霓騎想飛越。
靈蹤尚儲休,爽氣亦時發。
散花步危壇,引蔓探幽穴。
胎田倘可丹,石髓未成鐵。
卻思棠棣篇,已換桃李節。
雁書當解封,鹿駕定因轍。
茲游約重尋,晚筍政堪擷。
當時郎官奉使出鹹京,仙人千里來相迎。
畫船吹笛弄《淥水》,何意芳洲遺舊名。
唐祠蕪沒知何代?惟有東流水長在。
黎侯獨起梁棟之,彷彿雲中昔軒蓋。
南飛越鳥北飛鴻,今古悠悠去住同。
富貴何如一杯酒,愁來無地酹西風。
大別山高幾千尺,隔城正與祠相值。
青猿夜抱月光啼,掛在東湖之石壁。
黎侯本在斗南家,枕戈猶自憶煙霞。
只擬將身報天子,不負胸中書五車。
昨者相逢玉闕下,別來幾日秋瀟灑。
黃葉當頭亂打人,門前繫著青驄馬。
君今歸去釣晴湖,我亦明年辭帝都。
若過湖邊定相見,為問仙人安穩無。